社会支持和自尊对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2014-08-27刘志强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江苏3所高等职业院校学生2 059人,研究社会支持和自尊对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发现:高职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存在着高度的两两正相关性;社会支持和自尊对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正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对自尊有正向预测作用;自尊在高职学生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中介效应。所以,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和提高自尊将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利于维护其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社会支持;自尊;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8-0005-03
已有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具有良好社会支持的个体会有比较高的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较低的消极情感。社会支持是被支持者所觉察到的来自他人或其他群体的尊重、关爱和帮助。根据布鲁芬布瑞那(Brenfenbrenner)的发展生态学理论,个人成长会受到周围人际环境的影响,通过镜像自我感知和内化来自他人的支持、关爱和赞许等,从而形成关于自我的认知、评价和体验,即自尊。研究表明,良好的社会支持的确对提高个体自尊有增益作用。自尊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自我的情感体验与评价,包括自我胜任和自我悦纳两方面。罗森伯格(Rosenberg)的研究表明,自尊对青少年幸福感的指标快乐感和生活满意度等积极情绪有正向影响作用。鲍迈斯特(Baumeister)等人认为,高自尊个体往往从积极方面看待自我,在生活中更为自信,面临逆境和困难时能较好地应对,从而导致较高的主观幸福感。
综上可以看出,社会支持和自尊均对个体主观幸福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社会支持对自尊也有影响作用。那么,自尊是否在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之间有中介作用?过去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幸福感的研究较多,很少关注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因此,本研究拟以高职院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高职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期为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整体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江苏省3所高等职业院校一、二两个年级的学生(三年级学生出去实习未能测试),经过严格筛选,有效被试2 059人,其中男生1 108人,女生951人,理工科学生1 239人,文科类学生820人,一年级学生1 357人,二年级学生702人,均为汉族。
(二)研究工具
主观幸福感 采用法西奥(Fazio)为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编制的总体幸福感量表,国内段建华进行了修订,修订后具有良好的信度(r=.873,p<.001)和效度(r=.500,p<.001),量表共有25道题,分值越高,幸福感越高。
社会支持 选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测试被试社会支持状况。该量表分为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等3个维度,分数越高,反映被试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社会支持利用度越好。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r=.92,p<.001)和效度(r=.185,p<.001)。
自尊 采用罗森伯格(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该量表由10个条目组成,设计中充分考虑了测试的方便,被试直接报告这些描述是否符合他们自己的情况。分数按4级评分,1表示“非常符合”,2表示“符合”,3表示“不符合”,4表示“很不符合”。总分范围是10~40分,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三)施测过程
采用集体施测,以班级为单位在机房进行网上测试,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教师担任主持。在量表施测的同时获得被试的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如专业、性别、家庭背景等。再对整个问卷进行严格审查,共获得有效问卷人数2 059人。数据采用SPSS15.0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一元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采用AMOS7.0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研究结果
(一)相关研究
从表1可以看出,高职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存在两两正相关,且相关均达到显著性水平。
(二)回归分析
为了考察社会支持和自尊对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进一步检测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根据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对这三种变量进行了一系列含三个回归方程的回归分析,从而考察自尊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是否起中介作用。第一个回归分析以自尊为因变量,社会支持为自变量,考察社会支持对中介变量自尊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预测作用显著(见表2)。
第二个回归方程以主观幸福感为因变量,社会支持为自变量,考察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预测作用显著(见表3)。
第三个回归方程考察社会支持与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标准回归系数从0.217下降到0.181,解释量从15%下降到2.8%。自变量社会支持对因变量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在第三个回归方程中就比在第二个回归方程中更小,即自尊在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影响中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与“总效应”之比为[B2社会支持×B3自尊/(B3社会支持+B2社会支持×B3自尊)]≈0.22,“直接效应”与“总效应”之比为[1-0.22=0.78];即客观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效应中,有78%是直接效应,另外22%是通过中介变量主观支持的间接效应起作用的。详见表4。
讨论
(一)高职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本研究表明,高职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存在着高度的两两相关性。一方面,社会支持与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性正相关,而且社会支持和自尊均对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表明来自亲人、朋友、同学或其他群体的支持、帮助、赞许或鼓励可以使得高职学生获得更多的积极情感、更高的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而缺少来自重要他人的支持、关怀和鼓励,往往使高职学生产生更多的消极情感,如孤独感,从而降低其幸福感水平。严标宾的研究也表明,大学生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存在正相关,且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回归效应显著。另一方面,自尊和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性正相关,且自尊对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徐维东的研究发现,内隐自尊越高,主观幸福感水平越高。很多研究也支持了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原因在于,自尊心高的人更能够积极面对生活和工作,有着较高的自信心,且面临困难和挫折时更倾向于坚持,因此会赢得更多的成功机会和应对各种问题的成功体验,体验更多的自我价值感和幸福感。此外,研究还发现,社会支持和自尊也存在着显著性正相关。这提示我们应该进一步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自尊对高职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对高职学生自尊的预测作用显著,可以解释其变异的22%;社会支持对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显著,可以解释其变异的15%;当加入自尊后,社会支持对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仍然显著,但解释量下降到2.8%,而且标准回归系数和非标准回归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与此同时,自尊变量也显著地影响了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解释量为5.6%。这样就不难看出,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支持对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下降部分是由自尊变量引起的,即自尊对高职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存在着中介作用,这与很多研究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
上述研究结论可以解释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有良好社会支持系统的高职学生,他们有着较好的人际关系网络,与亲人、朋友、同学等关系融洽,人际关系比较深刻和持久;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他们体验到更多的力量、自我价值感和自尊,因此也更有自信心。在面临困难和挫折时,他们一方面有客观的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很好地面对困难和应对问题;另一方面,他们能获得较多来自群体(或团体)的支持、关心和帮助,无论是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还是精神上的鼓励和关怀,都能给他们带来更多力量去维护其心理健康水平,从而为增益和维护其主观幸福感提供有力的支撑。因此,社会支持一方面可以直接提供其主观幸福感指数,另一方面也通过提高自尊来增益其主观幸福感水平。
结论
高职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存在高度两两正相关性;社会支持和自尊对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正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对自尊有正向预测作用;自尊在高职学生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中介效应。
参考文献:
[1]Meehan M P,Durlak J A,Bryant F B.The Relationship of Social Support to Perceived Control and Subjective Mental Health in Adolescents[J].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gy,1993(21):49-55.
[2]Chou,Kee-Lee. Social Support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mong HONG KONG Chinese Yong Adults[J].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1999,160(3):319.
[3]严标宾,郑雪,邱林.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03,9(4):22-28.
[4]吴丹伟,刘红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3):94-96.
[5]张羽,邢占军.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7,30(6):1436-1438.
[6]张奇,王锦.大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5(2):93-99.
[7]刘春梅,邹泓.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系统与自尊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7,30(3):609-612.
[8]Rosenberg F.Global Self-esteem and Specific. Self-esteem:Different Concepts,Different Outcomes[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95(60):141-158.
[9]Baumeister R F,Campbell J D,Krueger J I,Vohs K D.Does Selfesteem Cause Better Performance,Interpersonal Success,Happiness,or Healthier Lifestyle?[J].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2003(4):1.
[10]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增订版),1999(12).
[11]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36(5):614-620.
[12]刘志强,张妍.高职学生社会支持状况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四川精神卫生,2011,24(2):68-72.
[13]严标宾,郑雪.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6):60-64.
[14]徐维东,吴明证,邱扶东.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3):562-565.
(责任编辑:杨在良)
(二)自尊对高职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对高职学生自尊的预测作用显著,可以解释其变异的22%;社会支持对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显著,可以解释其变异的15%;当加入自尊后,社会支持对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仍然显著,但解释量下降到2.8%,而且标准回归系数和非标准回归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与此同时,自尊变量也显著地影响了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解释量为5.6%。这样就不难看出,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支持对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下降部分是由自尊变量引起的,即自尊对高职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存在着中介作用,这与很多研究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
上述研究结论可以解释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有良好社会支持系统的高职学生,他们有着较好的人际关系网络,与亲人、朋友、同学等关系融洽,人际关系比较深刻和持久;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他们体验到更多的力量、自我价值感和自尊,因此也更有自信心。在面临困难和挫折时,他们一方面有客观的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很好地面对困难和应对问题;另一方面,他们能获得较多来自群体(或团体)的支持、关心和帮助,无论是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还是精神上的鼓励和关怀,都能给他们带来更多力量去维护其心理健康水平,从而为增益和维护其主观幸福感提供有力的支撑。因此,社会支持一方面可以直接提供其主观幸福感指数,另一方面也通过提高自尊来增益其主观幸福感水平。
结论
高职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存在高度两两正相关性;社会支持和自尊对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正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对自尊有正向预测作用;自尊在高职学生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中介效应。
参考文献:
[1]Meehan M P,Durlak J A,Bryant F B.The Relationship of Social Support to Perceived Control and Subjective Mental Health in Adolescents[J].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gy,1993(21):49-55.
[2]Chou,Kee-Lee. Social Support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mong HONG KONG Chinese Yong Adults[J].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1999,160(3):319.
[3]严标宾,郑雪,邱林.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03,9(4):22-28.
[4]吴丹伟,刘红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3):94-96.
[5]张羽,邢占军.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7,30(6):1436-1438.
[6]张奇,王锦.大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5(2):93-99.
[7]刘春梅,邹泓.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系统与自尊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7,30(3):609-612.
[8]Rosenberg F.Global Self-esteem and Specific. Self-esteem:Different Concepts,Different Outcomes[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95(60):141-158.
[9]Baumeister R F,Campbell J D,Krueger J I,Vohs K D.Does Selfesteem Cause Better Performance,Interpersonal Success,Happiness,or Healthier Lifestyle?[J].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2003(4):1.
[10]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增订版),1999(12).
[11]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36(5):614-620.
[12]刘志强,张妍.高职学生社会支持状况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四川精神卫生,2011,24(2):68-72.
[13]严标宾,郑雪.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6):60-64.
[14]徐维东,吴明证,邱扶东.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3):562-565.
(责任编辑:杨在良)
(二)自尊对高职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对高职学生自尊的预测作用显著,可以解释其变异的22%;社会支持对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显著,可以解释其变异的15%;当加入自尊后,社会支持对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仍然显著,但解释量下降到2.8%,而且标准回归系数和非标准回归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与此同时,自尊变量也显著地影响了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解释量为5.6%。这样就不难看出,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支持对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下降部分是由自尊变量引起的,即自尊对高职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存在着中介作用,这与很多研究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
上述研究结论可以解释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有良好社会支持系统的高职学生,他们有着较好的人际关系网络,与亲人、朋友、同学等关系融洽,人际关系比较深刻和持久;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他们体验到更多的力量、自我价值感和自尊,因此也更有自信心。在面临困难和挫折时,他们一方面有客观的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很好地面对困难和应对问题;另一方面,他们能获得较多来自群体(或团体)的支持、关心和帮助,无论是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还是精神上的鼓励和关怀,都能给他们带来更多力量去维护其心理健康水平,从而为增益和维护其主观幸福感提供有力的支撑。因此,社会支持一方面可以直接提供其主观幸福感指数,另一方面也通过提高自尊来增益其主观幸福感水平。
结论
高职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存在高度两两正相关性;社会支持和自尊对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正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对自尊有正向预测作用;自尊在高职学生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中介效应。
参考文献:
[1]Meehan M P,Durlak J A,Bryant F B.The Relationship of Social Support to Perceived Control and Subjective Mental Health in Adolescents[J].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gy,1993(21):49-55.
[2]Chou,Kee-Lee. Social Support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mong HONG KONG Chinese Yong Adults[J].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1999,160(3):319.
[3]严标宾,郑雪,邱林.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03,9(4):22-28.
[4]吴丹伟,刘红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3):94-96.
[5]张羽,邢占军.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7,30(6):1436-1438.
[6]张奇,王锦.大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5(2):93-99.
[7]刘春梅,邹泓.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系统与自尊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7,30(3):609-612.
[8]Rosenberg F.Global Self-esteem and Specific. Self-esteem:Different Concepts,Different Outcomes[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95(60):141-158.
[9]Baumeister R F,Campbell J D,Krueger J I,Vohs K D.Does Selfesteem Cause Better Performance,Interpersonal Success,Happiness,or Healthier Lifestyle?[J].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2003(4):1.
[10]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增订版),1999(12).
[11]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36(5):614-620.
[12]刘志强,张妍.高职学生社会支持状况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四川精神卫生,2011,24(2):68-72.
[13]严标宾,郑雪.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6):60-64.
[14]徐维东,吴明证,邱扶东.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3):562-565.
(责任编辑:杨在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