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学校体育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作用

2014-08-26何群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9期
关键词:大脑意识体育

何群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0126-02

通过实践证明,学校体育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多项综合性育人功效。它对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工程起着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下面浅析学校体育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几大育人作用:

一、体现强身健体功能

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便明确指出:“德智皆寄于体,无体则无德智也…… 体者,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者也……”这些论断,精辟地阐明了身体与知识、道德的关系,强调了身体的基础和重要性。而党中央国务院于1999年6月1 3日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的决定》中也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而学校体育在强健学生体格上是最基本最主要的途径,也是增进人体健康的最积极的手段。主要从以下方面来体现:促进运动系统机能(骨骼、关节、肌肉)的发展,改善呼吸系统机能,提高心血管系统机能,改善神经系统对各器官的调节作用等。总之,学校体育通过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和各种不同类型的体育活动锻炼及竞赛,能科学计划地促进学生正常发育,改善学生的健康水平,发展学生健美的身型和强健的体态。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使其与体育终身为伴,促成具有强健体魄、健康情感、顽强意志的一代新人。

二、德育渗透在学校体育中

常规而言,大家会认为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应属政治教学的范畴,与学校体育没有多大关系。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实践表明,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群体活动、体育竞赛等,都潜移默化地渗透着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能使学生养成良好行为和习惯。

首先,体育教材中内容丰富项目繁多,不同的项目教学中都蕴涵着积极的德育因素。例:队列队形教学是对学生动作迅速整齐、组织观念和守纪习惯的形成进行培养;耐久跑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坚毅、有恒心、不怕困难、勇于吃苦的精神;体操教学是培养学生动脑用心、勇敢果断、不畏艰险、不怕失败的心理素质与意志品质;球类运动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应变能力、相互配合、团结协作和顽强拼搏的作风。在体育理论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的目的与意义、卫生与保健等内容的传授,提高学生“健康第一”的思想,使学生从小形成和完善正确的世界观及人生观,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身体是人生第一财富,是现代人生活及工作的基本条件,从而激励他们积极锻炼身体的自觉性,为终身体育的建立奠定基础。

三、体现促智效能

一些教师的思想观念还存在着片面性,把参加体育活动看成是学生贪玩。更令人费解的是认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锻炼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这可以说是一个可悲的误区。他们不了解学校体育的正常开展与学生正常参加体育运动,能有效促进大脑的发育,达到训练和开发左、右脑,改善大脑机能之平衡作用,为学生的智力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由于在体育活动中,能有序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记忆力及判断力等,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反应敏捷、协调灵活、想象丰富等能力得到提高。其次体育运动还能促进大脑代谢。大脑是人的思维器官,需供氧和血液的量较大,所以其新陈代谢最为旺盛。在高度集中持续用脑的状态下,人体内的氧气及养料消耗大,神经系统过度紧张,易出现大脑疲劳、思维迟钝、头晕等现象,严重影响学习效果。而丰富多彩、富有乐趣的体育活动,是积极性的休息,能改善大脑物质的新陈代谢,消除疲劳,使之重新获得精力旺盛、思维活跃的高效智力活动状态,去再次从事于学习。事实表明,身体健康的学生比健康状况不好的学生,学习效率要高得多。

四、高品位的育美意识

学生对美十分向往,但从某种角度看他们对美又存在意识上的模糊。而学校体育能培养学生的自身美和审美意识及审美能力。学校体育让学生在运动中领略豪迈、奔放、节律恰当的流畅之美;在静止中感受刚毅、稳健、造型舒展的凝重之美。特别是在舞蹈、韵律操(广播体操)、健美操等内容的教学中,美的表现力更为直接,更容易被感官认识,并积极地教育与熏陶着学生美的心灵。使学生在实践中真正体验到追求美是生活的需要,并不断提高幼小心灵的审美情趣和品位,从而更有效地促进他们对周围事物和对真、善、美的鉴别与追求。

综上所述,学校体育的育人作用应不容忽视。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中,在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中,教育界的领导层和广大的教师们要改变观念,正确评价学校体育并支持学校体育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小康建设输送更多高素质的优秀创新人才。

(责任编辑 全 玲)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脑意识体育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