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艺术之花绽放高中体育课堂
2014-08-26李娅
李娅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0124-01
高中体育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它既要遵循科学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教学中各种规律、原则,又要注重表达方式的艺术性,表达方法的灵活性、形象性、情感性、创造性。因此,体育课堂教学艺术不应华而不实,要有机结合各种艺术表现手段于一体,达到可听、可视、可触的效果。
一、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体育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不仅表现在要用规范化、专业化的体育术语来描述一个动作,阐述技术要领,同时也表现在语言的形象生动而有趣性方面。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就其表现形式看是语言生动形象和趣味性,实质上涉及教师的思想修养、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等各方面。单纯追求语言的艺术性而脱离教学语言的科学性是错误的,教学语言不是文艺语言,它的艺术性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例如:练习“前滚翻”时团身要紧,形象地称之为球形;练习支撑跳跃时推手要快,比喻为像碰到烫手的火炉;把投掷垒球的最后用力称之为“鞭打”;把跑时前蹬阶段比喻为向马奔跑时前蹄趴地面,这都是充分运用形象语言的例证。
二、体育课堂教学中的示范艺术
体育课堂教学主要通过学生做各种练习来完成教学任务,技术动作练习是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因此,技术动作示范是体育课堂教学中最常用、最主要的一种直观的教学法。示范是教师以具体动作为范例,使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技术动作的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是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当教师教授新教材的时侯,学生无疑对其是生疏的,教师在讲解动作要领之后,做一二次准确、娴熟的示范,会给学生优美的视觉感受和美的享受,使学生的头脑中对所学的技术动作留下清晰完美的动作表象,能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这是形成条件反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正确的示范有着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在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示范动作要准确优美,娴熟大方,并掌握适当的速率,选择效果最佳的示范方向和位置。
三、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创新艺术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创法。体育教师首先要创设一种自由、轻松、民主、融洽、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活动。其次要发动学生来设计创新或提出创新性建议,发动学生创编徒手操、绳操、球操等,教师要相信学生的创造力,肯定努力的结果,启发他们做出更多的创新动作。如投掷实心球练习时,可找出五位体育骨干来到队前,分别做上前脚体前持球、上左脚头上持球、上左脚背躬头后持球、头上持球在脚跟进下肢充分蹬伸和挥臂投球后体前屈的分解动作造型。教师一定善于发现学生的创新萌芽。可把平时玩和喜欢玩的游戏转变为创新动作,做到细心观察、正确对待、积极引导、精心培育。同时,提出一些建议性的、探索性的、创造性的目标,鼓励学生去追求、去完成,让不同水平、不同爱好、不同需要和不同性别的学生,充分展示他们的个性特点。允许不同思路和做法,允许自由竞争,使他们既有纵向的深入了解,又有横向的知识积累。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将课时教案简要的讲给学生,让学生课前了解教学内容、结构及组织形式,参与备课。这样就可以使课的开始部分的“宣布本课内容”的环节,变为新颖的“师生讨论本课学习方法”,使体育课处处体现学生自主作用和创新能力。可以这样说,培养学生创新就是创新思维艺术,是体育教学的生命源泉。
四、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艺术
首先要改变传统的观念,把评定、筛选型的评价改为鼓励、帮助性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法,指明努力方向,促进学习,培养自信心、自尊心。其次评价要反映学生的实际。
五、体育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艺术
组织教学贯穿于每一堂课的始终的。在课堂上,教师必须要有条不紊地把学生组织好,充分利用每一分钟,保证课堂的运动量适合学生的身体素质、生理特征。认真地贯彻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教学,使学生在一堂课中,逐步达到既定的目的,生动活泼、饶有兴趣地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正确地组织教学,讲究教学艺术,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有组织地进行练习,使学生养成遵守课堂纪律和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在课的初始阶段,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练习的情绪,并使学生了解本次课的教学内容、练习什么、怎样练,以及要达到什么的目标。为了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在队列的操练、队形的变化和练习作业的进行要经常变化,而且组织形式多样。同时在课堂上教师还要做到口令清晰,声音洪亮,能熟练地调动和变化队形,合理地安排练习。
(责任编辑 全 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