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2014-08-26王跃红
王跃红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0121-0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健康教育观念,增强学生体质,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促使他们健康的发展。
一、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健康的内涵应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对于学生来说,心理的健康与否,对他们的身体健康、身体发育和学习影响极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而学校体育对于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帮助学生排除心理困扰,克服心理障碍有积极的作用。
二、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智力因素健全适应。智力因素亦称认知因素,它由观察、记忆、想象、思维和注意五种基本因素构成。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些因素应具备中等以上水平才能说是健全。
2.非智力因素稳固平衡。非智力因素亦称非认知因素,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说,主要有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五种基本因素构成。对于小学生来说应具备良好的动机、广泛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独立的性格。
3.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同时还要能对自己和别人做出客观、公证的评价。
4.善于进行自我调控、心境良好。教育他们遇事要冷静分析、妥善处理、及时进行自我调控,保持良好的心境。
5.自我行为表现正常合理。小学生自我行为正常合理的表现是指他们的行为要与自己的年龄、身份相符,否则就是不合理,不正常的表现(心理不健康)。
6.生活目标切合实际。树立崇高的理想,建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努力学习,使自己精神有所寄托,生活感到充实;积极参加文体活动,紧张的情绪得以放松。
7.能够正确认识自我的心理健康。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情感、意志特征、性格特征和社交能力有正确的认识,关心自我心理健康发展。
三、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缺陷,并有针对性地选择运动项目。让他们积极参加体育活动,通过体育锻炼弥补他们的心理缺陷,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如:对于那些胆小、怕事的学生,教师要鼓励他们多参加游泳、滑冰、跳高、跨栏、举重、摔跤等项目,使他们逐步克服各种胆怯、害怕的心理,从而消除这些心理缺陷;而对于那些性情暴躁、感情易冲动的学生,教师则要让他们经常参加郊游、爬山、球类、棋类、慢跑、骑车等缓慢、持久的体育项目,调节神经系统的活动,增强自我控制能力,稳定情绪,使他们易躁、易冲动的缺点逐步得以改善;而对于那些情绪悲观、意志消沉、做事缺乏信心的学生,教师则要鼓励他们经常参加立定跳远、跳绳、跑步、步行、基本体操等简单、易学的体育项目,帮助他们恢复勇气,树立信心。
四、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心理健康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
2.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认识,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把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结合起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五、采取措施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效果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制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开展心理服务。心理服务是通过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方法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帮助和指导,使他们的活动得以改进,效率得到提高。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应以预防性、发展性的工作为主,补救性的工作为辅。
3.开展体育活动。在学校,除了保证正常的体育教学之外,我们还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和学生群体活动;为他们提供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促进学生身体形态的发育,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保持健康的心理。
(责任编辑 刘凌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