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索 让学生思维越来越灵活
2014-08-26姜爱珍
姜爱珍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0092-02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两种课程形态,一种是认知建构,一种是问题解决。这两种教学中,学生通过探索知识的生成过程和解法的过程,经历这两个过程时数学地思维,从而使自己的思维越来越灵活,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分析考虑问题,不为定势左右,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及时地改变原定的计划、方案、方法,以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自主探索,是让学生的思维越来越灵活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个重要目标。
一、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促进多向思考
知识和经验常被人们按着一定的、个人熟悉的“现成途径”反复认识,这就产生了一种先入之见,使思维倾向于某种具体的方法和方式,促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总会模仿已掌握的规则系统,这是许多学生的思维特点,在解题中他们往往采用当初最先接触的方法,在数学学习表现为“程式化”或“模式化”,缺少应变能力。在教学中对典型的问题进行有目的、多角度、多层次的演变,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逐步理解和掌握此类数学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本质属性,也使学生对学习始终感到新鲜、有趣,由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例如,学习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后,出示7€祝?+3)€祝?0-2€?)请学生计算,这是三个因数连乘,大多数学生都按已学的运算顺序来计算,但如果细心观察,就会发现10-2€?的计算结果是0,从而很快得到结果是0,出乎同学们的意料。
教师运用这种多变的手段,使学生感悟不同的思路,灵活的教学方法,自始至终、持之以恒地引导学生不拘泥于狭隘的解题思路,诱导他们转换角度,多层面思考,突破单一的思维模式,能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思考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二、促使学生产生探索的需要,调动学生思维
数学思维功能僵化现象在学生中是大量存在的,这与学生平时所受的思维训练有很大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统一性”,要求学生按部就班地解题,不许越雷池一步;要求学生解答大量重复性练习题,减少了学生自己思考和探索的机会,导致学生只会模仿、套用模式解题。只有当学生的探索激情被燃烧,他的思维与经验、动感、模糊判断与兴趣、情感、意志联系在一起时,才能达到一种学习的新境界。这种经验、动感、模糊判断和兴趣、情感、意志诸要素的融合是一种无形的场,它具有激发探索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了分数的应用后出示两个条件:男同学40人,女同学36人。让学生根据所给条件自己探索提出问题,并且解答。由此可以提出很多不同的问题:(1)男同学人数是女同学的几分之几?(2)女同学人数是男同学的几分之几?(3)男同学人数比女同学多几分之几?(4)女同学人数比男同学少几分之几?(5)男同学人数比女同学多百分之几?……这样的变换使学生再度陷入思考之中,学会了多种解题思路,学生的思维将变的更加灵活。
教学实践表明,探索中进行逆向、多向、变换、动态、整合等活化训练,可以提高思维活化度;采用补、改、观、比、讲、变、编等综合活化手段,可以活化思维品质,防止思维僵化。思维的活化训练应结合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步骤、分阶段、循序渐进式地进行。
三、重视基础知识,发散创造
研究表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结构是智慧含量最高的知识,它的迁移力、再生力强,又叫“母知识”,也就是举一反三的“一”,解类旁通的“类”。从知识体系中提练出“一”和“类”,让学生通过探索得一为百,一通百通,自主建构,发散创造。小学数学中的核心内容和数学结构是统领整个知识体系枢纽和纲要,把握了这些,就把握住了整个知识体系的起始点,几个知识体系的统合点。倡导求异思维,就是要突破消极定势的束缚,不断变换角度,避免定势干扰。
1.让学生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
面对新知识的学习,不是教师去讲解,而是让学生自主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学习空间,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学生的方法是多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自己去思考、去经历、去交流。如:4/5€?,可以用画图的方法和计算的方法,而且计算的方法不唯一。从研究的结果看,说明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有去经历学习过程、探索过程的强烈热情,这是学生个体的需要,也是张扬学生个性的过程。这一过程恰恰体现了学生们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意识。
2.把评价和择优的权力还给学生
在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因时间的问题,常带有某种权威的口吻指出哪种方法是最佳的,这是很不科学、很不民主的,评价应更多的让学生自主进行。通过本节教学,我个人体会到:教学中不要老师过多的评判,学生依然会根据自己的认知结构、已有的知识经验及个人的喜好作出合理的、最佳的方法的策略。他们在一次次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的过程中,慢慢提高认知能力。如果过多或过早地进行评价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
加强自主探索的训练,有利于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融化已学的知识,逐步形成牢固的知识网络,有利于逐步加长思维链的长度,即通常所说的往前往后多想几步,也有利于让学生在获得信息之后,产生丰富的联想,甚至于奇思妙想。长期坚持,一定能使学生的思维越来越灵活。
(责任编辑 刘凌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