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尝试教学法在初中几何教学中的运用

2014-08-26乔攀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9期
关键词:尝试直线教学法

乔攀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0064-01

如何让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成了教学的关键。而尝试教学法在教会学生思考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它最大的特点是先学后教,先练后讲,用尝试题引路,“以疑引思”,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和自学能力。应用尝试教学法后,不仅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使我的教学思想也有了很大转变,下面谈一下我在几何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情景导入

独立学习是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方面,而阅读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我在课前安排了“问题情景”,以引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驱使他们在好奇心的诱发下进入探索境界。如我在讲九年级几何《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课时,事先提出如下问题:直线和圆有几种位置关系?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是什么?如何判定直线和圆是何种位置关系?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完成课后的课堂练习,再一起探讨我为他们准备的尝试题,再加以变式和拓展,而后一起反馈预习的效果并进行课堂小结。这样大大节约了课堂讲授时间,增加了学生练习时间,充分提高了课堂效率。长此下去,不但能增强学生超前学习的意识,而且使课前预习也成了一种饶有兴味的智力活动。

二、出示尝试题

这一步是提出问题,为学生的尝试活动提出任务,让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之中。尝试题出示后,必须激发学生尝试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可以先让学生思考并相互讨论解决方案。过去上课前5-10分钟主要用于复习检查,人为地设置了新旧知识的界限,既耽误时间又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显得空洞机械,也不利于提高学习能力。现在在传授知识时,我往往采取实验操作,问题探索,尝试练习等多种形式把新旧知识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由旧到新的思维过程。

三、尝试练习

尝试练习根据学科特点有多种形式。教师要巡视,以便及时掌握学生尝试练习的反馈信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学生尝试中遇到困难,可以继续阅读课本,同学之间也可互相帮助。

四、学生讨论

尝试练习中会出现不同答案,学生会产生疑问,这时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看法可以争论,学生在此过程中开始尝试讲道理,之后学生需要知道自己的尝试结果是否正确,教师讲解也已成为学生的迫切需要。

五、教师讲解

学生再次尝试这一步是为了确保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有些学生会做尝试题,但可能是按照例题依样画葫芦,并没有真正懂得道理,因此需要教师的讲解。讲解不是什么都要从头讲起,教师只要针对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和教材的关键之处重点讲解即可。在第一次练习中,有的学生可能会做错,有的学生虽然做对了但没有弄懂道理,经过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解之后,得到了反馈矫正。进行第二次尝试练习,再一次进行信息反馈。这一步对学困生特别有利。第二次尝试题应与第一次不同,或稍有变化或采用题组形式,之后教师可以进行补充讲解。几何题往往是一题有多种思路,在讲解时由于害怕学生不会而耽误时间,总是加以提示,这不仅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使他们丧失了向难题挑战的勇气。通过交流,同学们既可以取长补短,找出最简捷的方法,又可以开拓思维,使教学过程发挥其最大的效益。

总之,尝试教学法不仅仅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教学模式,重要的是学生在尝试中逐渐培养起来的自学能力和尝试成功后的自信心,将会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受益匪浅。

(责任编辑 刘凌芝)endprint

猜你喜欢

尝试直线教学法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画直线
尝试
两条直线 变变变
画直线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走直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