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课文开头方法例谈

2014-08-26李大庆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9期
关键词:白描阿Q爱国主义

李大庆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0048-01

开头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它处于文章的显要部位,因而具有特殊的功能。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文章成功的一半。”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但也说明了一篇文章的开头至关重要。文首若确有“龙头”或“凤首”之感,就会使人手不释卷,产生磁石般的魅力。凡是名家的文章,虽因人而异,各具特色,但其开头无一不是“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这里,我就高中语文课文开头常见的方法加以简要地整理分析,归纳如下:

一、开篇明志式

文章的开篇直截了当地提出了全文的论点,展示纲目,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注意力,迫使人急不可待地寻求答案。例如“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革一下。其理由如次”(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开头两句直截了当地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点明要“改造我们的学习”。开门见山、旗帜鲜明地表明了作者的主张,并用“其理由如次”一句引入下文,为什么要“改造”和如何“改造”明快醒目。高中语文课本中用这种方法开头的还有《反对党八股》《别了,司徒雷登》《义理、考据和辞章》《讲讲实事求是》等。这种开头方法,主要是开篇明志,触文提神,给人以神爽心快之感。

二、拨乱反正式

即先摆出一种或几种错误的说法(树靶子)进行驳斥,然后再提出正确的观点,使二者形成鲜明的比照,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鲁迅先生的《文学和出汗》的开头这样写道:“上海的教授对人讲文学,以为文学当描写永远不变的人性,否则便不长久。例如英国,莎士比亚和别的一两个人所写的永远不变的人性,所以至今流传;其余的不这样,就都消灭了云”。这种方法,一开始就抓住对方言行之要害,单刀直入,无情捣巢,入笔勇猛、凌厉,使读者入手擒题,大有腾挪而起之势。写驳论文章,大多采用这种方法。《拿来主义》《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个人和集体》等都是如此。

三、追根求源式

这种开头方法就是首先交待写作背景或写作缘由,接着再提出中心论点的一种写法。《农村调查序言》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就是用的这种开头方法。前者开篇先说农村政策已经改革,全党应该执行新时期党的政策。接着提出全文的主旨:“印这个材料,是为了帮助同志们找一个研究问题的方法”。后者首先指出爱国主义在历史上的伟大作用,接着阐明爱国主义和现阶段爱国主义的特征,然后论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读者接触到这样的开头,不仅可以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而且可以深深地感受到这篇文章的发表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四、自问自答式

即落笔以设问句引出本文要论述的中心,接着给予回答。如:《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开篇就是自问自答式。“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下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中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这种以设问起首的方法,会给读者造成疑问,留下悬念,引起注意和思考,使人手不释卷,急欲一读,寻求答案。同时通过自问自答调整了语句节奏,避免行文呆滞。

五、白描素描式

运用白描手法进行环境描写,把环境描写交融在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变化之中,做到人与环境的相互融合。如《故乡》的开头:“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 凉起来了。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这里用的就是白描手法,寥寥数语,不但将故乡深冬阴晦天气笼罩下的原野尽收笔下,而且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内心的深沉的悲凉情绪。在《阿Q正传》一文中,鲁迅先生也是运用白描手法来描写阿Q 所生活的未庄,描绘出一幅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风俗画。小说对酒楼、尼姑庵、菜园等景物并没有集中描绘,而是在情节发展中逐步勾勒出来。这些白描手法的运用,更能深刻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封闭落后的面貌,从而更好地为塑造阿Q这一典型人物形象服务。运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生动形象的勾勒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种写法类似意在传神的“写意画”,不刻意追求表面的艺术效果 ,而是精心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这种写法,可以收到“画眼睛,勾灵魂”的良好效果。

(责任编辑 全 玲)endprint

猜你喜欢

白描阿Q爱国主义
巧用“白描”把人物写活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阿Q和老A
写给远去的路遥
《白描荷卷》自跋
爱国主义教育
论描写辛亥革命之于《阿Q正传》的意义
爱国主义教育
阿Q“国民劣根性”的误植与误读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