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课前预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4-08-26李美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9期
关键词:一节课课前预习针对性

李美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0034-01

一、端正态度,充分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

不少学生不太重视课前预习,认为反正课堂上老师会详细地讲解,预习是多此一举、浪费时间;也有的同学曾经做过预习,但不得要领,没有什么效果,因而不能坚持。其实,预习在整个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明确课前预习的任务和目标

课前何时预习、预习什么、预习多少,哪些是单元的重点、难点,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根据课堂教学的进度,结合老师布置的预习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预习计划,只有这样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预习要适量

课前预习有大预习(单元预习)、中预习(部分预习)、小预习(课时预习),最重要而又最有效的当属课时预习,由于一节课的内容有限,时间一般在十到二十分钟,切不可花上个把小时,一看就是几页,那样会抓不住重点,起不到预习的作用。因此,预习的量一定要控制。

四、提纲挈领,紧扣要点

预习不可盲目,更不能像看小说一样,应依据预习提纲进行,逐步提高。在预习之前要有针对性地列出少而精的提纲,也可适当了解一些有针对性的判断、填空、选择等思考题,有目标地去预习,以此来激发预习兴趣,提高预习效果。

五、教会学生的预习方法

1.朗读式

它只需要学生在课前用十几分钟时间,通过反复拼读而记住所学生词,通过多次试读而达到能流畅朗读所学句型和课文,并能初步理解和熟悉课文内容。由于它要求较低,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学生容易习惯并欢迎这种预习方式。

2.听力训练式

它主要在于加强听说训练,这种预习可以侧重于模仿练习,如字母的读音,单词的拼读、连读、失去爆破、升降调、意群及停顿等练习。可以听课文跟读带,也可以听英语学习报双语报的录音带。在课文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听课文录音大致了解课文的内容,增强语感。

3.归纳整理式

老师可以把新课中要求学生自己掌握的内容和与学新课有关的旧知识通过预习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做预习题发现问题,并为上新课做好准备,教师通过对预习的检查也可使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尤其是复习课的预习更宜用这种方法,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较好的诊断性检测手段。

4.新旧对比式

教师将新课中具有一定难度的内容通过适当的提示和引导让学生在预习时通过与旧知识的对比而有初步了解和一定程度的掌握,从而可以减少课堂讲练和学生掌握运用的难度。通过这种预习,课堂学习就会轻松、容易得多。我在上基数词变序数词这一节课之前布置的预习任务是让学生对比写出下列数词并仔细观察总结出规律。

5.材料准备式

预习所准备的材料可以是句型操练需要的语言材料,也可以是会话练习所需要的话题材料,还可以是讨论所需要的对某个问题的意见、主张和看法等,甚至还可以是一些简单教具的制作(比如表演所需要的简单道具)。教师布置这种预习时要提出明确的要求。比如,阅读有关参考书的某些章节,给定话题的范围,明确讨论的问题等,这一预习方式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很有帮助。例如在学习动物那课时,可以先让学生找一些动物的玩具,这样也会调动课堂气氛。

(责任编辑 刘凌芝)endprint

猜你喜欢

一节课课前预习针对性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托马斯的一节课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导学案设计的逻辑起点:从学出发:以一节课为例,谈基于脑的导学案再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