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要学贵有疑

2014-08-26杨先军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2期
关键词:质疑激发思维

杨先军

内容摘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是培养思维独立性的重要方法之一。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独立思索,质疑问难,为学生质疑创造机会,每节课都留一定时间让学生提问题。我心之悟,最是真切。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学生自己的一番自主学习之后所获得的对知识的真切理解,这是他们通过“问题——探究”所激发的智慧的火花。

关键词:质疑 激发 思维

案例背景: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基础,是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所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学贵有疑”,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疑问,就能主动地向未知领域做新的探索。

在教完教材《八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我想教学中虽能紧扣单元要点——学习观察并反映景物的方法,但是,鲁迅文章的内涵绝非仅在于此,所以,我觉得这样的学习肯定为学生留下了许多自我思索的空间,于是我特意安排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质疑答疑的环节,希望能更加深入地学习这篇好文章,并且也希望以此为契机。鼓励学生在接受书本知识的同时,培养能力,养成质疑习惯,努力学习解决问题的办法。

案例描述:

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一旦有了自由放飞思想的动力与时机,那进射在课堂中智慧的火花,的确能令教师吃惊。

试看下面几例:

学生(一):课文第七段中,“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这一句话中,写鸟雀用了一个“走”字,我觉得该用“跳”,“走”字用得不准确。

教师提示:“走”的动作与“跳”有什么区别?

学生(二):“走”是用两只脚一前一后移动,速度比较慢。“跳”是两只脚一起动的。这个学生刚答完,马上有学生要求回答:

学生(三):我看到过麻雀会走路的。在地上,在电线上都会两只脚一前一后走动的。

于是学生们一致认定“走”字是用得准确的。

有同学带了一个好头,且旗开得胜,其他学生的兴趣就高涨起来,马上又有学生提问:

学生(四):这篇文章写的是“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反映少年鲁迅天真活泼,热爱自然,喜欢探索的性格特点。那么第八段中写到闰土的父亲有什么作用呢?

看样子这问题难住了同学们,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一个学生回答:捕鸟也有学问。然后提醒学生读“我曾经问他……”一句,问:这说明什么?有反应快的学生马上想到了。

学生(五):说明少年鲁迅好奇心强。教师肯定:对,说明他好奇心强,有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话还未完,就有学生接过话茬归纳道:“所以这一段虽然看起来在写闰土的父亲,实际上还是在反映少年鲁迅的性格,还是围绕着中心的。”

在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学生的胆子越来越大,思维也越来越活跃。

案例分析:

我想在课堂上,教师把微笑带进教室,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思维无拘无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敢于展开想象的翅膀,敢于探索未知的领域……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从而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不再是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而是充满活力的、不断生成的、开放式的教学。在这有限的时间内,提出的问题,解决的问题也是有限的,但它的收获绝不仅仅是几个问题的解决,它是一种新的观念的渗透,一种新的学习方法的展示,从以上姒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的教学片段可以看到,我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主动质疑,学会质疑,关于发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从而使整堂课充满活力。

案例反思:

要让学生体会思考的乐趣,享受“问题——探究”成功的喜悦。所以,对那些敢于在课堂上提出自己问题,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教师应该大力予以表扬,再根据问题本身进行有分别的解答,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课堂教学将变得丰富多彩。对于带刺的问题千万不能一棍子打死,否则,你的课堂将变得死气沉沉,你的学生将永远做沉默的机械的录音机。

因此,教学目标的设立应有弹性;教师本人要有一定的教学机智;要有一大桶的水,能保证让每个学生把质疑的小石子投在你的水中而能激起层层的涟漪。而且应该记住:结果是平淡的、次要的,而过程才是美丽的、重要的。因为,有了质疑才让我们的课堂如此美丽。endprint

猜你喜欢

质疑激发思维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对《老人与海鸥》的一点质疑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