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文阅读中的规范意识

2014-08-26袁玲刘祖金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2期
关键词:勾画罗兰现代文

袁玲 刘祖金

内容摘要:在高考备考中,现代文阅读尤其是散文、小说阅读,一直是一线教师和高三学生的一个难点,原因是散文、小说复习花费时问长,效果又不明显。以至于一些老师干脆忽视本块知识点的复习,简单地完成几篇练习,以练代讲。这样做的后果是学生做题没有明确的方法做指导,全部靠自己简单的猜测给出结论,当然很难得到理想的分数。笔者在近几年的高考备考中,深切感受到应该让学生具备规范意识,这样才能够做好相应的试题,取得理想的成绩。

关键词:现代文 阅读 规范意识

所谓现代文阅读的规范意识,就是指在现代文阅读和答题的过程中,符合我们阅读的思维流程,在读懂文本和理解透彻命题者考查方向的基础上,规范地作答。具体地讲,就是要在语感的基础上规范阅读、规范思考,在理解的基础上规范答题。这三者看似独立,其实是一个联系的思维过程,是我们规范得出结论的一个整体思维流程。

一、规范阅读

规范阅读就是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避免一目十行、走马观花。是让他们在阅读的时候,边看文本,边做出一些勾画和标注。阅读时,先是机械地标注出文章的段落序号,然后通过语感,勾画标注出每段的中心句,勾画标注出文中的过渡句,勾画标注出自己觉得难懂和感觉优美的句子,最后是勾画标注出文章的主旨句(议论、抒情性的句子)。

如2013年高考湖北卷《罗曼·罗兰》,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勾画标注出重点句段:第①段中“罗曼·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究竟代表些什么?”第②段的第一句话“他是一个音乐的天才,在幼年音乐便是他的生命”,第⑤段中“虽则他从幼年起就不懈地努力”等。这些语句的勾画标注,对完成后面的试题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第18题:“罗曼·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究竟代表些什么?请结合原文作简要概括。”解答该题就是要求概括罗兰本人的特点,说明是个什么样的人。而刚刚我们勾画标注出的这些语句中的关键词“音乐天才”、“不懈努力”可以帮助我们得出答案:①音乐的天才②理想的寻求者。另外这些句子对完成其他三题也有相应的帮助。

二、规范思考

规范思考就是在学生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仔细地思考文本,弄明白以下三个问题:本文写什么?本文怎么写?本文为什么要写?这是“磨刀”的过程,看似做的无用功,实际上是我们规范答题的关键。

1.本文写什么

这个问题的设置,就是让学生明白文章的写作对象。文章的写作对象既可以从题目中得出,也可以从文本中得出。明确写作对象,是为了让学生先思考作者写这个对象有什么目的。比如写人,一定是要褒扬该人身上的真善美,或者批评该人身上的假丑恶。如2013年高考江西卷《平常的沈从文》,通过题目可以明确本文的写作对象是沈从文,扣住修饰语“平常”,进而可以思考回答第16题——“本文的主题”大致为“赞扬了沈从文卓越的才华和从容潇洒的人生态度,表达了作者对沈从文的尊敬和缅怀”等。

又如状物,作者一般是要通过写物,来托物言志或者借物抒情,物本身的特点就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如2013年高考四川卷《负重的河流》,明确对象为河流,扣住修饰语“负重”,就要思考为什么用“负重”来修饰“河流”。深人思考后,再研读文本,可以发现河流之所以负重,是因为它身处沙漠,是因为它身边的胡杨林死了,进而思考为什么胡杨林会死,自然就想到了人类,想到了人类生命和人类文明。文章主题就不言而喻了。

再如叙事,作者一般是通过整件事情的经过,来表达一种志趣或者表达对人对事的情感,或者说明某个道理。如2013年高考辽宁卷《=圣诞夜的歌声》,通过题目可以大致推断本文记叙了一件发生在圣诞节的事情,在认真阅读文本之后可以明确本文是以歌声为切入点,写出了亚诺什和他的孩子们与物质上的丰盈相比,更在乎精神上的愉悦,说明了人生中亲情相比于金钱、物质更为重要,这也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们要深深思考的问题。

2.本文怎么写

这个问题的设置,是让学生思考文章的行文思路,把握文章的行文线索,简单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把握文章的行文线索,思考文章的行文思路,简单的办法就是划分文章的层次结构,看看文章分几部分,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有时学生会特别纠结过渡段的安放问题,这个并不重要,只要我们划分层次后能够清楚看出作者的思路就是了,因为是在考场上,我们常常不必要太过精细,划分层次只求清晰,不求特别准确。这样思考后,我们就能明白作者的行文思路,也能从中看出文章的线索。

比如围绕某一具体的事物展开,这一事物自然是文章的线索。如2013年高考浙江卷《牛铃叮当》,该文本围绕牛铃展开,我们抓住牛铃这个线索可以清晰整个文本的脉络:骑在牛背上时响不停的“牛铃”,斗牛时骤响的“牛铃”,没了绿草映衬而失去了往昔悦耳悠扬之声的“牛铃”。进而了解文本的主旨:失去的“牛铃”象征着田园牧歌图景的消逝。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完成第15题“简要概括本文主旨,并谈谈你的感悟”。

又如文章围绕某一事情展开,那么事情的经过就是文章的线索。如2013年高考广东卷《过岭》,围绕“我”过岭这件事展开,全文分为三个阶段:骑马过岭之前、骑马上山岭、骑马到达山顶。在这一过程中“我”的心理变化也是丰富的:忐忑而有所期待一紧张而充满惊喜一惆怅而有所担忧。这一经过弄清之后,文章脉络也一目了然。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后面的第15题“结合全文分析‘我在过岭的三个阶段的心理感受”。

还有在文章中,作者的一些写作技巧我们也是通过初读后可以领会把握的,比如环境烘托,对比衬托,刻画人物的抑扬手法等。如2013年高考重庆卷((枪口下的品格》,在阅读时我们可以感受到文本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塑造了贝蒂尔这一形象:霍夫曼的虚伪、卑劣与贝蒂尔的真诚、高尚相对比,迈尔在死亡面前的恐惧与贝蒂尔的视死如归相对比,迈尔对待俘虏时的冲动与贝蒂尔的理性相对比等。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主人公人物形象,进而了解文章的主旨。endprint

明白思路,弄清手法,既可以为我们后面答题划分区间,还可以通过思路和手法来先行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3.本文为什么写

这个问题是我们鉴赏的终极,就是要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我们可以去理解作者创作的美好形象,可以去思考作者精巧的创作方法,可以去揣摩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从文本中获得一种美的感受。

弄明白以上三个问题后,我们就可以开始答题了。前面的思考已经为我们后面的答题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规范答题

在答题的过程中,首先我们要认真阅读题目,这是规范答题的第一点。认真阅读题目,不仅是要理解题目中的关键词,更重要的是要弄清命题老师的意图,看看是考查我们哪方面的知识和方法。现代文阅读一般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段落的作用,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把握文章的线索和思路,理解文章的主旨。

我们只有明白命题的意图后,才能在我们的大脑中搜索对应的答题方法和技巧,才能避免老师讲了很多方法,学生储备了很多知识,可以在答题的时候,学生却忽视储备的方法和知识,胡乱答题。

第二点,要根据赋分来把握答案的点数。一般赋分是答案点数的公倍数,有时可以在点数上多一点。比如四分,我们可以答两点,也可以思考给三点。筛选信息一般是一点一分。如2013年高考湖北卷《罗曼·罗兰》,第17题、第18题均为4分,就可以分为两点来作答,并分别标上序号,做到有条理地答题。

第三点,要根据前面两点分点作答。分点作答前面的每点结束用分号,最后一点结束用句号。

第四点,每种不同题型答案根据对应的模板答出。尤其是探究题,一定要以小议论段的形式给出,有观点,有分析,有反扣。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以便清晰地表达观点和分析。如2013年高考湖北卷《罗曼·罗兰》,第19题为探究题。题干:罗曼·罗兰的经历说明,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英雄”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哪些启示?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我们分析文本可以得出三个角度:一是转益多师,二是选择真正的“英雄”,三是自身不懈努力;联系现实谈“英雄”对个人成功的影响,要具体。写答案时要注意步骤:①立观点②结合文本分析③联系现实分析。

从以上的规范意识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完整的思考过程,里面贯彻了“粗读——思考——答题”这样一个操作完整的思维过程,经过多次训练后,可以把学生储备的知识方法和考试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知识方法变化成考试的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勾画罗兰现代文
观虎跳峡
“阅读世界”2018年中考阅读题点题小结
还有一只鸡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现代文阅读教学
中考语文应与教材中的现代文紧密结合
找一找
四维CT轮廓勾画方式的探讨
罗兰·希尔与邮票
大臀姑娘的兴衰
幻灯片边演示边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