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效性提问的课堂教学案例

2014-08-26王新巧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2期
关键词:高效性提问案例

王新巧

内容摘要:课堂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是师生之间进行对话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它有检查评估、启迪思维、引导学习等多种功能。高效性在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效性 提问 案例

案例描述:

《包公审驴》这篇课文通过包公饿驴、打驴、放驴这样的情节,展示出包公高超的审判能力。一位老师是这样施教的——

师:(板书课题《包公审驴》)看到老师书写完课题后,你从题目中生发出了什么问题?

生:包公为什么要审驴?

生:驴不会说话,包公是怎么审驴的?

生:包公审驴的结果是什么?

师:大家的问题很有价值,请默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找出问题的答案?

生:阅读批注。

师:包公为什么要审驴呀?

生:刘五的驴丢了,他告了官。

生:刘五的驴被掉包了,他告了官。

师:刘五家的驴到底是丢了还是被掉包了?你是这样理解“丢”和“掉包”这两个词语的?

生:“丢”是在不知不觉的状况下遗失了,比如,我在上学的路上吧铅笔丢了;或者有意地扔掉了。比如,我把没有用的垃圾丢进垃圾箱里了。“调包”是暗中用假的偷换真的,或者用坏的偷换好的。

师:刘五发现自己家的驴不见了,便告了官。这个“告”字这样理解才对?

生:“告”在这里不能理解成告诉或宣告,应该理解成向官员告状,也就是向官员控告、检举。

师:因为有人来告状,所以,包公要“审”。“审”在课文里是什么意思?能用它组词吗?

生:“审”是讯问、分析、推理等方式来处理案件的意思。比如:审理、审讯、审问。

师:“审”的方式首先是询问,但是驴是不会说话的,所以,应该审人才能审查出结果来,可是,包公却审起不会说话的驴来,这就是包公不同一般人的高超的智慧,也是课文题目妙趣横生之处。包公是怎样审驴的?请仔细阅读课文,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获得信息。

生:阅读勾画。

师:请各组组长组织进行交流,并准备推荐一名成员在全班发言。

生:小组内交流。

师:包公是怎样审驴的?哪个小组给大家说一说?

师:你能把刚才说的意思用一个词概括出来吗?

生:饿驴。

师:除了饿驴,包公还用什么诀窍来审驴?哪些小组说二说?

师:能用一个词概括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打驴。

师:不光打,还要使劲地打!打完了怎样做?哪个小组的代表用一个词来概括。

生:放驴。

师:包公“审“了半天驴,想想看,哪句话是跟“驴”说的?

师:想想,包公为什么要这样“审”?

生:人畜一个理。我一般在饿了、受了委屈的时候就特别想回家。由此我推想,包公饿驴、打驴、放驴的道理也应该是这样!

生:包公之所以这样审,是因为驴能识途,只要让驴在饿到极点、痛到极点,并把它放开时,它就会毫不犹豫地飞奔到家——飞奔到小偷的那个家!

师:哦!由此可见,包公的“智谋”原来“智”在……

生:利用了驴自身的本性!

师:小偷被抓了,刘五得驴了。亲眼目睹了包公“审”驴的人们,他们各自都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生:刘五喜出望外地说:“太好了!包大人真是断案如神哪!”

生:小偷垂头丧气地说:“哎呀,真是的!俗话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奠为。这样的坏心眼以后可不能再有了!”

生:衙役们佩服地说:“包大人断案,就一个字——神!”

生:当差的情不自禁地说:“跟着包大人断案,天天都有新收获!”

生:围观的人们更是赞不绝口:“包大人真是足智多谋、料事如神啊!”

师:课文里用了好多词语来表达人们对包公的敬佩,如:喜出望外、断案如神、佩服、情不自禁、赞不绝口、足智多谋、料事如神。反复读课文,体会这些词语的准确性与生动性。

案例分析:

1、本案例根据学生的思路,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探究问题。问题既要预设,但更多的应是“生成”。教师不能独断地控制课堂教学,不能固守自己的思维设置问题,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按照学生的思路引导探究。

2、本案例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语文课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它具有主观性、直觉性、想象性、间接性、多义性等特点,讲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效性提问案例
从合理性和高效性浅谈初中生物多媒体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浅谈如何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高效性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真实与需要的对话, 激情与智慧的飞扬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