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行法人治理结构 促进医院全面发展

2014-08-26朱黎辉曹水清

机构与行政 2014年6期
关键词:法人治理结构理事会事业单位

朱黎辉++曹水清

去年12月中旬,东阿县人民医院召开了第一届理事会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东阿县人民医院理事会章程》,构建了以理事会及其领导下的管理层为主要构架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半年来,东阿县人民医院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具体运行状况如何?取得了哪些实效?近日,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东阿县人民医院理事长宋钢兵。

人物简介:宋钢兵,男,1964年10月出生,汉族,硕士学位,中共党员。1982年12月毕业于青岛医学院医学专业,进入东阿县人民医院工作。1994年8月担任东阿县人民医院副院长,1998年8月任东阿县人民医院院长,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赴美国俄亥俄州莱特州立大学攻读MBA,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13年12月任东阿县人民医院理事长。

记者:东阿县人民医院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已近半年了,在这段时间里医院都发生了哪些变化?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

宋钢兵:医院推行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后,取消了理事长和院长的行政级别,医院实现了去行政化和“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摆脱了行政干预。医院理事长可以从各类繁杂琐碎事务中脱身,把精力集中到医院的长远发展上;医院院长变成了“职业经理人”,可以腾出精力抓业务、抓管理、抓服务,使医院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提升,社会认可度得到了提高。

记者:您对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认识是否也经历了一个过程?

宋钢兵:一开始,我们对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也不了解,后来东阿县编办多次到我们这儿介绍推动这件事情,县委、县政府也对推行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十分重视,专门成立了以分管卫生工作的副县长为组长的东阿县人民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的重视和编办的推动促使我们产生了开展这项工作的意愿。有了意愿后,我们通过阅读国内外相关资料,到国内其他地方实地调研,逐步认识到了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对医院长远发展的好处。党的十八大从战略层面上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念,由此推导到医疗事业单位方面,就是要提高医疗体系的治理能力,实现治理现代化,形成一个自我完善、自我管理的良性状态。这些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

目前,国内有些推行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医院由院长担任理事长,同时理事长作为医院的法定代表人,也有由分管卫生工作的市、县(市、区)长任理事长的,类似这样的改革我们认为都不够彻底,甚至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改革。国外的情况我们也了解一些,国外法人治理结构最早起源于非营利性组织。比如美国,70%-80%的医院属于私立医院,私立医院绝大部分属于非营利医院,这与我们国家的公立医院基本相似。美国私立医院的财产所有权人并不明晰,财产可能属于社区全体居民而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这样,美国医院的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有了良好的前提。美国医院的法人治理结构是院长职业化的基础,为院长职业化提供了生存的土壤。这点给我们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正是通过了解国内外的情况,我们对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认识得到了深化。

记者:东阿县人民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模式有哪些特色?

宋钢兵:关于医院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采用什么模式,我们查阅了国内外的许多资料,最终决定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建立包括理事会、院长、监事在内的法人治理结构组织框架,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管理和运转模式。理事会由9名理事组成,设理事长1名,由县政府提名,经理事会选举产生,无行政级别;设内部理事5名,分别代表医院执行层、医院职工方、医务专业人士等,由医院内部选举产生;设外部理事3名,代表政府部门、社会各界人士等,分别由县人大、县政协、县人社局委派相关人员组成。行政执行人及其副职组成事业单位的管理层。管理层为医院院长及其他主要管理人员,是理事会的执行机构,实行院长负责制。院长为医院的法定代表人。监事由县卫生局委派,对县医院运行管理情况以及理事会、医院管理团队成员履职行为实行监督。

记者:请问理事长和院长之间的职责如何划分?

宋钢兵:明确理事长和院长之间的职责边界是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有效运行的关键点。理事长主要负责医院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也就是医院的长远发展;院长主要负责医院的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医院理事会决议。下一步,我们打算在工作过程中逐步探索,进一步制定理事会工作细则,明确理事长和院长之间的职责划分,防止理事长和院长之间职责交叉,保障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有效运行。

记者:东阿县人民医院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主要构架为理事会、管理层,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后,医院党组织与理事会和管理层是什么关系?

宋钢兵: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也进行过多次深入讨论,我们认为,实行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后,党的领导没有变化,医院的总支书记参加理事会,进入决策层,发挥监督作用,监督医院的整个运作过程,保证理事会做出决策的公益性。也就是说,医院党组织是领导层,负责方向性的宏观规划,党的领导主要是方针、政策和组织的领导;理事会是决策层,负责中长期的规划;管理层是执行层,负责日常的管理工作。在事业单位中开展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其最终目标是使事业单位的公益服务效益最大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益服务需求,这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相一致的。因此,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后,医院党组织与理事会、管理层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三者相互协调、各负其责,共同促进医院的发展。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宋钢兵的健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健谈源于他长期的从医经历,源于他对推动医院发展的不断探索,源于他对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深入探讨。

建立健全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创新事业单位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通过采访我们发现,东阿县人民医院在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上迈出了勇敢的一步,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为我省其他地方推行这项工作提供了借鉴。

当然,东阿县人民医院的经验做法并非尽善尽美,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如理事会人员组成中,外部理事没有占多数,来自县人大、县政协、县人社局的外部理事没有真正发挥作用;监事由县卫生局委派,不能摆脱其行业管理者的角色,无法切实履行监事职责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和不足,宋钢兵说他们也没有停步,而是继续进行着探索和尝试。相信随着试点工作逐步深入,这些问题都能得到有效解决。

对于东阿县人民医院的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情况,本刊将继续跟踪报道,力争为各地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提供更多更及时的参考和借鉴。□E:CSQ

关键词:事业单位 法人治理结构 理事会

猜你喜欢

法人治理结构理事会事业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第六届第二次理事会会议
发明与创新理事会
发明与创新理事会
本刊理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