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览
2014-08-25
01
欧元在全球外汇储备
占比持续下滑
欧洲央行7月16日发布《欧元的国际角色》报告,报告称2013年欧元区证券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较2012年有所增强,但欧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仍在持续下滑,在国际融资中的角色也有所减弱。虽然投资者更加青睐欧元资产对于欧元本身来说有益,但近期却会令欧洲央行面临的通缩风险问题更加复杂化。
根据发布的报告,国际投资者对于欧元区的信心在2013年有所回升,用于评估欧元国际角色的不少指标都呈现出积极的趋势。2013年国际投资者对欧元区证券的需求出现了明显地增长。此外,对于欧元钞票的外部需求连续第三年上涨,并且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危机没有影响欧元作为并行货币在中欧、东欧以及东南欧的使用。多重因素影响了欧元2013年的国际角色,包括全球货币和金融系统的结构性调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后续影响,欧元区经济形势好转,以及投资者持续将资金撤离新兴市场等。
欧洲央行表示,投资者信心回升加之经常项目盈余增加等因素影响,但是汇率上升令进口商品和服务价格降低,不利于消费价格上涨。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表示,欧元走强对实现物价稳定目标存在负面影响。如果通胀率持续在低位,欧洲央行或许还会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甚至启动欧版量化宽松政策。
02
房价上涨过快成英国经济
最大威胁
市场对于英国央行不断上涨的加息预期来自于近期强劲的经济数据,但房价的过快增长成为英国央行的“心头大患”。7月15日,英国公布最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6月CPI年率上涨1.9%,创2012年10月以来新高,大幅高于预期值1.6%,进一步逼近此前英国央行2%的通胀目标。同时,6月CPI月率上涨0.2%,远好于前值下跌0.1%;核心CPI高速增长至2.0%,预期值和前值分别为1.7%和1.6%。
同日公布的房价指数也超过预期水平,CPI和房价指数均大幅上涨,再加上本月初公布的制造业PMI、建筑业PMI均高于预期,同时无论制造业、建筑业还是服务业的新订单都有所增加,强劲的经济数据显示出英国良好的经济增长潜力,市场对英国央行将在今年末或明年初加息的预期得到强化。
面对不断上涨的房价,英国央行行长卡尼表示,目前没有考虑推出进一步措施控制房价,但英国住房市场仍然在中期内对经济复苏构成最大风险。
财政政策委员会(FPC)曾在6月时采取措施应对英国房市的泡沫危险。新的限制措施将适用于每年住房贷款发放金额超过1亿英镑的银行。同时八家英国最大银行必须维持7%的核心股本比率和3%的杠杆率。FPC还指出,英国央行将对借款人偿还抵押贷款的能力设置新的测试。对于未通过新偿付能力测试的借款人,银行必须拒绝其按揭申请。
03
2030年中国将成为
全球第二大股市
近期瑞信报告指出,到2030年,中国公司债发行量将激增10倍,且中国股票市场的规模将超过英国和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
预计2030年中国地方债券销售量将增长至32万亿美元,股票市场价值将增至54万亿美元,规模将仅次于美国股票市场。瑞信同时还预计,届时新兴市场股市占全球股票市场份额将由现在的22%增长至39%。
目前,上证指数已经从2007年的峰值下跌66%,中国央行通过扩大人民币交易浮动区间等措施开放资本市场,并允许外国投资者通过港交所来购买国内股票。
瑞信全球股票研究团队负责人Stefano Natella表示,到2030年,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的差异将进一步缩小。这主要是由于新兴市场股票和公司债券供需不成比例的分配所造成的。
彭博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股市规模约为3.4万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五。美国股市规模最大,为23.5万亿美元。另外,瑞信还预计,到2030年,中国股票发行量将占新兴市场的60%,较现在的规模增加5倍。
04
上半年中企离岸人民币
融资规模高达900亿美元
上半年中国企业离岸人民币市场融资规模再创新高,表明中国企业海外融资动力仍然强劲。
德意志银行的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海外发行债券总额在550亿美元左右,如果将人民币大额存单统计在内则将近900亿美元,远超去年中国企业海外融资总额。
对此,分析人士认为,离岸市场人民币融资总额再创新高是在人民币急速贬值、汇差与利差同时收窄、海外看空中国情绪升温、企业融资成本上行的情况下实现的。
中国企业海外融资是近几年兴起的新热潮,一方面是中国企业发展对融资的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海外市场的融资便利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以及中国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逐渐收紧的货币政策进一步促成了中国企业海外融资赶场的局面。
国际清算银行提醒中国企业海外债务规模急速扩张,而且提到中国企业不断积累的外币债务面临着两重风险,即再融资风险和汇率波动风险。不过从今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海外融资情况来看,再融资风险尚不是很明显,而且除了房地产行业之外,其他行业在离岸市场的融资成本并没有显著上行。
05
全球最大P2P平台
预计最快今年第三季度上市
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和最成功的个人到个人对个人(P2P)借贷平台Lending Club,预计最早可能在今年第三季度在美国上市,主承销商已选定为摩根士丹利和高盛。有业内人士认为,Lending Club将掀起一个互联网金融公司的上市浪潮。
据了解,Lending Club成立于2007年,并迅速成长为全球最大的P2P公司。公司成立至今累计完成贷款总额达到40亿美元,几乎是其竞争对手Prosper的4倍。相比较2年前公司5.7亿美元的估值,翻了将近9倍。Lending Club创始人兼CEO Renaud Laplanche表示,目前尚不方便透露IPO进展,但IPO并非为了上市圈钱,主要是为了提高公众关注度,以及让公司客户有机会成为股东并分享公司的发展。
从贷款标的来看,Lending Club目前提供的个人贷款额为1000美元到35000美元,小型公司10万美元,贷款利率从6%最高至24%不等,这一利率在已经完成利率市场化的美国显然具有较强竞争力,这些贷款也获得了类似对冲基金和资产管理机构的青睐。
据了解,随着美国P2P借贷市场的日益成熟,金融机构对借贷双向的参与都逐渐深化。同时,得益于美国完善的信用体系,借助优秀算法,Lending Club可以准确计算贷款额度和违约风险,也吸引了不少机构,如贝莱德等金融机构也参与到Lending Club的放贷过程。从美国市场来看,Lending Club的发展获得了多位投资圈名人的关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