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数学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2014-08-25于勇田秀娟

职业·下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教育观念质疑能力观察力

于勇+田秀娟

摘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意识,“为创新而教”已经成为学校的主要目标。多年来,在实践教学中,笔者一直注重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此,就改革数学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作一阐述。

关键词:数学教学 教育观念 观察力 问题情境 质疑能力 创新思维

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为创新而教”已经成为学校的主要目标。作为一个数学教师最根本的宗旨在于使受教育的学生具备科学的头脑与思维并有较强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使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意识,通过积极主动地探索,发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规律,这是现代教育价值观的一个彻底的转变。

一、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首先更新教学观念,从传统的教育教学中跳出来,具备先进的创新教学理念,另外要具有创新精神和不断进取精神,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创造的学习环境,创建多元评价体系。

二、注重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

要教育学生,面对一个问题时不要急于用传统的方法解决,应注重观察和分析,有创见性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契机。如求lgtan1°,lgtan2°,…lgtan89°的值,首先不应求出每个正切值,而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值从中找出这个特殊条件lgtan45°=0,答案迎刃而解。

三、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例如讲余弦定理时,设计这样情境:开凿隧道,要测量隧道口D、E间的距离。为此在山的一侧选取适当的点C,测得CA=482m,CB=631m,∠ACB=56°,又测得A、B两点到隧道口的距离AD=80.12m,BE=40.24m(A,D,E,B在一直线上),计算隧道DE的长(精确到0.1m)。这是一道实际的应用问题,我们怎样把实际问题数学模型化?相当于在?ACB中,已知边AC、BC及∠C,求边AB的长,AB求出后,DE即可求。那么能否用正弦定理解决上述问题?思考后,一位学生发言说没有办法解决。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直角边a,b,求斜边的情形,在斜三角形中构造出直角三角形。在Rt?ADB中建立一种等式关系,得到(a-bcosC)2+(bsinC)2=c2,即a2+b2–2abcosC=c2,发现了c2=a2+b2–2abcosC。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等式,并推广这个结论:(任意)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2倍。这样,我们“测量隧道”的难题就可以顺利解决了,而且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发现并证明了余弦定理。上完这节课,笔者和学生普遍感到该节课心情愉快,有一种成就感。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学会了学习,学会了思考,发散了创新思维,学习活动变成了一件乐事。

四、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至关重要

要注意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例如在讲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将抛物线定义与初中已学过的一元二次函数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不同,通过学生思考发现其中的奥秘,同时敢于提出异议与不同看法。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质疑,炼就与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不断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也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教学模式的变革,不能仅仅依靠定义、定理和公式去解题,而要根据一些习题的启示延展我们局限的思维,寻找符合学生思维解题的新思想、新方法。用我们的创新思维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下学习,并学有所获。

参考文献:

[1]丁一仁.浅谈数学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极其培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徐久虎.对数学创造性思维的认识与培养途径[M].北京:中小学数学杂志社,2003.

[3]朱培森.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于勇,大连市金融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田秀娟,大连市第50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育观念质疑能力观察力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
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
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浅谈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