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升麻胃风汤治疗面肌痉挛46例疗效观察
2014-08-25聂伟赵林
聂 伟 赵 林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二科,湖南 株洲 413002)
加味升麻胃风汤治疗面肌痉挛46例疗效观察
聂 伟 赵 林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二科,湖南 株洲 413002)
升麻;痉挛;面神经麻痹;中药疗法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是以一侧面部肌肉阵发性不自主抽动为特点,无神经系统其他阳性体征的周围神经病变[1],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引起患者心理和社交活动障碍,危害很大。现代医学治疗主要采取针对性治疗,包括手术治疗、神经阻滞、射频、药物治疗等,副作用多,复发率高。面肌痉挛属中医学面风、胞轮振跳等范畴,中医药在本病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且副作用小,复发率低。2009-09—2013-06,我们应用加味升麻胃风汤治疗面肌痉挛46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46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参照《神经病学》[2]中面肌痉挛的诊断标准。
1.2 一般资料 全部92例均为我院神经内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男18例,女28例;年龄41~78岁,平均(59.0±10.5)岁;病程1周~2年,平均(1.6±0.2)年;左侧20例,右侧26例。对照组46例,男16例,女30例;年龄41~78岁,平均(59.2±10.0)岁;病程1周~2年,平均(1.2±0.5)年;左侧30例,右侧16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常规西药治疗。卡马西平片(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42022117)0.2g,每日3次口服;甲钴胺胶囊(山东鲁抗医药集团赛特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24)0.5g,每日3次口服。
1.3.2 治疗组 予加味升麻胃风汤。药物组成:升麻10g,当归10g,葛根9g,黄柏12g,白芷9g,柴胡10g,羌活10g,藁本10g,蔓荆子10g,全蝎5g,僵蚕10g,甘草5g。日1剂,由我院煎药室统一代煎取汁300mL,分2袋,每次1袋,早、晚2次服。治疗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之品。
1.3.3 疗程 2组均3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 痉挛强度分级标准:0级为无痉挛;1级为外部刺激引起轻度痉挛;2级为轻度痉挛,可见面部肌肉颤动,无功能障碍;3级为中度痉挛,面肌痉挛明显,有轻微功能障碍;4级为重度痉挛,有严重功能障碍,影响工作和生活。治愈:症状消失,痉挛分级为0级,3个月内无复发;好转:症状明显减轻,痉挛频率、幅度均明显减小,痉挛分级下降大于1级以上;未愈:痉挛分级无下降,或反而上升[2]。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2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2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组3例出现食欲差,偶有上腹部不适,口干,头晕,嗜睡等;对照组12例发生如上不良反应,2组均未经处理自行消失。
3 讨 论
面肌痉挛的病因尚未明确,多数学者认为,本病的发生与面神经通路受到机械性刺激或压迫有关,少部分见于面神经麻痹恢复不完全的患者[1]。面肌痉挛目前西医尚缺乏绝对有效的治疗方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风胜则动”之论。面肌痉挛属肝胃二经,肝开窍于目,主筋;胞睑属脾,主肌肉;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疏泄功能失职,或横侮脾土,致肝风上扰,加之风寒之邪外侵,郁久化热引动内风,内外相兼而发病,治疗上以外疏风寒之邪、内健脾疏泄肝胃之气兼清热为法。升麻胃风汤源自明代名医李梴的《医学入门》,由升麻、当归、葛根、黄柏、白芷、柴胡、羌活、藁本、蔓荆子、苍术、草豆蔻、麻黄组成,具有祛风散寒、疏肝清热、通络功效,专治胃风。我们在升麻胃风汤的基础上加全蝎、僵蚕祛风通络化痰,原方升麻、葛根、羌活祛风散寒,藁本入太阳经发散太阳经风邪,白芷入阳明经祛风通络,蔓荆子、柴胡入肝经,有疏肝清热、升脾胃清阳之气,可疏散少阳经之邪,黄柏清热祛湿,当归补血活血,润燥通络。全方外疏风邪,內清郁热,疏肝通络,病痛痊愈。加味升麻胃风汤治疗面肌痉挛,简便易行,副作用小,为中医治疗面肌痉挛提供又一有效方法。
[1] 吴江.神经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20.
[2] 王拥军.神经病学[M].2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263.
[3] 李世亭,王旭辉.面肌痉挛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1,10(6):481-484.
(本文编辑:习 沙)
聂伟(1980—),男,主治医师,硕士。研究方向:脑血管病及神经系统疾病。
R289.5;R442.6;R745.12;R745.120.5
A
1002-2619(2014)07-1025-02
201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