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国企改革向深水区挺进
2014-08-25裴佩
●本刊记者/裴佩
四川历经前5轮改革后,近日出台《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发展的意见》掀起新一轮改革浪潮。在深入推进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少专家学者表示,由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实际操作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随着改革向深水区日益挺进,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省国资委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专家给予了深度解答。
进一步明确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
记者:国企作为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在2013年取得哪些主要成效?2014年的目标是什么?
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2013年,33户省国有重要骨干企业资产总额10300亿元、所有者权益2972亿元,实现营业收入32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10%、9%;27户省国资委监管企业资产总额6000亿元、所有者权益183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54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6%、11%。2014年主要业务目标是:省属监管企业资产总额增长20%以上、营业收入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15%以上。
记者:新一轮的国资国企改革大幕已经开启。此次改革有很多亮点,讨论最多的是混合所有制,请您做个解读。
盛毅:这次改革的新亮点很多。比如对国企的分类,分为功能型和竞争型,这次我觉得提得更明确。还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也就是说在国企参与的重点领域,或者说是国有经济控股的重点领域,我们可以引入民营资本。其实不是所有领域的国有经济都要独资甚至控股。既然有不同领域,就应该有不同的国有经济比重。这是国企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还提出职工持股的问题,虽然过去搞过类似的探索,但总的来讲不是特别成功。今后肯定要有新的突破,如果没有新突破、新形式,就很难跳出现在的框架。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就是要吸纳非国有资本,职工的入股也是非国有资本的组成部分,这也是国资国企改革的一个亮点。我们也明确提出建立资本运营的平台,这有利于国有资本的调整,有利于推进混合所有制的建立。
在深化国企改革中关键是国资定位
记者:其实“混合所有制”并不是一个新概念。这么多年过去了,国企改革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进展上好像不是特别明显。
盛毅:的确。前面提到的混合所有制,要进入操作层面还是很难。有多方面的原因,一个是自身的观念,一旦提到混合所有制,就会想到国有经济的比重要下降,国有资本的控制要减弱,又会回到一些基本的争论。在具体的操作上,也会遇到更多的障碍。比如说,如果把好的项目拿出来搞混合所有制,既然这个资产是质量好的,那为什么要拿这个来搞混合所有制,如果拿差的资产搞混合所有制,那么谁又愿意来参与这个“混合”?所以推动和发展混合所有制,关键还是国资要定好位。首先要回答哪些可以搞哪些不能搞的问题,要有明确范围,国资和民资不要都讲要控股,都要占主要比重,而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民间资本也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关键是我们怎么把它用好。还要敢于去创新。国外在这方面有很好的经验,但这些经验都必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操作,我们应该去借鉴。
记者:这一轮改革中,积极探索发展混合制经济会采取哪些举措?
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大力支持各种非公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和重大项目,加快推进产权多元化。同时,研究探索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实行企业员工持股的相关政策措施。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效解决国有资本“一股独大”、活力不强、效益不好等普遍性问题,推进国有资本和非公资本相互融合、携手共进。
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效解决国有资本“一股独大”、活力不强、效益不好等普遍性问题,推进国有资本和非公资本相互融合、携手共进。
未来重点依然是资本优化与合理布局
记者:您刚才提到了国资的定位,我们注意到,针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十八届三中全会用治理的方式进行了再设计,即从管“资产”到管“资本”。提出对资本的监管体现了怎样的改革思路?
盛毅: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本次国资国企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对国有资本进行有效监管,也体现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国有资本的法人治理结构我们已经建立了,但还不完全适合国企的特点,所以国企的法人治理结构还需完善甚至还需探索一些新的形式,是否都要建立董事会、监事会等,对经营者的考核、选拔、培养是否都要完全市场化才能够解决问题。现在我们更多的是停留在完善董事会、股东会、监事会制度这个层面上,实际上国企不完全是这个问题,国企有和一般企业相同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组织形式,但国企一定也有它不同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组织形式。比如功能型国企,它不是竞争型组织,是不是就一定需要按照市场化来培植经营者,是不是一定要按照一般企业来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这些都还需要探索。
记者:当前我省将采取哪些办法来不断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机制?
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一是探索改组或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以此为切入点,推动国资监管由管资产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创新监管体制和方式。二是该管的坚决管好,不该管的坚决不管,该放的坚决放开,真正做到不缺位、管得住、不干预。三是对企业进行科学分类,建立实施分类监管的相关制度和机制,不断提高国资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记者:我省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还要注意哪些问题?
盛毅:四川国企未来的发展重点依然是如何实现资本优化与合理布局,如何让国有资本资源向需要集中的领域集中。只有国有企业真正搞活了,国有资本的配置得到优化,才能更好地履行国有经济的职责。我们要认真学习和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我想只有把这些把握准了,我们才能在一些大的问题上转变观念,才会敢于大胆探索。现在各地的国资国企改革一个很大的想法就是要做大做强,我觉得这个是片面的。国企不是把规模做大,但肯定是要做强。做强做大不是要在一切领域里做强做大,而是在特定的领域里做强做大,这个必须要很好地把握。
记者:今年我省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我们出台了《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发展的意见》,绘制好我省国资国企改革的总蓝图。同时,研究制定《实施意见》。各市(州)也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台深化改革的方案;针对企业在股权结构、行业领域、功能定位、发展阶段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对国有企业进行科学分类,逐步实施分类考核、分类监管;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通过交叉持股、收购兼并等方式,实行开放性重组,加快培育大企业大集团;鼓励企业加快上市和整体上市步伐;抓好规范董事会制度和运行机制建设,依法落实董事会在重大决策、薪酬考核、选人用人等方面的职权;积极推动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建立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机制。在竞争类国有企业积极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扎实抓好首批省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高层次专业管理人才和专业后备管理人才市场化选聘工作。探索试行企业领导人员任期制契约化管理,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严格任期考核;探索实施与企业管理人员分类管理相适应、选任方式相匹配的差异化薪酬分配制度。在试点企业探索采取股票期权、超额利润分享等激励方式,建立完善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健全与长效激励相配套的业绩挂钩、财务审计、延期支付、追索扣回等约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