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跨理论模型对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阶段的研究

2014-08-24崔世君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意向体育锻炼决策

崔世君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浙江 宁波 315012)

运用跨理论模型对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阶段的研究

崔世君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浙江 宁波 315012)

目的:探讨我国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基本状况。方法:采用以跨理论模型为基础的变化阶段连续性量表和变化程序量表,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了大样本的体育锻炼行为调查。结果: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行为阶段性的特点是男生在前意向阶段的人数多,而女生在意向阶段的人数多。在五个变化阶段中,男生分布呈递减趋势,女性分布意向阶段突出明显;五个变化阶段与变化程序的六个下位因素存在高度相关。结论: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不同阶段特点不同,需根据学生体育锻炼阶段的特点进行干预。旨在为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体育心理学;跨理论模型;高职院校;锻炼行为

跨理论模型是健康行为改变理论之一,30年来,健康行为改变理论经历了蓬勃发展。其中跨理论模型已经被用于众多的健康行为改变研究[1] [2]。1987年,Sonstroem首次将跨理论模型应用于锻炼行为研究[3]。跨理论模型(Transtheoritical Model,简称TTM)认为行为改变过程可以分为与意识有关的前意向阶段和意向阶段,与行为有关的准备阶段、行动阶段和维持阶段等几个阶段,且这几个过程是渐进螺旋式发展的。能反映行为变化的时间维度和行为改变的目的等。另外,跨理论模型的构建结构还包括自我效能和决策平衡两个。这两个结构可以帮助解释行为改变为什么发生。自我效能是反映个体完成一些特定行为的自我能力[4]。有学者研究发现自我效能在预测和解释体育活动锻炼行为方面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一致性[5]。Nigg和Courneya以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对跨理论模型的组成因素进行了研究[6];Rodgers等人的研究证实了跨理论模式在高中生、公务员及成年雇员中的适用性,确定了此模型能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团体[7];Kim以韩国青少年为对象,研究分析自我效能及利弊均衡决策对锻炼行为阶段的变化产生了统计学上的显著影响。包呼和以内蒙古自治区1000名蒙古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发现这部分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存在阶段性的特点,基本呈“橄榄球”型的分布特点。在体育锻炼行为上,自我释放和自我管理与5个变化阶段呈高度相关[8]。马爱国等运用跨理论模型干预公务员的体育锻炼行为改变,发现在五个阶段中,男性公务员分布呈依次减少趋势,女性则呈正态分布[9]。跨理论模型干预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研究较少,本研究目的在于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并为高职院校学生建立体育锻炼行为标准化的模型提供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宁波市6所高职院校学生1000名(男女各半)作为被试样本,进行了的横向调查研究,量表采用了本土化的《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阶段量表》[10],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52份,回收率为95.2%,其中有效问卷915份(男456份,女459份)。问卷的有效率占91.5%。

1.2 高职院校学生对健康状况的评价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学生认为个人健康状况非常不好的21人;占总数的2.30%,认为个人健康状况“不好”的45人,占总数4.92%;认为个人健康状况“普通”的180人,占总数的19.67%;认为个人健康状况“良好”的415人,占总数的45.36%;认为个人健康状况“非常好”的254人,占总数的27.76%。

研究发现,高职院校学生身体锻炼的平均时间为4.4±3.1h。高职院校男学生的平均身体锻炼时间为5.1±3.4h,高职院校女学生的平均身体锻炼时间为3.9±4.1h。高职院校学生从锻炼时间看是比较多的,且调查结果中有73.12%的学生认为健康等级在良好以上,得出学生的锻炼时间与学生认为的健康等级存在一致性。

1.3 研究方法

1.3.1 问卷调查 依据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修改并制订了高职院校学生锻炼行为变化阶段(连续性测量)量表、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决策均衡分量表和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自我效能分量表,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

1.3.2 数理统计 数据处理主要采用了软件SPSS17.0,P<0.05为差异存在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变化阶段分析

根据体育锻炼行为变化阶段的五个阶段,详细整理了每个阶段的人数比例。调查结果显示,在各个阶段分布上,915名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中,前意向阶段和意向阶段的人数集中,呈“一头大”的特点,说明意向阶段和意向阶段是干预的重点阶段。在认知水平上了解相关的健康知识是个体在前意向阶段的行为;在认知水平上进一步了解健康知识则是意向阶段的行为,在获得积极健康知识和行为的基础上过度到准备阶段;个体从意向迈向行为的过渡期是准备阶段,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要重点进行干预;行动阶段表示个体已经参与到了运动中去,进入了实施阶段;如何保持行动阶段的持续性,就是维持阶段,维持阶段是长期作用,需要个体积极地参与运动,才能达到好的效果。赵媛媛对高校教师体育锻炼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其行为阶段分布特点也是集中在前两个阶段[11],与本研究存在一致性;也有结果与本结果存在差异,如包呼和对蒙古族大学生进行锻炼行为阶段分布的调查显示,各阶段分布呈“橄榄球”型的特点[8].程小虎的研究显示,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阶段分布特点是中间阶段人数,两边阶段人数分布少[12]。分布特点的不同跟多个因素,如专业的不同,体育锻炼的目的不同等都有可能造成高职院校学生与一般大学生的锻炼阶段划分不一致。

本研究发现,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阶段分布也存在性别差异,男生人数在前意向阶段最多,其他阶段依次减少;女生在意向阶段为最多,分布呈现“中间阶段人数少,两边阶段人数多”的特点。在维持阶段和前意向阶段两个阶段,男生的分布数量都高于女生,而女生在准备阶段、意向阶段和行动阶段中的分布数量高于男生。

表1 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变化阶段统计

2.2 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变化阶段的决策均衡与自我效能的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在不同阶段的自我效能与决策均衡分布情况显示(图1、表2),在本次调查的915名高职院校学生中,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和维持阶段的自我效能分别为42.2、53.5、65.8、68.4和72.3;前意向阶段的决策障碍为51.8,决策益处为44.4,意向阶段的决策障碍为45.6,决策益处为46.3、准备阶段的决策障碍为42.3,决策益处为51.8,行动阶段的决策障碍为43.1,决策益处为55.7,维持阶段的决策障碍为38.2,决策益处为65.4。高职院校虚设体育锻炼行为自我效能呈现依次递增趋势,说明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信心在不断增强;决策障碍的分布基本呈现递减趋势,说明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的一些障碍影响变小。

图1 不同阶段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自我效能和决策均衡均数分布

表2 自我效能和决策均衡分布

2.3 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变化阶段与变化程序之间的分析

互助关系、自我释放、效果评估、社会释放、自我管理及意识控制作为体育锻炼行为变化程序的六个下位影响因素。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变化程序也是由以上六个下位因素分析得出的。其中,内部因素是自我释放和认知层面的效果评估两方面,外部因素是行为改变层面的互助关系和社会释放两个方面,综合层面的影响因素包括自我的管理和意识的控制两个方面。变化程序对前意向阶段、准备阶段、意向阶段、行动阶段和维持阶段五个变化阶段各自的影响有很大的差异。变化程序是影响体育锻炼变化阶段的重要内因之一,个体行为的改变能通过体育锻炼变化阶段和变化程序的整合进行解释。

结果显示(表3),在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变化程序的六个下位影响因素中,自我释放和意识控制两个因素与前意向阶段的相关程度最高,自我释放的与前意向阶段的相关系数为-0.23,意识控制与前意向阶段的相关系数为-0.10;自我释放和自我管理两个因素与意向阶段的相关程度最强,自我释放的与意向阶段的相关系数为0.39,自我管理与意向阶段的相关系数为0.43;自我管理和相互关系两个因素与准备阶段的相关程度最强,自我管理的与准备阶段的相关系数为0.42,相互关系与准备阶段的相关系数为0.46;自我释放和社会释放是影响行动阶段的两个主要因素,自我释放的与行动阶段的相关系数为0.54,社会释放与行动阶段的相关系数为0.51;互相关系和意识控制是影响维持阶段的两个主要因素,互相关系的与维持阶段的相关系数为0.45,意识控制与维持阶段的相关系数为0.51。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的变化程序,发现两者有不同程度的相关。下位因素中的自我释放与前意向阶段、准备阶段和意向阶段相关性高,下位因素自我管理与意向阶段和准备阶段存在高度相关,意识控制与前意向阶段相关度高,意识控制与维持阶段的相关度也高,相互关系与准备阶段的相关度也高,相互关系与维持阶段也存在高度相关。说明变化程序的不同下位因素影响着体育锻炼行为的不同变化阶段,且两两之间的相关程度也不同。

表3 变化程序与变化阶段间的相关系数分析

3 小结

3.1 在高职院校学生中,其体育锻炼行为的阶段性特点是前意向阶段和意向阶段的人数偏多,分布呈“一头大”的特点。

3.2 高职院校学生在五个变化阶段的人数分布存在性别差异,在五个阶段中,男性分布呈依次减少趋势,女性分布意向阶段人数突出。

3.3 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变化阶段与变化程序的六个下位因素自我释放、互助关系、效果的评估、社会的释放、意识的控制和自我的管理存在相关。

3.4 本研究主要对体育锻炼变化阶段的连续性测量量表进行了相关研究,且对变化程序量表进行了编制方面研究,初步探讨了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变化阶段和变化程序的关系。

[1] 段艳平.Walter Brehm,Petra Wagner.试论当代西方锻炼行为阶段理论[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6,25(4):489-490

[2] Samuelson M. Changing unhealthy lifestyle: who's ready ... who's not?: an argument in support of the stages of change component of 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J].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Promtion.1997,12(1), 13-14

[3] Sonstroem. R.J. (1988). Psychological models. In R. Dishman (Ed.), Exercise. Adherence; Its impact on public health (pp.125-154). Champaign.IL: Human Kinetics

[4] Nigg C R, Courneya K S. Transtheoretical Model:Examining Adolescent Exercise Behavior [J]. J Adolesc Health. 1998; 22(3):214-24

[5] Callaghan P,Eves F, Norman P. Applying the Transtheorectical Model of Change to Exercise in Young Chinese People [J]. Br J Health Psychol. 2002, 7:267-282

[6] Nigg CR, Courneya KS. Transtheoretical model: Examining adolescent exercise behavior [J].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1998, 22, 214-224[7] Rodgers, W.M., Courneya, K.S., & Bayduza, A.L. Examination of 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and exercise in 3 populations [J].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Behavior, 2001, 25(1), 33-41

[8] 包呼和.运用跨理论模型对蒙古族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31(2):71-74

[9] 马爱国,王雪芹,王念辉,等.运用跨理论模型对公务员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调查分析[J].体育学刊,2009,16(9): 51-54

[10] 江铁锋.大学生体育锻炼变化阶段(连续性测量)量表的修正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 2007,29(2):113-118

[11] 赵媛媛.运用跨理论模型对高校教师体育锻炼行为改变阶段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1,32(1):77-79

[12] 程小虎,卢标,张凯.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阶段性特点的调查研究[J].体育与科学,1998,19(2): 55-58

ResearchonPhysicalActivitiesofHigherVocational
CollegeStudentswithTranstheoreticalModel

CUI Shi-Jun

(Zhejiang Business Technology Institute Sports Teaching of Public Course, Ningbo 315012,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basic situation of students' exercise behavior stag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Methods: The thesis made a preliminary explore of effectively promoting the change of physical activities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on the basis of transtheoretical model theory. Results: the students' physical activity had different phase, and the male was the most in former intent phase, and the female was the most in intent phase.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five phases. There wer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ix hypogynous factors of variation process and the different phase. Conclusion: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Sports Exercise Behavior had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need to interven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physical exercise session. The aim was t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research of physical exercise behavior.

sports psychology; trans-theoretical mode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physical activity

2013-01-08

崔世君(1969-),男,浙江宁波人,副教授

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体育社会学

G807.01

A

1007-323X(2014)02-0113-04

猜你喜欢

意向体育锻炼决策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决策大数据
决策大数据
诸葛亮隆中决策
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46个
五大洲57个国家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
近期主要农作物种植意向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