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网络身份IP地址
2014-08-22闵慜
闵慜
IP地址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IP地址到底是什么?IP地址和域名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足够让学生一头雾水,怎样将这样抽象的概念实例化,让学生真正地理解IP地址呢?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编著的高中《网络技术应用》(选修)第二章“因特网的组织与管理”中的第二节。通过对第一章的学习,学生对网络有了初步的体验与理解。本节在域名的基础上,介绍并区分域名及IP地址。
【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的学生。大多数学生有一定的网络方面的知识,但主要停留在如何使用网络,对于网络运行的原理了解甚少。IP地址这样的一个抽象概念若只是简单地书面介绍,学生理解相对困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了解IP地址及域名的关系,掌握IP地址的概念、理解IP地址的分类方式。
2.过程与方法
(1)将身份证与IP地址作类比,让学生理解抽象的IP地址概念及IP与域名的关系。
(2)通过二进制规律的类推,让学生发现IP地址分类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够认识IP地址资源的有限及分配的不平衡,珍惜网络资源。
【教学重难点】
重点:IP地址概念及IP地址的分类。
难点:IP地址与域名的关系。
【教学方法及策略】
类比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课前阅读:身份证的秘密。
1.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展示一张身份证
提问:同学们,身份证是我们身份的标识,身份证上有很多信息,你们觉得身份证上哪些信息可能会改变?哪些信息不会变化呢?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身份证,分析身份证上信息,根据生活常识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阅读的铺垫,学生对身份证有所了解,通过观察对比,学生形成身份证唯一性的意识。
2.IP地址与域名的关系
教师活动:解释域名及IP地址关系,利用身份证类比。
(1)域名、IP地址都是网上标识计算机的方法。
(2)域名相当于人的姓名,记忆方便,域名可能改变。IP地址相当于身份证号,它包含了很多信息。
(3)IP地址是真正网络中计算机的身份标识。
学生活动:实验探究一:寻找IP地址与域名的关系。
在浏览器窗口分别输入①http://www.czbjzx.com;②http://222.185.248.2 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让学生发现通过两种方式都可以访问因特网上的某台计算机。通过与身份证上信息的类比,让学生初步形成域名及IP地址的关系。
3.认识IP地址
教师活动:IP地址概念介绍。
IP地址格式: IP V4共有32位,分4个字节,用”.”隔开。
为了方便记忆,我们把二进制转换为熟悉的十进制数。
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知识拓展:最高位(2)7——最低位(2)0逢二进一。
课件演示:00000000—11111111 与0—255
学生活动:实验探究二:请同学们尝试将00001010转换成相应的十进制数。
【设计意图】要将IP地址的概念讲清楚,二进制和十进制之间的转换关系必须让学生明白,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本课只介绍二进制向十进制的转换。
4.IP地址分类
教师活动:课件演示,根据二进制规律IP地址分为A、B、C、D、E五类。
大家一起来找找规律。只看IP地址第一个字节的前四位。
规律总结:A类以0开头;B类以10开头;C类以110开头;D类以1110开头;E类以1111开头。
转换为相应的十进制分别为A:1-126;B:128-191;C:92-223;D:224-239;E:240-255
IP地址还存在一些特例:回环地址、私网地址、D类地址、E类地址。
学生活动:学生寻找IP地址分类规律。
实践探究三:查查你身边的IP地址。
检查自己计算机的IP地址,并与相邻的同学交流,看看计算机的IP地址有什么异同?
学生答案预设:前几位一样,最后一位不一样。
【设计意图】书本只是简单介绍IP地址的分类依据,学生理解相对困难,如果将书本中的话,变换成对应的画面,让学生通过观察,查找规律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IP地址分类。
教师活动:讲解IP地址的组成结构。
5.课堂小结
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本节课的认识:
(1)IP地址与域名的关系。
(2)IP地址的分类。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师结合生活中的身份证与IP地址形成类比,找寻他们之间的关系,如身份证的结构与IP地址的结构,身份证上信息与IP地址和域名的对应关系,帮助学生把抽象的知识概念具象化。课堂中,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IP地址的概念及分类,同时也能通过自我的探究更深层次地理解课堂内容。
但IP地址这节课的课容量相对较大,大部分还是由教师讲解,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更加集中注意,教师应注意讲解方式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