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学生素质,贵在培养能力

2014-08-22刘莉丽

新课程·上旬 2014年6期
关键词:培养能力素质教育

刘莉丽

摘 要: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乐学、爱学、要学”,使学生的学习具备一种持久的内在动力。

关键词:素质教育;训练思维;培养能力

我国基础教育正在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必须注重其“全面性、全员性、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等特征,其中尤其以“能力培养”为重中之重。我们要不断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从而实现“素质”的转化。科技的发展在教育,而基础教育又是教育的基础,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培养学生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内容之一。

一、引发动机,激发兴趣

动机是学习的原动力,是推动学习的内因,素质教育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求知兴趣。同时,结合理想教育,确立学习目标,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因材施教,活跃课堂气氛,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乐学、爱学、要学”,使学生的学习具备一种持久的内在动力。另外,从生理学上讲,学生情绪愉悦,神经兴奋,有助于思维、记忆的发展。

二、训练思维,培养能力

教学时经常训练学生主动向教师及其他同学提问质疑。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学会思维。学会思维,应该从学生质疑开始。质疑是思维形式的一种。它能激发学生认知潜能,激活求知欲,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训练学生思维还应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会思维,善于思考。

三、形成规律,养成习惯

学生“要学、会学”的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教师必须循序善诱,使其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学科的特点,进行学习的指导,把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方法等教给学生,注重能力,总结规律,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学以致用。例如,语文课文教学中主题思想、写作方法的归纳等。

四、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素质教育是全方位的,是多方面的统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才是当今教育的特色。教学中应明确认识到:教师讲解应侧重学法指导;变讲解多为学生探究问题多;变“你要学”为“我要学”,变讲知识为导智能;变机械练习为形式多样的活动训练。

总之,只有高素质的民族、高科技的人才,才是新世纪的需要,民族发展的需要。我们新时期的教师任重道远,责无旁贷。

(作者单位 新疆沙湾县大泉乡中心校)

猜你喜欢

培养能力素质教育
“双减”背景下主题语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培养初一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