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化学实验室中危险药品的管理和使用

2014-08-22邓宁

新课程·上旬 2014年6期
关键词:使用管理

邓宁

浅谈初中化学实验室中危险药品的管理和使用

文/邓 宁

摘 要:中学实验室中所接触到的化学危险药品种类、性质、危害及预防措施,关系重大,不容忽视。特别是实验室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专业的安全意识。

关键词:中学化学实验室;危险药品;贮存;管理;使用

初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研究贯穿整个化学学科的学习,实验研究中使用到很多化学药品,其中有不少是危险药品。

一、中学化学实验室接触到的危险药品种类

1.易爆炸品

受到高温、摩擦、冲击或与其他化学物质接触后,即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引起爆炸的药品。三硝基甲苯、对称三硝基苯、三硝基苯酚(苦味酸)、浓度超过72%的高氯酸、含氮量在12.5%以上的硝化纤维素或硝化棉等。

2.易燃药品(包括易燃液体、易燃固体和自燃品)

易燃液体:燃烧点较低,即使不与明火接触,经受热、冲击或与氧化剂接触时,能引起急剧的、连续性的燃烧或爆炸的液体药品。这类药品主要是各种有机试剂,如汽油、二硫化碳、乙醚、乙醇、丙酮、甲醇、松节油等。易燃固体:性质与易燃液体相同的固体药品。如二硝基苯、二硝基甲苯、二硝基苯酚、樟脑等有机试剂以及红磷、硫黄、镁粉、铝粉等无机试剂。自燃品:即使不与明火接触,在适当的温度下,能发生氧化作用,放出热量,因积热达到自燃点而引起燃烧的药品。如白磷、铝铁熔剂(铝热剂)等。硝化纤维胶片(如废电影片、X光胶片)、浸油金属屑、植物油浸润过的棉、麻、毛、丝等物品,也能自燃。

3.遇湿危险药品

遇水受潮能分解,产生可燃或有毒气体,放出热量,引起燃烧和爆炸的药品,如金属钾、钠、锂、钙和锌粉,碳化钙、磷化钙、钾汞齐、钠汞齐及氢化盐类等。

4.氧化剂

具有强烈的氧化性能,当遇酸、受潮湿、高热、摩擦、冲击或与易燃有机物和还原剂接触时,即能分解,引起燃烧或爆炸的药品。如硝酸盐、亚硝酸盐、高氯酸盐、氯酸盐、高锰酸盐、重铬酸盐、过氧化物等。

5.有毒药品

有较强毒性,以少量接触皮肤或侵入人体内,即会引起局部刺激、中毒、甚至死亡的药品。如氯化钡及其他含钡化合物,氟化物、汞及含汞盐、氧化铅类等无机物,二氯甲烷、四氯化碳等有机化合物。

6.腐蚀性物品

具有较强腐蚀性,接触人体或其他物品后,即产生腐蚀作用,出现破坏现象,甚至引起燃烧、爆炸,造成烧伤或死亡的物品。如硝酸、硫酸、溴、过氧化氢、甲酸、盐酸、磷酸、氢氧化钠、氨水、生石灰、甲醛、漂白粉等。另外,具有强烈的毒害性,以极少量接触皮肤或侵入人体内,即能引起中毒造成死亡的剧毒品,如氰化物、砷、三氧化二砷、氯化汞等。

二、管理和使用上述各类危险品时的注意事项

1.管理人员和使用者要十分熟悉这些药品的性质

2.思想上要重视安全

3.要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

易爆炸药品应单独保存于牢固的水泥橱中,取用时切勿碰撞;绝对禁止强氧化剂与有机物等可燃物放在一起;用易爆药品进行实验时,药品用量应尽量小或使用低浓度的溶液;实验的残渣、废液一定要倒在指定的地方,严禁倒入下水道。易燃药品应贮存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并要远离电源、火源、烘箱、暖气等设施;对可燃性液体不能直接加热,应放在水浴锅中加热;禁止在贮存易燃药品的室内或在分装转移时点明火。

对于有毒药品,由于它能通过人的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侵入人体而使人中毒,所以在非要使用这类药品时,一定要采取妥善的防护措施,如戴上口罩、防护镜及手套等,手上有伤口时不能做有毒药品实验、药品都必须密封贮存。分装和取用时一定要在通风橱里进行;对少数剧毒药品,如氰化钾等,存放的铁柜应加双锁,取用时应有专人监督,并记录其取用量、取用人、取用日期等;实验中有毒药品的废物和废液不应随意丢弃,应按指定地点放置,并进行妥善处理;实验中用过的仪器也应认真清洗。

中学化学实验所用药品中,不少是可燃、易爆、有毒或腐蚀性的,实验仪器又都是容易破碎的玻璃仪器,实验过程中又经常要用明火加热,因此,如不注意就可能发生意外事故。所以我们应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要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实验工作。

实验人员应熟悉所用各种仪器的性能和各种药品的性质,严格遵守安全守则,预防各种事故的发生。

三、各种事故可能发生的潜在因素和出现意外时应采取的措施

1.火灾

实验室中因化学药品引起的火灾,一般有下列几种情况:

(1)化学药品的混合接触引起的火灾:一是强氧化剂与还原性较强的物质混合接触时,能发生剧烈反应,发生爆炸并引起火灾。因此,硝酸盐、氯酸盐、过氧化物等氧化剂不能与具有还原性的有机试剂存放在一起。二是氧化性盐类和强酸混合接触时,易引起火灾。如果氯酸盐、高氯酸盐、高锰酸盐等,同浓硫酸等强酸接触就会分解生成不稳定的氯酸、高氯酸、高锰酸或其相应的氧化物,显示出非常强的氧化性,假如有可燃物存在时,就会使这些物质着火,有时它们本身也会发生自燃分解而爆炸。三是有些物质互相接触时,发生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极其不稳定的物质。(2)能自燃的物质保管使用不善引起火灾。(3)使用易挥发性可燃物时,逸出的蒸气浓度过大,遇到明火时引起火灾。(4)实验室里的废液缸有时也能够引起火灾,这是因为实验过程中经常把氧化剂废液倒入缸内,而一旦遇到可燃物,就有可能引起火灾。

因此,我们应采取一些预防措施:(1)科学、严格地管理化学药品,不给各类物质造成混合接触的机会。(2)实验室内严禁吸烟,使用一切加热工具均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离开实验室应检查是否关上自来水并切断电源。(3)实验室应备有各类灭火用品,并保证随时好用。一旦实验室发生火灾,一定要迅速而冷静地首先切断火源和电源,并尽快采取有效的灭火措施。水和砂土是最常用的灭火材料,而各种灭火器材则是最有效的灭火工具。

2.易燃和具有腐蚀性的药品与有毒药品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1)使用氢气时,要严禁烟火。点燃氢气前必须检查氢气的纯度。(2)浓酸、浓碱具有腐蚀性,不要把它们洒在皮肤或衣物上。废酸应倾入废酸缸,但不要往酸缸中倾倒碱液,以免酸碱中和放出大量的热而发生危险。(3)强氧化剂(如氯酸钾、高氯酸)和某些混合物(氯酸钾与红磷的混合物)易发生爆炸,保存及使用这些药品时,应注意安全。(4)活泼金属钾、钠等不要与水接触或暴露在空气中,应保存在煤油内,使用时在煤油内进行切割,取用时,要用镊子。(5)白磷有剧毒,并能烧伤皮肤,切勿与人体接触;在空气中易自燃,应保存在水中,取用时要用镊子,用镊子将白磷从水封瓶中取出,应立即放入水温在25~30℃的水槽中,在水里进行切割。(6)有机溶剂(乙醇、乙醚、丙酮等)易燃,使用时,一定要远离火焰,用后应把瓶塞塞严,放在阴凉的地方。当因有机溶剂引起着火时,应立即用砂土或湿布扑灭,火势较大可用灭火器但不可用水扑救。(7)汞易挥发,它在人体内会积累起来,引起慢性中毒。如遇汞洒落时,要把它尽可能地收集起来,并用硫黄粉盖在洒落的地方,使汞变成无毒的硫化汞。

实验室危险药品管理工作事无巨细,都关系到学校的安全防护,是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作为实验室管理人员,应该时时注意安全,处处做好防范,为化学课程的学习、实验教学的开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景晓春.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J].中国校外教育,2010.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第十六中学)

猜你喜欢

使用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