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2014-08-22王颖

新课程·上旬 2014年6期
关键词:英语水平英语阅读小组合作学习

王颖

摘 要: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理解是重点,也是难点,只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他们才能变被动学为主动学。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符合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积极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理论及有效的组织形式和策略,并在对目前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合作学习用于英语阅读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英语水平,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合作学习;英语阅读;有效性;英语水平

一、新课标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供了平台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情感,关注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新课标提倡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新的、动态的课堂,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寻找学习资源,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语言学习的能力和水平,最终实现学生语言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正与新课标的基本理论相吻合,它的核心法则就是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自主完成解决具体问题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习得语言。它从根本意义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法中教师“一言堂”的形式,学生才是英语课堂的主要角色,教师成为任务的设计者,英语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和保持者。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组织形式及策略

1.合理创建学习小组,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小组合作学习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教师为学生分组时应以小组间实现公平竞争为基础,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并与组长责任制相结合,以实现小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有组织、有序地进行。首先,4~6人为一组,保证小组成员在性别、个性、才能、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实现组内包含各种能力的成员,使组内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得以整合。其次,在各小组中挑选一个英语成绩、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等综合能力最强的学生担任该小组的组长,小组长负责在小组活动前分配任务,使小组成员明确各自的角色,各司其职,并安排成员间定期轮换角色,组织小组成员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相互帮助,共同提高进步。组间同质保证各学习小组间的整体水平相当,便于各小组展开公平竞争,让小组合作学习以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形式来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及合作能力。

2.分配有效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构建新知识

要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开展,选好合适的合作学习内容就十分关键。作为合作任务的设计者,英语教师首先要考虑合作任务的必要性。合作学习要处理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以学生个人能力难以解决的问题,而通过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课业水平和学习能力。例如,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表演,课前查阅搜集有关的话题资料和针对重点、难点知识试题的分析。其次要考虑合作的可能性。教师要抓住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合理的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新知识。合作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学生学习能力所及的,并与他们的智力、经验、知识水平相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让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从而避免合作学习由于内容设置得过难而陷入无法进行下去的僵局,又不缺乏新鲜感,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小组中来,积极与组员交流、合作,进行知识重组与整合,最终实现新知识的构建。

三、“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英语教学中扎根的基础

针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师“一言堂”的现象,我们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要立足中国教育现状,充分分析在传统教育体制下我国高中生固化的学习习惯及心理特征,同时还要结合现行高中英语教材多元化的特点,从而实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1.当代高中生的特点

现在的高中生在英语课堂上越来越不愿说话,大多数学生习惯了那种“填鸭式”的授课方式,老师说什么,学生就记什么。有很多学生害怕自己在课堂上说错话而遭到同学嘲笑,所以也不敢说话了,他们似乎已经忘记了学习是一个主动探索的过程,并已经沉溺于这种病态的学习方式之中。英语课堂成了少数表现积极的学生的舞台。然而,很多在课堂上默不作声的学生在课下讨论起问题来却是热火朝天的。在这种状态下,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使学生提升学习英语的能力和水平,就要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学生创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上下功夫。适当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帮助教师,让学生重新拾回对英语学习的探索精神和主动意识。

2.现行高中英语教材的特点

现在高中英语教材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主题来开展听、说、读、写的实践,让学生通过一系列课堂活动的实践,最终实现熟练、自如地运用所学英语知识的目标。学生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内容丰富的各项教学活动的,很多教学任务都必须通过搜集资料、调查、对话、讨论、汇报等环节来完成,这就为英语教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英语教师要利用好手中的教材,适时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来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最终实现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和英语学习能力的目的。

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下面就以外研版第七册Module 4 Music Born in America为例,来谈一下我对小组合作学习运用于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及体会。

1.课前小组预习课文,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文的预习应包括查阅词典,寻找相关背景知识的资料,找出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并预习课后练习等。小组成员应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别做好准备,再相互讨论,记录小组的学习内容,整合知识资源,并确定代表小组发言的成员。在这一阅读课中,在布置基本的预习内容如查词,找寻重点、难点及预习课后练习的基础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了解不同音乐形式及其发展的环节,指导小组围绕某一种音乐形式,搜集相关资料,如它的起源、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特点及发展等。组长负责依据小组成员的个人能力合理分配预习任务,并组织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的整合并确定代表小组在课堂上展示小组成果的成员。在这个过程中成员之间也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的关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主动帮助其他成员完成任务。教师在这个环节除了设计符合课堂内容的预习活动外,还要指导学生如何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预习作业,提高学习的质量与效率。

2.课后小组精诚合作,实现小组成员共同进步的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仅能在课堂上展现它的魔力,促使学生相互交流、提升课堂效率,在课后的学习中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课后我布置小组任务作业,首先要求各小组成员间就课上所学的新词汇、词组、句型互相考查。其次小组长带头对课后作业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小组成员及时讨论并做好记录,以便之后的习题课中与其他小组和老师共同探讨。最后,要求各小组完成与阅读课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及习题,拓展课外知识。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后的运用实际上就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对提升学生英语水平起到进一步的促进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虽然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具有实现教学有效性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教学环节都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把握时机,适时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并及时给予评价,以激励学生积极合作,共同进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英语水平,实现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建筠.高中新课程教学策略[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2]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和实施[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3]朱蓓蕾.英语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再思考[J].教学月刊字:中学版,2005(8).

(作者单位 辽宁省大连市鉴开中学)

猜你喜欢

英语水平英语阅读小组合作学习
句子教学——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奠基石
通道形式与英语水平对大学生英语听力成绩的影响
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技工院校英语思维创新型阅读教学的探讨
初探利用讲故事的方式激发低年级小学生英语阅读兴趣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英语水平
提高医务人员英语水平的主要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