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系统化五线谱教学法初探

2014-08-22刘志华

新课程·上旬 2014年6期
关键词:系统化创新教材

刘志华

摘 要:近些年,音乐课一直围绕二期课改进行,可是依然有不少家长抱怨学生不会唱歌。其实对于小学生来说最好的唱歌教育莫过于合唱教学了,要想让学生进入良好的合唱学习,学生就必须学会读五线谱。只有解决了五线谱的教学问题,才能把孩子们带入更高层次的音乐学习,合唱的学习。五线谱的教学是件复杂的事情,它是个系统的工程,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让优秀的作曲家整理并改编一套既符合五线谱系统性学习又符合孩子们认知规律的音乐教材。

关键词:五线谱教学;教材;创新;系统化

最近十几年音乐教育一直围绕二期课改进行。仍然有家长抱怨学生不会唱歌,这让身为音乐老师的我很困惑。其实对于学生来说最好的歌唱学习莫过于合唱学习了,要想让学生进入良好的合唱学习,学生必须学会读五线谱。反思音乐教育的问题,许多年来音乐教育没有把五线谱的教学放在音乐教育的重要位置,对五线谱教育的定位不够准确,五线谱学习不够系统是造成当前音乐教育问题的关键。而五线谱的学习并非一日之功,我们只有实施有效的五线谱教学才能让音乐学习中的其他问题迎刃而解,也能把孩子们带入更高层次的音乐学习阶段。

一、五线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

现代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音乐学习的重点是什么?是歌唱教学、欣赏教学,还是综合活动?等等所有这些听、唱、玩、创的教学活动最终都离不开记录音乐文字地学习,即五线谱的学习!

1.五线谱是记录音乐的重要文字形式,要想学会音乐就必须先学会五线谱

在这里我们不妨想想语文或者英语的学习,要想读懂汉语就要先学习汉字,要想读懂英语就得先学会英文,五线谱是记录音乐的文字形式,学习音乐是不是要先学会读五线谱呢?很显然人们通过识读文章中的字、词、句就能了解文章的内容,通过听和说就能传达人们的思想和情感,音乐是以五线谱的形式传达音乐的内容,通过听、唱、演等形式表现人们的想法和情绪,要想学习音乐就必须先学会读五线谱!

五线谱的学习在整个音乐学习当中非常重要!它是学习音乐的基础,以往的音乐教育实践就已经证明,五线谱学习的重要性。我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报道,报道的内容是介绍音乐学院的学生读五线谱的事情——某音乐学院学习器乐的学生不能立刻读出五线谱。按理这些接受过专业音乐学习的学生读五线谱应该没什么问题,可就是这样接受过专业音乐学习的大学生也不能立刻读出准确的五线谱,分析他们不能读五线谱的原因竟是音乐基础不好!小的时候没有进行良好的五线谱的教育,而且这种现象居然是普遍的现象。这充分说明了我们最基础的音乐教育存在五线谱教学上的不扎实。我们必须把五线谱的教育列为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

2.五线谱的学习和语文及英语学科一样,是一种复杂的学习

首先我们应该对五线谱的学习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语文和英语都是语言类的学科,有人说音乐是一种语言,那么学习五线谱是否是在学习语言?音乐中的五线谱学习应该和语文或英语中的文字学习一样,是一种语言类的学习,而且唱本来就比说的难度要大,从某种意义上说它要比语文或英语中文字的学习更复杂。

五线谱的学习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对于五线谱的学习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书面的学习,要让学生认识五线谱,我们必须让学生读谱。我们一直以来都没有把五线谱的学习当成是一种语言那样学习,而是把五线谱当成是一种纯书面的音乐理论来学习。这就降低了五线谱教学的要求,导致学生掌握五线谱的程度特别低。虽然学生上了很长时间的音乐课,但一直不会读五线谱。其实读五线谱的原理和语文中读课文的原理是一样的,如果有一大篇课文,学生连一个字都认不出,语文老师会怎么样?我想这个语文老师一定会从头开始教起了。

学生不会读五线谱,就等于没有掌握音乐的语言,不懂音乐的语言我们就没办法进行更高层次的音乐学习。比如合唱学习,因为学生不会读谱,老师就得把乐谱中的每一个乐句,以一种被动的方式教给学生,学生缺乏识读五线谱的主动性,老师教起来很费力,效率很低。老师只能教学生演唱简单的合唱作品,学生不能进入真正意义的合唱作品的学习,学生的音乐素养也永远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音乐学习状态。

由此可见,五线谱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多么重要,五线谱的教学是多么复杂的事情!我们带领孩子们接近音乐的远近距离和学习音乐的深浅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因为小学低年级阶段正是孩子们接触音乐教育的初始阶段,就像孩子们学习生字一样。在孩子们刚开始学习音乐的时候就应该遵循一定的音乐教学规律,我们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音乐教学体系,才能让音乐教育变得有规律可循,才能让孩子们从小就对音乐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二、五线谱教学是系统的工程

当我们听到一首乐曲的时候,那动人、优美的旋律让人浮想联翩,五线谱应该是有规律排列的。对于熟悉五线谱的人来说,五线谱记录的音符是有规律的。如果让一个不熟悉五线谱,或根本不懂五线谱的人看,他肯定认为在五线谱上的音符是凌乱的,没有规律的。这也就是我们学习五线谱时遇到的问题,对于成人是这样,对于孩子来说就更加困难了。因为那些歌曲中的音符实在太凌乱,我们没有办法很快地读出这些音符。从对国外音乐教育理念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五线谱的学习原本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它是一项工程,而且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我们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音乐教学体系,将这些复杂、凌乱的五线谱以一种系统、简单化的教学方式教给孩子们,最后达到自主认识五线谱,并流利视唱五线谱的能力!

1.让凌乱的音符变得系统化,把五线谱的学习变得有规律可循

国外的音乐教学法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这使我想起了语文教学中生字的学习规律。五线谱的学习和语文中生字的学习其实是一个道理,小孩子学习生字,从组词,到造句,再到写文章。语文老师总是把最简单的字先教给学生慢慢地从简单到复杂。我们的五线谱教学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进行。先从简单的节奏和简单的音高学起,进行简单的节奏和旋律创编,之后慢慢加入复杂的音高和节奏,进行复杂的节奏和旋律创编,最后学生能创编一首乐曲。这样我们就使五线谱的学习变得有规律和系统化,学生就容易掌握了。

2.让读谱作为五线谱学习的重点,最后达到流利地读出五线谱

除了音乐元素的创编,音乐还有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那就是容易被音乐老师忽视的读谱过程!五线谱的学习是件复杂的事情.它比语文中字、词、句的学习要难,五线谱中音高的记忆不是一天或两天能解决的,它需要一遍一遍地反反复复的训练才能够记住。光有节奏和旋律创编是不行的,还得有读谱的过程。就如我们现在的音乐教育,我们一直在学五线谱,但学了这么多年,孩子还是不会读五线谱。我们只是带领学生认识了五线谱中的各种元素问题。如果把那些音乐元素组合成一首乐曲,让学生读出这些乐曲的旋律,学生不一定能很快地读出来。因为这些音符还是凌乱的,学生没有经过内化的过程,还是不会读出这些乐谱,而且照这样教育下去,我们的孩子是永远不会读五线谱的。

让学生读谱的过程就相当于把凌乱的五线谱知识给串连了起来,就像用线穿珍珠项链。项链中的珍珠就是那些凌乱的知识,而读谱的过程就是那根线。在语文的学习当中,读课文是相当重要的,对于五线谱的学习也不例外,读谱在五线谱的教育当中非常重要,学生在读五线谱的过程中慢慢的熟悉五线谱直到会读五线谱。

三、创编教材解决系统化五线谱教学难题

解决五线谱教学系统化的方法是创编一套既符合系统性学习特点,又符合孩子们认知规律的音乐教材。一本好的教材对音乐的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是音乐元素的简单堆砌,更不是东寻一首歌,西觅一首曲,然后毫不思索地编辑而成。而是需要编创者整理、改编成一套系统的、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学习的教材。柯达伊先生就在他的著作中说过要请最优秀的作曲家为孩子们作曲。

现在小学使用的教材,笔者认为乐曲太难了,一、二年级的孩子所唱的歌曲既应该简单,歌曲中的音符也应具有系统性。

1.教材中音乐元素的学习应该是有规律循序渐进地进行

小学阶段对于音乐元素的学习主要是节奏音符和旋律音高的学习及很多音乐符号的学习。当我们把所有的音乐元素罗列观察,学生学习的东西并不多,但是把不同的节奏音符和旋律音高从简单到复杂有规律地排列,却可以排列出很多旋律。我们不能把这些东西一股脑地教给学生,要分阶段一点点的,慢慢地教给学生。比如说一年级第一学期教学生学习的节奏音符是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那第二学期就教学生学习全音符和八分音符。到二年级第一学期可以学习十六分音符,前八后十六,前十六后八。再往后可以学习旋律音高,可以先学副点音符,切分音。旋律音高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可以先学习mi,sol,la三个音高,第二学期加入dao,re,到二年级我们可以加入fa和si等等。音乐元素不要给的太多,每个元素必须完全掌握,才能教新的内容,因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在学习音乐元素时,有的还没有完全掌握,课本中就已经出现其它的音乐元素,这样就造成学生对五线谱知识掌握不扎实。

比如,我们不能把节奏音符和旋律音高割裂开来,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可以单独学习,当学生熟悉后,节奏音符和旋律音符要相结合,变成简单的旋律。让学生辨认简单的旋律,视唱出这些旋律,是一种实践的过程。有了这样的实践过程,学生才能够内化这些内容。因为我们是分阶段学习这些音乐元素及由这些元素组成的旋律的,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有规律,有目的性,学生不论是学习元素还是视唱旋律都比较容易。当学生完全能够读懂简单的旋律以后,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学习更加复杂的旋律。

2.教材中歌曲旋律的学习应该是有系统性地进行

教材中所选歌曲的旋律与本阶段学生所学的音乐元素相一致,也就是歌曲旋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学生所学歌曲旋律音符的排列是不是符合五线谱的系统学习特点,比如我们在一年级第一学期教给学生的音乐元素有节奏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旋律音高有la,sol,mi三个音高,那本学期所学习歌曲的旋律就应该由这些元素组成,而事实是我们现在所用的教材歌曲本身的音程排列很复杂,歌曲中出现的音乐元素超出本阶段学生学习的音乐元素。还有的歌曲学生连基础的c调还没有学会,就开始唱f调或g调等等比较复杂的调。所以老师没有办法让学生视唱乐谱,只能避开视唱乐谱的过程,音乐老师经常是以“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歌曲的旋律。一年级是学生接触五线谱的刚开始阶段,很多音乐学习的习惯刚开始建立,因为教材中的歌曲不是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来安排旋律,学生学习五线谱的习惯没有很好地建立,音乐老师的教学就会大打折扣。所以教材中的歌曲旋律一定要系统化,教材中歌曲所选用的音乐元素与学生的阶段性音乐元素的学习要相结合!

3.用练习曲把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让学生开始视唱五线谱

老师教学生视唱五线谱很困难,我们往往把最最重要的视唱五线谱的过程给忽略掉了,学生从一开始视唱习惯没有培养,时间长自然就不会读五线谱。创编一些简单的练习曲来帮助学生视唱五线谱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是对教材歌曲中系统化学习五线谱不足的一种补充。学生在学习不同音乐元素的同时经常视唱由这些元素组成的旋律,就是熟悉五线谱的一个过程。让学生每节课都视唱五线谱,这样时间长了学生视唱五线谱的速度就会越来越快,最后达到会视唱五线谱的目的,五线谱的教学才能有效果。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适当地创作一些练习曲对五线谱的教学很有帮助,我在五线谱教学的过程当中就为学生创编了很多的练习曲,把音乐元素按照系统性五线谱学习规律进行了排列,创造出了很多的旋律。每节课我都让学生视唱这些旋律,刚开始学生视唱比较简的旋律,随着学生学习音乐元素越来越复杂,对五线谱掌握程度越来越好,最后让学生视唱复杂的练习曲,直到可以视唱每一首歌曲。现在我的学生已经能够视唱一些简单的旋律了!

4.音乐教材中的歌曲具有民族性,也是系统性五线谱教学的一个方面

因为要想让孩子们学好音乐,我们就要给孩子们最好的东西。中国有自己的民族五声调式,这些乐曲分布在五十六个民族的不同地区,资源丰富而又广泛。我们要请最优秀的作曲家团队对各地方的音乐特点进行深入的了解,创编一套既符合系统性五线谱教学法又具有中国名族特点的教材。作曲家应该围绕各个地方的调式特点进行创作,对现有的乐曲进行改编。教材中的歌曲既有系统性又具有民族性,这是音乐教材创编比较复杂的原因。我们如果把系统性音乐教学理念与中国的民族性相结合,创造一套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音乐教学法或教材,学生就能够进行系统的音乐学习,民族文化才能得以传承。

总之,五线谱的教学是件复杂的事情,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一套系统的音乐教学体系,在这样的教学体系下,音乐教育才能够健康发展。我们经常会看到国外的孩子识谱能力很强,他们拿到一份五线谱很快就能读出,并很快进入合唱的状态。我想这是经过长时间的合唱学习的结果,我觉得我们的孩子也能具有这样的能力,如果每位老师都能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创编适合他们学习的五线谱教材,相信多年后我们的音乐课堂也像很多国外的音乐课堂一样,传出优美的童声合唱声音。我们的孩子也能接受大量的合唱音乐作品,潜移默化地进行音乐艺术的熏陶。

参考文献:

[1][加]洛伊斯·乔克西.柯达伊教学法.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10.

[2]董灵.柯达伊基础音乐教育概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8.

[3]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07.

(作者单位 上海市同济黄渡小学)

猜你喜欢

系统化创新教材
坚持系统化思维 构建大安全格局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教材精读
电视栏目系统化包装与宣传
系统化工艺在商用车制造中的应用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