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诚触摸孩子的心灵
2014-08-22李玉荣
李玉荣
摘 要:从事初中教育二十几年来,常听到教师抱怨“学生不好教育”。教育本身就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教育不是管束,更不是管制甚至专制。但对于一些教师来说,与其说“学生不好教育”,倒不如说学生不好管制,其出发点就是错误的。
关键词:真诚;理解;宽容 多年以来教师的“生权专制”形成了教师的许多“应该”和学生的许多“不应该”的错误认识。教师很少去探讨和研究学生为什么会逆反,只有一味地简单的定论为“学生不好教育”,而加以进行学生基本权利限制,甚至出现体罚和变相体罚现象。平时我们往往以成绩来定学生的好坏,成绩好的就是好学生、好孩子,成绩差的就是坏学生、坏孩子,这样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对待学生,就会对成绩好的学生满面春风和颜悦色,对成绩差的学生横眉冷对怒目而视了。慢慢地一些学生开始与老师暗地里或公开地与老师对抗,由于教师对学生逆反现象的简单肤浅的认识,往往造成教师的错误方式教育,使逆反加剧,师生关系失去良性维持,走向恶性循环状态。
对于学生的逆反现象,教师应该冷静,切忌急躁;应该包容,切忌反感;应该细致探微,切忌简单粗暴。人的心灵最脆弱,人的心灵有时也最坚硬。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根能弹奏出最美妙、最和谐乐章的弦,教师如何才能找到学生的这根心弦,又如何去拨动这根心弦。如果不走进学生的心里去,又如何去找;如果不细致探微,又如何能在学生心灵深处找到;如果不冷静手会发抖,又如何能拨动这根心弦!作家雨果先生说过:“人的心灵比天空更广阔。”教师的心灵缺乏宽广,就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在《教师最需要什么》这本书里,提到一个教师的教育最需要什么——宽容。我们知道,初中生的年龄在11~15岁,是一个对什么都想尝试的年龄,也是一个犯错高发期,尤其是一些学生学习品质差,甚至有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如果在这个时期,对于学生错误的处理不当后果不堪设想。例如,教师对他们的缺点不依不饶,动辄讥笑、讽刺、挖苦,更有反感和排斥做法,就会使学生产生失意心理、受挫心理,这种心理持续久了,就会在学生潜意识里出现自我否定,信心下降,一旦信心丧失,便会自卑、逆反、敌意,成为问题学生,那种渴望引起注意的愿望就会被扭曲,变得既张扬又封闭。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奥妙是什么?就是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的宽广心灵去包容。
我教的初四的一位学生给我发短信:“老师,我先承认错误!今天跟一位女生闹矛盾差点打了她,并且揪她头发了!是我有错在先闹腾来把她惹生气了,这件事我任她处置!但是我特别苦恼的是我现在越来越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很冲动,并且有老想打架的冲动,像今天我居然激动地浑身发抖,居然差点打了女生!这种想打架的冲动也不是只有今天才表现出来。我真的很烦恼,也不知道怎么办了?”看到短信,我有些吃惊,这位男生平时表现很好,成绩不错,每天下午放学时都会礼貌地跟我说:“老师再见!”没想到竟然有如此粗暴的一面,内心竟然涌动着一种不安分的因素。看来每个人身上都有两面性。自习课上,我主动找这位男生谈心,先严肃地批评他对女生的态度,并让他给女生诚恳地道歉。之后我又跟他谈到心理健康问题,跟他说这样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幼稚不成熟的表现,不能理智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女同学对自己表现出来的冷漠、不耐烦感到自卑,心里有一种不安全感,想通过打架表现自己是强大的,不容忽视的。通过谈心,我告诉他一个男孩子最优秀的品质应该是宽容、大度、有责任感、有绅士风度,我让他以后有什么心结多与老师沟通,只有敞开心扉,才能收获心灵的快乐。
在街头巷尾,每当我看到一些留着奇异的发型,头发染成各种颜色,穿着奇装异服,叼着烟卷,满嘴脏话以此耍酷的学生模样的未成年人时,我内心总感到凄凉,感叹教育的无力,感叹学生的无法无天。相信每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时都是一个天使,如果我们的家长再多一份责任感,对家庭和孩子负责,不要把孩子推给学校就万事大吉当甩手掌柜了;如果我们每个老师对处于弱势群体的学生(学习成绩不良、家庭离异的学生)多一份真诚,少一份敷衍;多一份关爱,少一份苛责;多一份耐心,少一份急躁;多一份呵护,少一份放纵,相信我们的教育就会变得更加有生机和活力。孩子的成长和塑造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合力才能完成,单靠一方的力量往往孤掌难鸣、事倍功半。
泰戈尔说过:“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如果潜能生是“石”,那么教师和家长就要做让“石”臻于完美的“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粗糙的石头打磨成美丽的鹅卵石。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如此幸运,面对着一个个充满健康、活力、蓬勃向上的鲜活的生命,我们的教育又如此美丽,让我们用真诚一同铸造美丽的事业,收获美丽的人生吧!
(作者单位 山东泰安岱宗大街378号东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