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开新风
2014-08-21黄涵轩
黄涵轩
素有“明皇故里”之称的安徽省明光市钟灵毓秀,历代英才辈出。不过,如今的明光市党员电教中心却是“小字辈”当家。2013年9月,三个85后组成了新的明光市电教中心团队。“小字辈”能干啥?外人不免怀疑。可这三个“小字辈”却不这么想:啥本事不都是学出来的嘛!这不,才一上岗,电教中心就来了任务,要拍一部专题片。三人就此约定,以一月为期分工学习,必须如期掌握拍摄本领,做好制片工作。
“挤”出来的“剪功”
新主任黄娟主攻后期制作。完全零基础的她学起非线编辑,难度不小。她初为人母,孩子正是离不开娘的时候,想抽时间学习操作技能谈何容易。但想想肩上的重担和同事们的约定,再大的困难也得咬牙挺过去。白天上班,她坐在编辑机前学操作,遇到难点就打电话向老主任请教;晚上回家,把孩子哄睡了,再悄悄爬起来,打开电脑阅读非线编辑教程,一边读一边记笔记,以便结合第二天的操作加深体会。一天半夜12点,黄娟学得正入迷,孩子突然哭了起来,她让丈夫先哄一下。婆婆被惊动了,见此气得大骂:“孩子是要吃奶!你是咋当妈的?”
夜以继日,日以继夜,黄娟就像从海绵里挤水那样挤时间学习,终于如期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全程负责专题片的后期制作。片子拍完,黄娟得了个绰号,叫“黄一剪”。有了这“剪功”,此后黄娟大显身手,一年时间剪出了五部好片子。
“磨”出来的“拍功”
按说摄像工作应该让男同志负责,不过韩丽丽不服气:“谁说女子不如男?”她选择学习摄像,担起了这个最重的活计。从此,她每天都捧着书本学拍摄理论。光看书可不行,还得实践操作,所以她机不离手,走在路上见什么拍什么,路人还以为她是个“微博控”。
遇到操作难题,韩丽丽就去找一位在电视台工作的朋友请教。刚开始,她连推拉摇移都不知道,朋友手把手教她,可她不是行进中对不上焦就是端不稳机器,不管是“推”是“拉”,最后出来的效果都是一个“摇”。朋友有些郁闷,说小姑娘家还是别学这个了。她不听,磨着朋友继续学,学一句记一句,回家一遍遍练,练习不好就再找朋友,后来干脆住到了朋友家去,弄得父母挺担心,还以为女儿处了对象。就靠这个磨劲儿,韩丽丽在短时间内掌握了拍摄技巧,登堂入室,成了一个合格的摄像师。如今,电视台的朋友还要反过来找她帮忙拍片呢!
“宅”出来的“笔功”
娄轩阁文字功底好,专题片的脚本策划和解说词写作任务就分给了他。他也是学中干、干中学,白天熟悉题材,安排前期采访,琢磨创作思路;晚上回家就看别人拍的好片子,看人家的解说词是咋写的。专题片开机前一周,他干脆请了假,没日没夜地“猫”在家里写脚本,不满意就放下,看人家拍的,总结借鉴,看完了接着写。渴了喝杯咖啡提神,饿了就是“来一桶”方便面。这一忘我起来,就把他的女友也忘了,女友打电话总是找不到他,还和他闹过别扭;这一忘我起来,也不知不觉把本领学到了手,最后创作出的脚本逻辑清楚,解说词也优美精当。
在三个“新兵”的通力合作下,专题片《小平台有了大作为》按期播出,反响很好。经历过学习上的寒窗磨砺,迎来的是事业上的春暖花开,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他们来了一次“小爆发”,一口气拍了十几部专题片,其中多部大受好评,专题片《祝岗的“市民广场”》还获得了滁州市党教片评比一等奖。不仅如此,他们三个还创办了一个叫《共产党人》的电视专栏,并一手操办专栏的节目制作。“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如今再没人敢小瞧他们了:别看“新兵”年纪小,却不服输、不畏难,小字辈一样能挑大梁啊!
(作者单位:安徽省明光市市委组织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