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古罗马共和国前期女性教育的特点

2014-08-21孙振民

文教资料 2014年2期
关键词:共和国罗马家庭

孙振民

(菏泽学院 社会科学系,山东 菏泽 274015)

罗马共和国早期的女性教育对罗马社会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它不仅为罗马社会培养了大量合格的公民妻子和母亲,而且通过这种教育不断推动罗马文明的进步和提高,并体现出了非常鲜明的特点。

罗马共和国早期,对女性的教育形态和场所以家庭教育为主。李维和狄奥尼修斯虽然记载了维尔吉妮亚上学的故事,但学校教育零星出现,基本上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对于处在文明摇篮时期的罗马人来说,这样的教育责任只能由家庭承接。在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共和国早期,家庭基本上是女性教育的唯一场所。“大部分教育,——在大多数情况下,可能全部教育都是在家中进行的”。[1]在家庭中,主要由家长或教仆在家庭中对女孩进行教育。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家庭社会基本组织单位承担了教育职能,在这里能培养孩子未来的优良品行和正确的社会责任感。这种家庭教育对罗马早期女性的教育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它使许多罗马女性学习了识字和阅读。“罗马富裕人家的子弟经常是通过他的家庭教师学会了读书写字,在这些家庭中,父母把对儿童进行读书识字教育当成一项义务和责任”。[2]

家庭教育并不是每一个罗马社会的女性都能享受到的。由于经济基础、社会阶层、家庭背景和父母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差别,罗马女性的家庭教育还是局限于一定的范围内。在所能查到的史料记载中,对女性的教育仅限于上层贵族家庭,如曾记载格拉古兄弟的母亲科尔纳利亚“不仅年轻妩媚,而且颇有教养。她广泛阅读,能演奏七弦琴,亦擅长数学,在哲学方面的讨论中也能发表有根据的见解。她多才多艺,只要一出现便立即引起人们的注意”。[3]因为以前父母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造成罗马共和国早期平民女性几乎没有受到任何的良好文化教育。即使在一些贵族家庭,当家庭的经济条件无法为所有孩子提供教育时,女孩一般会舍弃。因此,在罗马共和国的女性教育中,可以接受文化教育的一般只是极少数出身富足的女性。

在罗马共和国早期,女性教育承担者一般是其父母,尤其母亲几乎发挥了主导性作用。“来自原始公社的习俗、惯例、传统形成了这样一种教育方式,即教育由父母进行,不需要任何行政管理”。[4]一般情况下,从一岁到七岁的子女都由母亲进行教育,有人曾指出:“初期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家庭是初期教育的场所,母亲更是儿童教育的指导者。”[5]由于女性对儿女童年时期的教育承担着一定的任务,因此,他们允许罗马女性接受和男性一样的教育。七岁以后,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分工负责,母亲承担对女孩的教育,从此母亲成为女孩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女孩要跟母亲学习如何持家,掌握家庭主妇所必需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在对女孩的教育上,母亲担负起和父亲同等的责任,甚至作用超过父亲所扮演的角色,母亲让她的女儿们知道作为一个妻子和母亲的义务和责任。所以在罗马人的观念里,如果教育好一个女孩,就等于教育好了一个家庭;优秀的母亲会培养出下一个具有良好优秀品质的母亲,使罗马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古罗马共和国早期对女性的教育是一种实用性教育,以宗教道德为主,也进行生活技能教育,读、写、算文化知识的学习则退居次要地位。这与罗马当时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经济,以及不断进行对外战争的现实状况相联系。国家除了需要大批农夫和战士,还需要能够虔诚敬神、孝敬长辈、勤俭持家、相夫教子、忠贞贤顺,并且能够多多生育的罗马人的妻子。但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罗马对女性的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合格的罗马公民的妻子。所以在教育内容上造成以实际需要为主,与现实生活没有联系的教育内容一般很少涉及。应该说,这也是罗马人重视实际、讲求效用的价值观在女性教育思想中的真实反映。

在罗马人的教育思想中,品德教育是第一位的。“道德始终是占据首要地位的因素,道德的形成是教育的最高目的,道德远比知识重要,道德既是知识的目的,又是获取正确知识的必要条件”。[6]罗马人的传统道德观认为理想女性是一个具有强烈家庭责任感的家庭主妇。从一些罗马所推崇的女性楷模和妇女的墓志铭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点。而且罗马的母亲一直在告诫自己的女儿要恪守妇道,否则会遭受到严厉的惩罚甚至会惹来杀身之祸。”所有自由阶级,皆对青年女子要求处女贞操,且讲述一些有力的故事,以赞扬处女”。[7]美国学者伊迪斯·汉密尔顿认为:“罗马的伟大成就之一就是成功地教育妇女持有这样的观念:女人的首务是保持贞洁。”[8]

罗马共和国早期的理想女性除了具有良好的品德外,还应具备一定的生活技能。这种技能的教育是通过母女之间世代相传的,也是罗马女性教育的重要内容。女孩“必须学会如何进行宗教仪式、如何料理家务、如何纺织等”。[9]所以在罗马的家庭教育中,女孩儿一般会跟母亲学习生火、汲水、准备食物、做饭、缝制和纺纱、为家人做衣服等生活技能。据有关记载,公元前52年,雷必达的家中摆放着织机日夜不停地织布,他的妻子除了监督织工的工作还亲自纺织。蒙森曾说:“按罗马人的观念,纺织之于女子,如同耕耘之于男子。”[10]显然,勤劳的纺织被认为是罗马女性优秀的品德,这一美德被罗马社会的各个阶层所认可,并得到了广泛传播。而具备这些生活技能就为女孩儿做好家庭主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罗马对女性教育的方式主要是言传身教的方式,即各方面的教育一般都是通过仔细观察和亲身实践进行的。目的就是通过言传身教使女性成为合格的罗马公民的妻子。正如小普林尼所说:“在我们祖先中间,教育既是眼睛的事,又是耳朵的事,通过对长者的观察,年轻人学会了他们自己不久要做的事情,而且知道轮到他们教育后代时,给他们做些什么。”[11]所以这对父母的日常言行要求特别严格,尤其对管教七岁以下儿童的母亲的言行要求更是严格:“每个家族都要选出一位品行端正的(女性)长辈主管儿童教育。在孩子面前不说下流的话,不做有损礼仪的事。在她的指导下,给孩子们安排学习和认真工作的时间,不仅如此,甚至孩子们的娱乐都适当地安排,并要求严格进行。”[12]因为教育者任何不当的言行都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不良影响,导致孩子价值道德观念的偏差,不利于培养合格的罗马公民的妻子。

罗马共和国前期的女性教育呈现出鲜明特点,对后世教育具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尤其在今天大力深化教育体育体制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制的大时代中,开展古代罗马共和国早期女性教育研究,对于提升我国女性教育水平,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英]博伊德·金.任宝祥,吴元训主译.西方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61.

[2]William Harris.Ancient Literac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9.

[3]Plutarch, The Lives of the Noble Grecians and Romans, Translated by John Dryden, New York, Modern Library,PomPey,55.2.

[4](美)S·E·佛罗斯特.吴元训译.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华夏出版社,1987:96.

[5]林玉体.西方教育思想史.九州出版社,2006:106.

[6]张斌贤,褚洪启.西方教育思想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163.

[7][美]威尔·杜兰.台北幼师文化公司译.恺撒与基督(上册).东方出版社,1999:91.

[8][美]伊迪斯·汉密尔顿.王昆译.罗马精神.华夏出版社,2008:30.

[9]刘明翰,郑一奇.人类精神文明发展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441.

[10][德]特奥多尔·蒙森:罗马史(第一卷).商务印书馆,李稼年译,1994:54.

[11][英]博伊德·金.任宝祥,吴元训主译.西方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63.

[12]周采,杨汉麟主编.外国学前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7.

菏泽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号:XYJJSK—O7。

猜你喜欢

共和国罗马家庭
千万别当罗马士兵
永恒之城:罗马(二)
永恒之城:罗马(一)
向共和国最闪亮的星,致敬!
共和国的春天
共和国的春天
家庭“煮”夫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