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小学作文教学的三个积累

2014-08-20张品利

新课程·小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课文作文语言

张品利

无论是课堂的阅读还是课外的阅读,都可以使学生获得认识能力。这种认识能力既是学生从阅读材料中感悟到的,又是经过读者内化而形成的一种能力。课文中可认识、借鉴的东西很多,诸如作者写作的方法、语言以及课文形式中引导学生理解、认识、品评、鉴赏,就可以不断把课文和读物中蕴含的这些东西内化为学生的能力,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一、积累作文知识,获得表达的方式

在课文中,作文的知识是随作品一起呈现给学生的。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仅是让学生理解課文写了什么,为什么写,还要引导学生认识作者是怎样写的。诸如作者是怎样命题,如何开头、结尾、过度,以什么样的顺序来组织文章内容的等。作文知识的积累,可通过两条途径:(1)直接讲授。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水平,有重点、有针对性地集中讲授一些作文知识。如,文章的写作顺序这一知识,可以结合典型课文教学,教给学生按位置转移的顺序、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按时间推移的顺序、按实物特点归类的顺序作文的方法。(2)间接感悟。感悟途径是读写结合。教师找准课文中的读写结合知识。在具体的语言文字训练中学生还可以悟到具体的作文的方法。比如,文中描写皮鞋匠听到琴声产生联想的那一段话,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理解皮鞋匠眼前看到的景象的变化,具体生动地表现了月光典旋律的美和旋律的变化,并从乐曲由平静柔和到高昂激越中感受到贝多芬情感的变化。

二、积累语言,获得表达的凭借

作文是借助语言表情达意的,语言的积累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积累语言一要“读”,二要“写”。“读”是在阅读中摘录和背诵。摘录的内容可以是语文中那些优美、精彩、细致、生动的段落,也可以是课外读物中那些优美的部分。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就会从量变到质变,语言的修养也会逐步提高。“写”是指小练笔,可以点评摘录的优美段落,可以写简短的读后感,也可记下自己与读书内容相似的经历等。用小练笔的方式增加学生语言练习的总量,内化阅读的语言,提高语言素养,提高作文的能力。

三、积累思维方法,获取表达的内蕴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作文表现的是对生活的认识与感受。在作文过程中,提炼观点、选择材料、安排结构、使用语言,无不有思维的参与,总要表现出作者一定的认识水平。认识水平的高低,关系着作文的质量。因此,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加强对学生的地位训练是必要的。在读书中,可指导学生进行思维方法的积累,使学生的思维具有广泛性、多向性、深刻性。读物为学生展示了生活中各具特色的人、事、景、物和学生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在阅读中可以学习到作者多方面展现生活、认识生活的思维方法,从而拓宽自己认识生活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广地获取作文的材

料,使自己的思维具有广阔性。同一事物往往有不同的特性,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层面认识它,能写出各具特色的作品。如《趵突泉》一文中的大泉、小泉,分别具有气势磅礴和柔美多姿的特点,这就是作者认识角度的多向性。以此为鉴,学生在练写《秋菊》中就显示出积累的能量:有的从秋菊的形、色、味,表现其美的样子;有的从秋菊的形写到神,表现其顽强不屈的精神;有的从菊展中富于想象的各种造型,表现园林工人的心灵手巧……真是各具特色,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创造新意是个性化的生活体验,是文章的卓越“成长”。因此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养成细心、处处留意的习惯。执着思考、热爱感悟生活,只有这样,“观察+热爱+感悟”,就能用独特眼光认识事物的本质,写出别出心裁的文章。积累是作文的基础。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树立大作文观,除了要做好对某一题目的完全过程指导外,还要引导学生如何完善作文的基本条件(语言、高段教学的科学性、实效性)。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鲁河乡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课文作文语言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背课文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