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寓教于乐,以生为本”打造小学高效音乐课堂

2014-08-20朱晓元

新课程·小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兴趣爱好小学生

朱晓元

摘 要:音乐课是我国小学教育的必修课程之一,是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其文化素养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教育事业在不断发展,音乐课的作用也在日益凸显,同时也受到了不少教师的关注。通过分析与研究当前小学音乐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出一套有效的应对方案,以促进小学高效音乐课堂的建设,已成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加强对音乐教学的研究存在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生;高效音乐课堂;兴趣爱好

随着新课改要求的提出,我国小学的音乐课堂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音乐教育工作者应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改革传统的音乐课,有创造性、灵活性地使用教材,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或促进者,要重视对学生音乐兴趣的激发。那么怎样让学生喜欢音乐课呢?为了解决这问题本人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在课堂上语言艺术的运用

课堂语言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信息传递的桥梁,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也要有其特色。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准确规范,要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再加上优质的音乐,只有这样它才会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印象,提高教学效率。课堂语言是教师的一种表演藝术,它包括教师要讲究说话的表情、语气、语调以及伴随着的手势、姿态等。例如,要让学生把一首歌曲再演唱一遍,一般都会说:“请同学们把歌曲唱一遍,

巩固一下。”而如果教师这样说:“同学们唱得真好听,老师想再听一遍,好吗?”后者更能调动学生演唱的积极性,演唱效果也会

更好。

二、对“音乐性”尺度的把握

音乐课与其他学科相比,最根本的区别就是音乐课的音乐

性,一堂好的音乐课就应当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好听的旋律中完成,充满丰富的语汇,给学生美的享受。因此,我们呼唤音乐教学本色的回归——音乐教学应有的音乐性!音乐教学的重要机制,在于有情感的教师面对有情感的学生,通过音乐进行审美的传递、体验和交流,多关注学生、关注音乐,实实在在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真实、质朴”的课堂才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美的课堂。

三、自由想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受到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灌输式”教育的方法根深蒂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教学模式的转变。目前为止,仍然有很多教师认为:只要学生能声音洪亮地演唱歌曲就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最终目的。在音乐教学中,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不会照本宣科,她会用自己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情感紧紧地吸引住每一个学生,把教学内容演绎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地使学生陶醉于音乐之中,不知不觉地让他们随着音乐节奏动起来,尽可能地激发与满足学生音乐表演表现的兴趣和欲望。例如,在给学生教授《共产儿童团歌》时,我向他们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并让他们自我观察课本,以便于小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事实证明,这一教学模式是行之有效的,当我提出“让有疑问的同学主动发言”时,下面就举起了一双双的小手并询问:“什么是苏维埃?”“中板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在歌词下画横线?”随着问题的不断提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了相应的提高,为随后歌曲的教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在游戏中让学生变成爱歌唱的天使

高尔基说:“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快乐的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世界是游戏的世界。在游戏中,儿童的运动器官,感知记忆力都能更快更好地发展。

我们这里说的游戏不是纯粹的游戏,而是融入具有音乐性特点的“体态律动”。它将音乐与游戏融为一体。体态律动就是以“游戏”为中心,糅合了故事、表演、唱歌、乐器演奏等等有趣的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去体验,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进行音乐、语言、技术等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活动。而音乐是悦耳的、动听的、深为学生喜爱的,游戏又可以满足学生好胜、好动的愿望。因此,我们不妨抓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发掘学生潜在能力,把他们领入游戏中来,从体态律动游戏中感悟音乐,让他们萌发对音乐的兴趣,在音乐游戏中使学生在游戏中获得快乐,促

使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陶冶了情操。

五、合理地运用多媒体,突出音乐课的听觉艺术

1.多媒体情境创设,使音乐形象更鲜明

多媒体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情境的创设。实际的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上,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将抽象的音乐转变成灵动的画面,学生通过观看画面中的情节,聆听动画中优美的旋律,很快就能融入音乐意境当中,这样学习的音乐知识就会事半功倍。例如,二年级音乐课《雪花》课堂上,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出雪花飘落、堆雪人、打雪仗的场景,并加以音乐、字幕,通过多媒体进行音乐情境的创设,增强了小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学生马上把自己融入其中,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加快了课堂音乐的吸收。

通过多媒体进行音乐情境的创设,增强了小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实现了音乐在学生心中从抽象到逐渐形象的转变。

2.运用多媒体有利于多元化文化的渗透

音乐的多元化不仅在于它的表现形式、演唱方法、创作手法,同时它本身也有丰富的文化背景,就拿中国民歌来说吧,各民族就有各不相同的风俗、建筑、语言、服装、舞蹈等,许多文化都渗透于音乐中。在教学中,教师用语言、图片等方式传授给学生是远远不够的,也达不到目的,为了营造氛围,提高科学素养,让学生去体会,我把所要的资料做成课件,这样既真实又自然,学生也不仅学会了一首歌,还了解了这个民族。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扩展,而音乐也真正是作为一种文化让学生接受。如,我上五年级年级教材《拉萨谣》这首歌时,把藏族的建筑、歌舞形式、风俗、服装做成课件,最后再用多媒体播放韩红的《青藏高原》进行拓展,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一民族的文化。

综上所述,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其教学目的都是为了建设高效的音乐课堂,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接受能力。音乐教学是一个使学生身心主动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只限于一种教学方式,更不能拘泥于某种教学模式,应以灵活、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人人参与,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提高其音乐的综合素质,成为学习音乐、驾驭音乐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陈海玲.略谈中小学音乐课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大舞台,2011(02).

[2]任咪咪.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实施状况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范波.中小学音乐课堂互动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音乐,2010(02):62-63.

(作者单位 山东省日照市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安哲学校)

猜你喜欢

兴趣爱好小学生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
诱发学习动机 助推阅读教学
浅谈高校钢琴教育和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培养
关于当代大学生兴趣爱好的差异性分析
我是小学生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