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问题导学法 增强生物课教学实效
2014-08-20何灵
何灵
摘 要:新课标中的“问题导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中问题创设的实施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能发展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生物课堂;特点;实施过程
“问题导学法”就是以学生已预先熟悉本课知识为基础,教师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自主质疑探究,较容易的问题由学生单独完成,较难的问题通过讨论交流完成,然后教师根据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归纳总结,使知识点系统化、条理化,从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问题导学法的特点
1.以提出问题作为教学的开始
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是文科理科综合性质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的严谨性。学生只有完全读懂书上每个章节且能够有机地加以整理整合,随之附带一些综合练习找出问题慢慢强化知识体系,才能学好。可以说,读书是文,整合是理。1938年,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进化》中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教学中,我们都比较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往往忽略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一个人如果能够善于独立思考,善于提出问题,那么,他的创造力就强。著名的科学家都具有提出有价值的科学问题的能力。增强生物课教学实效并不在于教师直接给学生传授了多少现成的知识,而在于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
2.以探究问题作为有效教学的主线
“提出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可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给学生传授知识只有围绕问题而慢慢呈现出来,学生才能很好地理解和消化,最后真正内化为自己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例如,在《光合作用》知识讲解中可以结合生活经验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哪些物质?这些物质来源于哪里?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是什么?有哪些结构与光合作用相适应?为什么光合作用在生物界乃至整个自然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使用问题导学法可以使教学活动始终围绕着探索和解决问题开展,教师在整个教学中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探究问题,最后实现知识的内化。
3.以解决问题作为教学实效的增强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应用自己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并在初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发现新的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标。例如,《植物的主要类群》的教学中怎样来区别不同的植物?教师可以选择合作小组学习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从提供的实验材料葫芦藓或墙藓、铁钱蕨、带球果的松枝、蚕豆花及果实中选择一到两种,然后学生阅读观察的方法步骤,用放大镜观察海带、葫芦藓、肾蕨、松枝、蚕豆及果实。区分、比较这几种植物,小组讨论并将各种植物的主要特征达成共识,把讨论的结果写出来。在实验开始时,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学生的讨论探究,待实验结束后,小组间交流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二、问题导学法中问题创设的实施过程
1.创设情景,设置问题
“问题导学法”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是设置问题。问题设置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的实效。问题情景设置得比较好,往往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引起学生积极思考,从而独立地解决问题,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问题导学法的实施这一阶段,笔者以课本教学内容为依据,将具体的教学内容问题化,通过设置问题,对教学程序和内容不断展开和推进。比如,在《动物的主要类群》教学中,笔者用多媒体播放“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录像片。然后提问:自然界中的动物形形色色,多种多样,形态千差万别,目前已知道的大约有多少种?你知道种类最多的是什么动物?最大的动物是什么?最小的动物是什么?最高等的动物又是哪一类?学生观看录像片,立刻被充满生机、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激发出了探究欲望,进入情景。在学生回答完提问之后,笔者又提问:这些动物分布广泛,在海洋、陆地、空中都有其分布,它们是生物圈中的大家族,与人类有极其密切的关系。为了便于识别、研究、利用和保护它们也要将它们进行分类,怎样对不同的动物进行分类呢?由此,教师就带领学生进入到了第二个环节:对动物进行分类。
2.自主探索,讨论问题
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景后,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探索准备好下一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并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继续第二个环节:对动物进行分类。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蚯蚓、蜗牛、虾、蛙、兔、丹顶鹤、海龟、北极熊等动物的图片。请同学们思考哪些动物比较熟悉,并说出它们的主要特征。然后小组讨论:
(1)能否根据生活环境合理地将这些动物分成不同类群?
(2)能否根据生活方式将上述动物合理地分为不同的类群?
(3)能否根据形态结构的不同将它们分为不同的类群?
(4)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或者有骨动物和无骨动物还能否进一步分类?
(5)你认为将上述动物合理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设计以上“問题”是具有一定目的的,即不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把学生引向“自主探索学习”。所以,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动脑思、动口说,在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提问检查,巩固问题
学生完成“自主探索学习”后,我们还不能确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到底如何。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提问。提问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是让基础不够好或者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回答较容易的问题,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回答较难的问题。二是对学生正确的回答,要给予及时肯定和表扬;对局部正确者应肯定其正确部分,并加以适当鼓励,让学生在学习上有“成就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掌握方法,解决问题
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问检查后,教师应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有效的辅导,并通過教师讲评或者师生、生生交流、讨论等方式使问题得以解决,同时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者学习方法适当地给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思维方式、手段等,使学生不由自主地对比、检查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存在哪些不够灵活的地方,同时自我检查是否掌握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5.生疑再探,提出新问题
学生在找出并解决问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继续发现新问题、探求新问题。提出新问题、再解决、再拓深,在这样往复循环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螺旋上升,真正实现叶圣陶先生所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在此学习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生疑、质疑,以新的问题引入新的学习。
三、问题导学法中问题创设的原则
问题导学法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中心和纽带,创设问题情境,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目的是引起学生积极思考,从而独立地解决问题,发展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应用“问题导学法”进行教学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探究性原则
“问题导学法”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探究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建构知识以及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从而让能力得到发展。所以,在进行“问题导学法”教学时,教师要从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探求欲望着手,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把课本知识精心组织转化为一些“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自己去不断思考、探索,解决“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学习是以“质疑”为基础而展开的,所以,教师组织和设计的疑问情景是否具有探索性就很重要,因为情景设计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学生探索活动水平的高低。
2.诱导性原则
“问题导学法”的实质就是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诱导过程。朱熹说:“大疑则大进。”问题情景设计得好,就能让学生“有疑”和“有大疑”,这样学生也才能得到较大进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要具有诱导启发性,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把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学生满足自己好奇心和兴趣的过程。众所周知,人的兴趣、求知欲望以及好奇心都是一种积极的主观态度,是人的一种精神需要,并在实际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教学的实效和学生接受信息的主动性程度具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教师的问题具有很大的诱导启发性,那么,学生的兴趣、求知欲望以及好奇心就可以转化为一种巨大而持久的内驱力,推动学生进行问题的探索和创新。
3.适应性原则
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心智发展水平,是“问题导学法”进行的客观基础,低于或者超越了这个客观基础,“问题导学法”教学必然是徒劳无功的,提高课堂实效也就是一句空话。所以,在“问题导学法”过程中,教师设计的问题的难度、提出方式等必须和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心智发展水平相适应。换句话说,那些低于学生或者远远高于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心智发展水平的问题,会使好学生变得骄傲满足,学困生产生强烈的自卑感,从而降低学生探求问题的兴趣,影响他们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由此来说,在实施“问题导学法”的过程中,一定要讲适应性原则,就是要使教师设计的问题的难度、教法与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心智发展水平相一致,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君.浅谈初中生物学导学案的问题设计[J].新课程:中学,2013(6):20-21.
[2]杨椰然.“问题导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才智,2012(15):189.
[3]张松.浅议运用“问题导学法”培养学生的能力[J].新作文:教研,2011(16):61.
[4]陈剑波.应用“问题导学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54-56.
(作者单位 广东省韶关市第七中学)
编辑 刘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