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语文素养从培养审美能力开始
2014-08-20王代新
王代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由此可见,学生审美能力的高低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充满美感的题材,通过推敲词句、想象意境、迁移表达,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文本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一、推敲词句,体味文本语言美
列夫·托尔斯泰认为,艺术就是:“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受到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这也就是说,大凡是优秀的作品必定融入作者的真情实感。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则应引导学生去和作者对话,借助作品这一媒介,和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如,冰心的散文《只拣儿童多处行》,它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春游的儿童和春天里充满着旺盛生命力的花儿,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生机和快乐。作品语言朴实、自然,于平淡质朴之中折射心灵之光。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诵读课文又是体验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从语言入手,结合生活经历,突出细节,构思形象,激发情感。学生在阅读中抓住了描写儿童多的词语,反复朗读。从字里行间感受这份清新和纯真,让学生的心灵在学习的过程中得以陶冶。《泉城》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教学时,我通过推敲字词,让学生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凝练。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读,找出每种泉水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同样写泉水,作者为什么用了“涌”“冒”两个不同的词,学生从比较中感受到泉水的不同姿态,泉水流量的大小,更感受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凝练,表情达意上的独具匠心之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借助想象,感受文本意境美
“想象”其实是一种“心悟”,“悟”就是“心”和“我”相加,有“我”的“心”介入,创造性的文学接受才能实现。小学语文课本中,很多文章中都留有“空白”,利用这些“空白”,激发学生想象,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与审美能力。如,季羡林的《夹竹桃》,是一篇写景状物、情境相生的散文。课文第五自然节写月光下的夹竹桃“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带给人无穷的幻想,用词入微细致,尤其是排比句式,把月光下夹竹桃引发的幻想写得生动有趣。在教学本片段时,我首先勇冠舒缓、轻柔的音乐,创设“月光意境”,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感受作者在撒满月光的小院中,在浓郁的香味中,在模糊的花影下那“花香袭人浑欲醉”的欣喜,通过几组词语以及相应句子的朗读,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文字,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也传授了审美知识,使学生获得感受、理解、欣赏和创造美的初步能力,体会到美的意境,提高了语文素养。
三、以读促写,领悟文本表达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如,徐秀娟的散文《灰椋鸟》第四自然段,写灰椋鸟归林时壮观的场景,归林后喧嚣、热闹的场面,写道:“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这段话对仗工整,排列整齐,比喻精妙。作者运用长短句交错,将灰椋鸟归林后喧闹而热烈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描写归林时,又是通过从整体到部分的写作思路。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在诵读中受到美的感受和熏陶,抑扬顿挫的乐律美,可使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的乐律美的同时产生一种创作表达美的欲望。教到这儿,我趁热打铁,让学生回忆热闹场景,用文中的表达方式写一片段,学生兴致很高,有的写:“回巢的蜜蜂一开
始……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有的……有的……先回来的蜜蜂……,后到的蜜蜂……好像……又像……”有的写:“庆祝‘六一文艺演出活动开始了,同学们纷纷走出教室。一开始……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有的……有的……先到场的同学……后到场的同学……”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抓住課文某一处写法,进行语言转换,促进学生“借写促读”,领悟文章的表达美,就能促进阅读与写作的水乳交融、相得益彰,能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中的审美教育是以语言文字为中介而实现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应当结合具体的文本,充分利用文本的语言文字特点与表达方式,在分析课文、理解课文、欣赏课文这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达美的能力,以此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和语文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王守恒.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09.
(作者单位 江苏省涟水县安东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