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改之我见

2014-08-20黎光碧

新课程·小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数学知识探究

黎光碧

先进的教学理念在实际的教学中怎样体现呢?这是目前教学改革中的一个实际问题。小学阶段的学习是人类终身教育的起始站,学习数学不仅是为了获取有限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我们的教学更要注重学生学习自行获取知识的方法,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让学生会学习,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由此,“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应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浅谈以下四种方法。

一、创设情境法

新的教学观告诉我们,不仅要关注教师如何“教”,更要关注学生怎样“学”。为此,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努力营造宽松、自由的“学”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在情绪上有安全感,营造一个温暖的、彼此接纳的、相互欣赏的学习场所。另一方面,要围绕“学”为学生提供一些具体的学习硬件资源,如,摆放适于合作学习的桌椅,提前布置让学生收集相关的备查备览的资料,布置用于学生作业展评的展示台。

在一节课的开始,为了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发现,可以通过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等方法。如,我在讲《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时,找了一个学生和我一起做石头、剪子、布的游戏,让其他学生猜一猜谁赢谁输,这样,迅速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法

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习自主探索、主动获取,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相学习。合作学习如何在课堂上落实呢?我加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滩头,使学生合作进行讨论交流。不仅如此,我对学生如何发言、如何倾听、如何评价、如何质疑等都给予具体的指导。教师参与其中,对各个小组的学习情况给予必要的提示与点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这是学生的主体参与,通过教师和学生学习的互相作用,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技能,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探究学习法

1.探究学习就是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提出方式很灵活,可以是学生提出,也可是教师提出。无论问题由谁提出,始终要注意问题不宜过多、过泛、过浅、过深。问题的指向性要求比较单一,否则泛泛而“探”,“探”而无效。每堂课,可以在小组提出诸多问题后,让小组成员进行讨论确定一个问题,也可以在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后,让学生根据实情恰当选择。

2.探究学习就是教师参与探究过程

新的教学观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参与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意味着合作性意义的建构、平等对话,意味着在教学中,教师要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参与学生探究过程。在参与的过程中,教师参与的重点在组织、指导,切忌主观地将学生的探究引入自己的思维定式。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探究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参与的面更宽,教师要把学生的思维恰当地向广度、深度的方向引导,使参与的程度更高。

四、联系实际生活法

数学是一门研究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但来自于課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实际。因此,我们要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

在教学中,应联系实际解决简单问题,激发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激发得越强烈,就越能对学过的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就越能发挥学生的智慧潜能,产生创新的火花。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较为简单的实际问题,给学生以尝试、创新的空间,不断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数学教学要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认识到生活中离不开数学。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变化的本质就是发展。在数学教学课改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有效策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爱学、能学、会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转变,从而让学生喜欢数学,乐于数学。

(作者单位 重庆市开县大进镇小学)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数学知识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