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向整合纵向推进
2014-08-20陈永伟
陈永伟
【摘 要】习题是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教材上的习题,我们不能按步就搬,而是应该进行二度开发。第一,要通过化静为动、“画龙点睛”、以点带面等手段对习题进行横向整合,拓宽习题的广度;第二,要通过纵向推进、前后沟通、结论拓展等方法对习题进行深入挖掘,延伸习题的深度。
【关键词】拓展;习题;广度;深度
习题是小学数学课最常用的训练方式之一,通过练习既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发展智能、提升思维,又可以诊断教学实施状况。从教几年来,听了不少教师的公开课,发现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师缺少设计,整节课都是学生在不停的做练习;练习的形式单一,缺少生活化,尤其是计算教学;机械重复训练,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这些现象归根到底其实就是教师对“习题”的认识不到位造成的,他们认为习题只是巩固学生知识,提高技能的一种手段,而忽视了“习题”在拓展思维,促进数学思考方面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习题的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练习的背景与效益,深入地挖掘习题中隐含的思维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习题的数学思维价值,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一、横向整合——让数学习题具有思维广度
数学课本上的习题,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学生以及教材容量等因素,在安排习题时,总是比较简单。但是教材只是一个载体,所编排的习题也只是给我们唯一的范例,教学时,需要我们教师认真解读,挖掘蕴涵的思维价值,根据学生情况巧妙进行整合,以增强练习的广度。
(一)变静为动,扩散练习的“点”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掌握知识,提高认识,必须通过儿童自己的动作。”教材的习题以文本的形式出现的,是静止的。在给学生安排习题的时候,如果能变静为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完成习题,将有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眼、手、脑参与学习,充分发挥习题的功能,使学生在更好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启迪思维,发展能力。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后,出示了这样一题“在一张长为10厘米,宽为7厘米的长方形纸上,能剪下几个半径是1厘米的圆形纸片?”有的学生说:能剪70个,还要的学生说:只能剪15个,面对学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教师不急于作出评价。而是,给学生提供了一张长10厘米,宽7厘米纸片,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纸上动手进行剪一剪,学生经过自己动手操作,很快得出结论。这样,教师将静止的习题,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变成了动态的习题,不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做”数学,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深化。
(二)“画龙点睛”,拉长练习的“线”
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从新知探索到练习安排,教材多少篇幅都是有限的,所安排的习题也只能是笼统的,很多习题都融合在一起,如果教师就按照教材提供的习题,可能不能很好的发挥习题的作用,学生知识点的掌握也不系统,如果教师在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后,能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一些练习“画龙点睛”,使得通过练习使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建构知识网络,从而提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百分数”一课时,教材提供的习题是这样的:
教材安排的这道练习,其目的是想通过这个表格的填写,掌握百分数化小数、百分数化分数、分数化百分数、小数化百分数的方法。假如就按照这个表格的形式让学生练习,学生也能巩固百分数、分数、分数三者的转化方法。但对于学生系统掌握百分数、分数、分数的转化方法没多大帮助,不利于学生整体构建知识网络。为此,教学时,教师将这个表格进行适当的重组:
先按要求进行转化,再独立思考,填写你的方法。
教师改变了原有习题的形式,分类引导学生进行转化,并要求学生写写转化方法,这样做的好处是帮助学生从整体上去构建百分数化小数、百分数化分数、分数化百分数、小数化百分数的方法。虽然只是简单地改变了一下形式,但并不影响这道题目的功能,反而将练习的这根“线”拉长了,使学生更加容易掌握百分数、分数、分数三者的转化方法。通过最后的交流,形成了具体的方法。重要的是这些方法都是学生自己发现的,印象深刻。
(三)以点带面,扩充练习的“面”
课本中的练习,通常比较简单,涉及的也知识那么几个知识点,都是基础知识的应用,不能忽略。为此,可以适当将该习题变形、扩充,使题的含量扩大,扩充练习的“面”,从而使学生全面掌握知识。
例如,在学习了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百以内数的认识”后,可以安排这样的练习:
⑴排名次。淘气、笑笑、小明三位同学参加运动会跳绳比赛,淘气跳了85下、笑笑跳了78下、小明跳了90下,请同学们按照成绩排出他们的名次。
⑵颁奖。第1名奖一个70元的书包,第3名奖一副25元的乒乓球拍。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两个奖品的价钱。
⑶第2名奖励一个篮球,它的价格比第3名多得多,请你猜一猜多少钱?说说你的理由。
⑷给一年级的运动员编号,如果笑笑是50号,排在笑笑前面的是几号?排在笑笑后面的是几吗?其它几节应该怎样编号呢?你能从笑笑开始数出后面5个号码吗?能说出前面5位运动员的号码吗?
在这一组练习中,教师以运动会位情境,将百以内数的相关知识串在一起,实现以点带面的效果,学生通过这样的练习,更加全面地掌握百以内数的读、写以及相对大小关系等知识,而且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纵向推进——让数学习题具有思维深度
思维在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思维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数学习题也蕴涵着数学思想,因此,教师要用足用好每一道练习题,认真钻研教材,理解习题内涵,明确每一道习题的作用和功能,对教材里的习题作适当调整、组合、补充,充分发挥习题的思维价值。
(一)分层推进,深化有效训练的“点”
教材是死的,它给我们呈现地习题是不会说话的,而且是一道题一道题编排的。但是教师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挖掘每道题之间存在的联系,让每个练习的“点”串成“线”。
例如,在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一课时,一位教师安排了这样的练习:
⑴分组练习:726÷6和847÷7,全班同学分成两组进行比赛。
⑵引导学生观察商的位数。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两道题目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你有什么发现?
初步得出:确定商有几位,看被除数的百位上的数,如果百位上的数比除数大,商就三位数,如果被除数百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商就是两位数。
⑶请你不要计算确定商是几位数:408÷2、840÷6、782÷6、389÷9学生很快完成,而且正确率高。
⑷完善:404÷4商是几位?由于学生刚才接触的都是被除数百位上的数比除数大或者小的情况,学生判断时稍微犹豫了下,但最后也能判断。这时教师顺势提出:对刚才的结论还要完善吗?学生很快将“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和除数相等,商也是三位数”补充到刚才的结论。
⑤强化:□32÷4,如果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几?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几?
在这个例子中,这一组练习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并发现其中所蕴藏的规律,很多教师一般的做法就是通过大量的练习并从中找到规律,但容易成机械训练。但这位教师只让学生计算两道不同的题目,发现其中的规律,然后通过在应用规律中进一步完善规律,最后通过填数练习提升思维。这样的练习安排层层推进,每一层次的练习都有不同的要求,每一层次的练习都有知识的延伸,学生通过练习都能获得不同的知识经验。
(二)前后沟通,连接知识联系的“线”
教材中的习题虽然看似每题都是独立的,但知识之间都是存在联系的,习题也不例外,在安排练习时,教师一定沟通习题的前后联系,使新旧知识融为一体,把新的知识纳入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达到“熟练”的要求,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了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计算》这一课后,教师为了沟通所学平面图形的联系安排了这样一道题目:长方形的长20cm、宽11.4 cm。有一个圆和正方形他们的周长都和长方形相等,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学生通过计算发现三个图形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最大。
在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一课中,又用到了圆的知识,这时教师为了沟通立体图形的体积存在的联系,先让学生再做一做这道题目,促使学生回忆起: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面积最大的圆。然后出示了本节课要练习的习题:长方体、立方体和圆柱体的底面周长和高都相等,谁的体积最大?学生很快就利用六年级上册掌握的相关知识解决了这道题目。
这样,以习题方式沟通了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使六年级上册学得的规律,延伸到六年级下册的学习当中,达到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又把新知识融合到旧知识,完善了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提高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论拓展,深化思维训练的“面”
数学知识很多是以结论、概念、公式方式进行学习的,很多老师只要学生掌握了结论、概念就以为万事大吉了,而忽视了对数学结论进行拓展,以深化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课后,学生已经知道怎样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基本的练习学生都已经掌握了,为了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一张正方形纸的边长是10厘米。在它的边上减去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后,剩下的纸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题目初看很简单,但是学生会按所学公式求解,而且受求剩余量用减法的思维定势影响,出现10×4=40(厘米);(3+2)×2=10(厘米);40-10=30(厘米)这样错误的答案。这就需要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想象、操作等探索各种不同的剪法,再进行讨论才能求出不同的答案。
这样设计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数形结合,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正确性、灵活性和周密性。
总之,要使数学习题达到优化,必须正确处理教材、例题、习题之间的关系。做到将习题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结合起来,既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又关注学生数学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才能使数学课堂真正走向实效。
【参考文献】
[1]季小莉.注意暗示及时提醒——浅谈数学课堂教学启发式策略.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01)
[2]王超.构建思维习题数学流光溢彩.青年教师,2008,(02)
[3]朱辉.试论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习题设计.数学教与学,2012,(16)
(作者单位:浙江省青田县实验小学)
例如,在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一课时,一位教师安排了这样的练习:
⑴分组练习:726÷6和847÷7,全班同学分成两组进行比赛。
⑵引导学生观察商的位数。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两道题目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你有什么发现?
初步得出:确定商有几位,看被除数的百位上的数,如果百位上的数比除数大,商就三位数,如果被除数百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商就是两位数。
⑶请你不要计算确定商是几位数:408÷2、840÷6、782÷6、389÷9学生很快完成,而且正确率高。
⑷完善:404÷4商是几位?由于学生刚才接触的都是被除数百位上的数比除数大或者小的情况,学生判断时稍微犹豫了下,但最后也能判断。这时教师顺势提出:对刚才的结论还要完善吗?学生很快将“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和除数相等,商也是三位数”补充到刚才的结论。
⑤强化:□32÷4,如果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几?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几?
在这个例子中,这一组练习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并发现其中所蕴藏的规律,很多教师一般的做法就是通过大量的练习并从中找到规律,但容易成机械训练。但这位教师只让学生计算两道不同的题目,发现其中的规律,然后通过在应用规律中进一步完善规律,最后通过填数练习提升思维。这样的练习安排层层推进,每一层次的练习都有不同的要求,每一层次的练习都有知识的延伸,学生通过练习都能获得不同的知识经验。
(二)前后沟通,连接知识联系的“线”
教材中的习题虽然看似每题都是独立的,但知识之间都是存在联系的,习题也不例外,在安排练习时,教师一定沟通习题的前后联系,使新旧知识融为一体,把新的知识纳入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达到“熟练”的要求,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了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计算》这一课后,教师为了沟通所学平面图形的联系安排了这样一道题目:长方形的长20cm、宽11.4 cm。有一个圆和正方形他们的周长都和长方形相等,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学生通过计算发现三个图形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最大。
在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一课中,又用到了圆的知识,这时教师为了沟通立体图形的体积存在的联系,先让学生再做一做这道题目,促使学生回忆起: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面积最大的圆。然后出示了本节课要练习的习题:长方体、立方体和圆柱体的底面周长和高都相等,谁的体积最大?学生很快就利用六年级上册掌握的相关知识解决了这道题目。
这样,以习题方式沟通了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使六年级上册学得的规律,延伸到六年级下册的学习当中,达到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又把新知识融合到旧知识,完善了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提高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论拓展,深化思维训练的“面”
数学知识很多是以结论、概念、公式方式进行学习的,很多老师只要学生掌握了结论、概念就以为万事大吉了,而忽视了对数学结论进行拓展,以深化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课后,学生已经知道怎样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基本的练习学生都已经掌握了,为了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一张正方形纸的边长是10厘米。在它的边上减去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后,剩下的纸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题目初看很简单,但是学生会按所学公式求解,而且受求剩余量用减法的思维定势影响,出现10×4=40(厘米);(3+2)×2=10(厘米);40-10=30(厘米)这样错误的答案。这就需要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想象、操作等探索各种不同的剪法,再进行讨论才能求出不同的答案。
这样设计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数形结合,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正确性、灵活性和周密性。
总之,要使数学习题达到优化,必须正确处理教材、例题、习题之间的关系。做到将习题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结合起来,既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又关注学生数学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才能使数学课堂真正走向实效。
【参考文献】
[1]季小莉.注意暗示及时提醒——浅谈数学课堂教学启发式策略.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01)
[2]王超.构建思维习题数学流光溢彩.青年教师,2008,(02)
[3]朱辉.试论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习题设计.数学教与学,2012,(16)
(作者单位:浙江省青田县实验小学)
例如,在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一课时,一位教师安排了这样的练习:
⑴分组练习:726÷6和847÷7,全班同学分成两组进行比赛。
⑵引导学生观察商的位数。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两道题目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你有什么发现?
初步得出:确定商有几位,看被除数的百位上的数,如果百位上的数比除数大,商就三位数,如果被除数百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商就是两位数。
⑶请你不要计算确定商是几位数:408÷2、840÷6、782÷6、389÷9学生很快完成,而且正确率高。
⑷完善:404÷4商是几位?由于学生刚才接触的都是被除数百位上的数比除数大或者小的情况,学生判断时稍微犹豫了下,但最后也能判断。这时教师顺势提出:对刚才的结论还要完善吗?学生很快将“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和除数相等,商也是三位数”补充到刚才的结论。
⑤强化:□32÷4,如果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几?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几?
在这个例子中,这一组练习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并发现其中所蕴藏的规律,很多教师一般的做法就是通过大量的练习并从中找到规律,但容易成机械训练。但这位教师只让学生计算两道不同的题目,发现其中的规律,然后通过在应用规律中进一步完善规律,最后通过填数练习提升思维。这样的练习安排层层推进,每一层次的练习都有不同的要求,每一层次的练习都有知识的延伸,学生通过练习都能获得不同的知识经验。
(二)前后沟通,连接知识联系的“线”
教材中的习题虽然看似每题都是独立的,但知识之间都是存在联系的,习题也不例外,在安排练习时,教师一定沟通习题的前后联系,使新旧知识融为一体,把新的知识纳入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达到“熟练”的要求,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了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计算》这一课后,教师为了沟通所学平面图形的联系安排了这样一道题目:长方形的长20cm、宽11.4 cm。有一个圆和正方形他们的周长都和长方形相等,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学生通过计算发现三个图形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最大。
在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一课中,又用到了圆的知识,这时教师为了沟通立体图形的体积存在的联系,先让学生再做一做这道题目,促使学生回忆起: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面积最大的圆。然后出示了本节课要练习的习题:长方体、立方体和圆柱体的底面周长和高都相等,谁的体积最大?学生很快就利用六年级上册掌握的相关知识解决了这道题目。
这样,以习题方式沟通了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使六年级上册学得的规律,延伸到六年级下册的学习当中,达到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又把新知识融合到旧知识,完善了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提高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论拓展,深化思维训练的“面”
数学知识很多是以结论、概念、公式方式进行学习的,很多老师只要学生掌握了结论、概念就以为万事大吉了,而忽视了对数学结论进行拓展,以深化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课后,学生已经知道怎样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基本的练习学生都已经掌握了,为了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一张正方形纸的边长是10厘米。在它的边上减去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后,剩下的纸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题目初看很简单,但是学生会按所学公式求解,而且受求剩余量用减法的思维定势影响,出现10×4=40(厘米);(3+2)×2=10(厘米);40-10=30(厘米)这样错误的答案。这就需要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想象、操作等探索各种不同的剪法,再进行讨论才能求出不同的答案。
这样设计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数形结合,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正确性、灵活性和周密性。
总之,要使数学习题达到优化,必须正确处理教材、例题、习题之间的关系。做到将习题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结合起来,既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又关注学生数学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才能使数学课堂真正走向实效。
【参考文献】
[1]季小莉.注意暗示及时提醒——浅谈数学课堂教学启发式策略.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01)
[2]王超.构建思维习题数学流光溢彩.青年教师,2008,(02)
[3]朱辉.试论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习题设计.数学教与学,2012,(16)
(作者单位:浙江省青田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