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感染患者血清因子变化的临床研究

2014-08-19张宁张勤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20期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感染

张宁 张勤

[摘要]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感染患者血清因子的变化。方法 选择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感染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检测其血清生化指标和血清因子的含量。 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电解质、肾小球功能、血尿酸、血红蛋白、血小板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血清IL-2、IL-6、 IL-8、 IL-10、CRP、PCT、sICAM-1、TNF-α的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T-Ⅲ、TAC、SOD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P<0.05);CHF患者分期越高,血清因子IL-2、IL-6、 IL-8、 IL-10、CRP、PCT、sICAM-1和TNF-α值越高,而AT-Ⅲ、TAC、SOD则不断下降。 结论 CHF并感染患者的血清因子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为进一步的治疗及预后等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感染; 血清因子

[中图分类号] R54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20-0021-03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指持续存在的心力衰竭状态,可以稳定、恶化或失代偿,是以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慢性心力衰竭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易合并感染,以肺部感染多见,血流感染次之[2,3]。本研究主要对我院心内科2012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感染患者进行血清因子变化的研究,以指导临床用药,现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心内科2012年3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感染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36~76岁,平均(52.1±7.56)岁;平均病程(5.49±2.77)年。对照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35~77岁,平均(53.3±6.88)岁;平均病程(5.51±2.73)年。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入院次日晨起抽取空腹血4 mL 送检,检测其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血液电解质钠、血红蛋白、血小板及血尿酸的水平,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 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抗凝血酶原Ⅲ(AT-Ⅲ)、总抗氧化能力(TAC)、超氧化歧化酶(SOD)的浓度水平。

1.3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均由SPSS15.0软件统计包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对比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液生化指标比较

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电解质、肾小球功能、血尿酸、血红蛋白、血小板等指标数值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液生化指标比较(x±s)

2.2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因子比较

实验组血清IL-2、IL-6、 IL-8、 IL-10、CRP、PCT、 sICAM-1、TNF-α的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T-Ⅲ、TAC、SOD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实验组CHF不同分期血清因子含量比较

CHF患者随着病情加重血清因子IL-2、IL-6、 IL-8、 IL-10、CRP、PCT、sICAM-1、TNF-α不断升高,而AT-Ⅲ、TAC、SOD不断下降,心功能代偿期与其他各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实验组CHF不同分期血清因子含量比较(x±s)

3讨论

心力衰竭是各种慢性心脏病进展的共同转归,是一个连续发展的慢性过程,预后不良,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给家人造成重大负担。近年来随着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疾病发病率大幅度上升,加上社会节奏快、人们饮食不注意等因素,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为心力衰竭死亡的人数不下百万,而感染是导致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第2位病因[4]。CHF 患者易于合并感染,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白细胞移动和吞噬功能减弱,导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感染率较一般人高[5]。感染的病原体以细菌为主,真菌、病毒等感染也多见,最常见肺部感染,其次是血流感染和尿路感染[6]。因此,CHF 患者平时应注意防止感冒,预防各种病原体的感染。一旦发生感染,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的同时注意调整剂量,在疗效相近的情况下,应选用毒性最小的药物。

机体T 细胞中最主要最强有力的生长因子是IL-2,由于T 细胞在机体免疫系统中起重要作用,因此IL-2是保障机体免疫功能正常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IL-8是机体内重要的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细胞因子,IL-6和TNF-α是机体最重要的促炎细胞因子,而 IL-10是机体重要的抗炎细胞因子之一,当机体发生感染,血清因子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促炎作用和抗炎作用同时产生。研究认为[7]CRP是一种非特异的炎症标志物,在机体的天然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CRP浓度越高,感染出现的炎症反应越严重。研究发现[8]PCT是一种蛋白质,PCT能反映全身炎症反应的活跃程度,局部有限的细菌感染、轻微感染和慢性炎症不会导致其升高,但在机体遭受严重感染时PCT迅速升高。在炎症状态下,黏附分子的表达或脱落增加,可致血清中sICAM-1的水平显著升高。因此要检测可溶性黏附分子的水平可能成为监测某些疾病状态的指征。因此从本研究可以看出,实验组血清因子IL-2、IL-6、 IL-8、 IL-10、CRP、PCT、 sICAM-1和TNF-α较未感染的CHF 患者含量高。endprint

抗凝血酶Ⅲ(AT-Ⅲ)是血液中活性凝血因子的最重要的阻碍因子,调节血液的凝固和纤维蛋白的溶解,血液中AT-Ⅲ的水平根据各种疾病、症状而变化,病理性降低表明血液抗凝作用减弱等[9]。有研究资料显示[10],SOD 能清除体内有害的自由基,以解除自由基氧化体内的某些组成成分而造成的机体损害,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氧中毒、辐射病、水肿、急性炎症等疾病都与活性氧的毒性有关。实验证明[11],SOD 能够清除自由基,因此可消除上述疾病的病因。由于清除自由基,血清TAC水平也下降。从表2可以看出,AT-Ⅲ、TAC、SOD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机体处于明显的炎性状态,抗氧化能力和保护能力受到抑制。本研究还发现,随着慢性心力衰竭病情的加重,IL-2、IL-6、 IL-8、 IL-10、CRP、PCT、 sICAM-1等呈上升的趋势,反映出机体处于比较严重的炎性状态。心功能代偿期与其他各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因子随着病情的演化有其自身的变化规律, 往往IL-2、IL-6、 IL-8、 IL-10、CRP、PCT、 sICAM-1等含量越高病情越严重。

综上所述,本文对CHF 合并感染患者进行多项血清因子的检测,并对不同分期CHF患者的血清因子进行比较,进一步了解到CHF 合并感染患者的血清因子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对了解感染的诊断和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进一步的治疗及预后等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王伟铭,章慧娣,朱萍,等. 慢性心力衰竭透析住院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7, 8(3):149-153.

[2] 王秋云,陈其军,姜达仙,等. 血液透析住院患者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136, 145.

[3] 商进春.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176例临床分析[J]. 西部医学,2011,23(9):1707-1709.

[4] 赵玉琴,崔盼. 老年慢性心功能衰竭并发感染患者多项血清因子水平变化规律分析及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5):64-65.

[5] 俞利丽.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感染患者血清因子变化规律的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2):2793-2795.

[6] 刘志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906-2908.

[7] 贺树清,文新兰,徐娜,等. 小儿MP感染血清细胞因子、hs-CRP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J]. 中国现代医生,2010, 48(1):22-23.

[8] 程刚,陆士奇,李岩,等.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介素8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J].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7):3180-3182.

[9] 杨天骄. 腹膜透析对心力衰竭患者微炎性反应指标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0):41-43.

[10] 谢恺庆. C-反应蛋白在慢性肾脏病进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 南方医科大学,2010.

[11] 吕勇,朱敏,王亿平,等. 慢性心力衰竭急剧加重湿热证患者血清前白蛋白的水平变化及清肾颗粒的干预作用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2):225-228.

(收稿日期:2013-12-16)endprint

抗凝血酶Ⅲ(AT-Ⅲ)是血液中活性凝血因子的最重要的阻碍因子,调节血液的凝固和纤维蛋白的溶解,血液中AT-Ⅲ的水平根据各种疾病、症状而变化,病理性降低表明血液抗凝作用减弱等[9]。有研究资料显示[10],SOD 能清除体内有害的自由基,以解除自由基氧化体内的某些组成成分而造成的机体损害,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氧中毒、辐射病、水肿、急性炎症等疾病都与活性氧的毒性有关。实验证明[11],SOD 能够清除自由基,因此可消除上述疾病的病因。由于清除自由基,血清TAC水平也下降。从表2可以看出,AT-Ⅲ、TAC、SOD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机体处于明显的炎性状态,抗氧化能力和保护能力受到抑制。本研究还发现,随着慢性心力衰竭病情的加重,IL-2、IL-6、 IL-8、 IL-10、CRP、PCT、 sICAM-1等呈上升的趋势,反映出机体处于比较严重的炎性状态。心功能代偿期与其他各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因子随着病情的演化有其自身的变化规律, 往往IL-2、IL-6、 IL-8、 IL-10、CRP、PCT、 sICAM-1等含量越高病情越严重。

综上所述,本文对CHF 合并感染患者进行多项血清因子的检测,并对不同分期CHF患者的血清因子进行比较,进一步了解到CHF 合并感染患者的血清因子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对了解感染的诊断和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进一步的治疗及预后等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王伟铭,章慧娣,朱萍,等. 慢性心力衰竭透析住院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7, 8(3):149-153.

[2] 王秋云,陈其军,姜达仙,等. 血液透析住院患者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136, 145.

[3] 商进春.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176例临床分析[J]. 西部医学,2011,23(9):1707-1709.

[4] 赵玉琴,崔盼. 老年慢性心功能衰竭并发感染患者多项血清因子水平变化规律分析及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5):64-65.

[5] 俞利丽.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感染患者血清因子变化规律的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2):2793-2795.

[6] 刘志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906-2908.

[7] 贺树清,文新兰,徐娜,等. 小儿MP感染血清细胞因子、hs-CRP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J]. 中国现代医生,2010, 48(1):22-23.

[8] 程刚,陆士奇,李岩,等.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介素8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J].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7):3180-3182.

[9] 杨天骄. 腹膜透析对心力衰竭患者微炎性反应指标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0):41-43.

[10] 谢恺庆. C-反应蛋白在慢性肾脏病进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 南方医科大学,2010.

[11] 吕勇,朱敏,王亿平,等. 慢性心力衰竭急剧加重湿热证患者血清前白蛋白的水平变化及清肾颗粒的干预作用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2):225-228.

(收稿日期:2013-12-16)endprint

抗凝血酶Ⅲ(AT-Ⅲ)是血液中活性凝血因子的最重要的阻碍因子,调节血液的凝固和纤维蛋白的溶解,血液中AT-Ⅲ的水平根据各种疾病、症状而变化,病理性降低表明血液抗凝作用减弱等[9]。有研究资料显示[10],SOD 能清除体内有害的自由基,以解除自由基氧化体内的某些组成成分而造成的机体损害,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氧中毒、辐射病、水肿、急性炎症等疾病都与活性氧的毒性有关。实验证明[11],SOD 能够清除自由基,因此可消除上述疾病的病因。由于清除自由基,血清TAC水平也下降。从表2可以看出,AT-Ⅲ、TAC、SOD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机体处于明显的炎性状态,抗氧化能力和保护能力受到抑制。本研究还发现,随着慢性心力衰竭病情的加重,IL-2、IL-6、 IL-8、 IL-10、CRP、PCT、 sICAM-1等呈上升的趋势,反映出机体处于比较严重的炎性状态。心功能代偿期与其他各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因子随着病情的演化有其自身的变化规律, 往往IL-2、IL-6、 IL-8、 IL-10、CRP、PCT、 sICAM-1等含量越高病情越严重。

综上所述,本文对CHF 合并感染患者进行多项血清因子的检测,并对不同分期CHF患者的血清因子进行比较,进一步了解到CHF 合并感染患者的血清因子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对了解感染的诊断和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进一步的治疗及预后等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王伟铭,章慧娣,朱萍,等. 慢性心力衰竭透析住院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7, 8(3):149-153.

[2] 王秋云,陈其军,姜达仙,等. 血液透析住院患者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136, 145.

[3] 商进春.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176例临床分析[J]. 西部医学,2011,23(9):1707-1709.

[4] 赵玉琴,崔盼. 老年慢性心功能衰竭并发感染患者多项血清因子水平变化规律分析及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5):64-65.

[5] 俞利丽.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感染患者血清因子变化规律的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2):2793-2795.

[6] 刘志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906-2908.

[7] 贺树清,文新兰,徐娜,等. 小儿MP感染血清细胞因子、hs-CRP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J]. 中国现代医生,2010, 48(1):22-23.

[8] 程刚,陆士奇,李岩,等.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介素8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J].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7):3180-3182.

[9] 杨天骄. 腹膜透析对心力衰竭患者微炎性反应指标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0):41-43.

[10] 谢恺庆. C-反应蛋白在慢性肾脏病进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 南方医科大学,2010.

[11] 吕勇,朱敏,王亿平,等. 慢性心力衰竭急剧加重湿热证患者血清前白蛋白的水平变化及清肾颗粒的干预作用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2):225-228.

(收稿日期:2013-12-16)endprint

猜你喜欢

慢性心力衰竭感染
舒心通脉组方治疗慢性心衰心肺气虚证患者的临床观察与药学监护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防治作用的有效性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骨三相显像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松动与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降钙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妇产科护理中感染问题的分析和探讨
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心肾综合征护理探讨
真武汤加减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