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理念与民间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4-08-19王凤娟
摘要:从非遗保护理念出发,对民间文学教学进行三个方面的改革尝试:一是民间文学教学理念的拓展,包括民间文学从作为民间文化到作为非遗的课程属性理念的拓展、教学主体理念从民间文化的讲授者到民间文学保护的组织者的拓展以及教学对象理念从文化的接受者到民间文学传承者的拓展;二是教学内容的拓展,包括从传统的民间文学教学模式到开放的民间文学活态资源的应用、从民间文学的文本阅读到民间文学表演情境的观察的应用以及从静态的民间文学教材到动态的民间文学教学数据库的应用;三是教学手段的拓展,包括从单纯的文本话语分析到语境中田野调查的拓展、从民间文学知识的学习到潜移默化的习得传承、以及从单向讲授到多向参与三个方面的改革。
关键词:民间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学改革
G122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迅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逐渐深入人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也不断启发并影响着我们的民间文学教学工作。借鉴非遗保护理念,对民间文学教学进行改革尝试成为必要。首先,从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出台开始,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无疑成为文化界的一个热点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经历了“民间文化”——“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变化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从孕育期就和民间文学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其次,民间文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分属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但民间文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争的事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为我们研究民间文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研究方法,这为民间文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方法理念和理论资源。再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为世界性的文化行动,是保护文化多样性、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举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获得国际上的普遍共识,2004年,我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这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成为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文化保护运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民间文学的教学对象——大学生,未来有一部分会成为文化工作者、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需要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理论知识,由此,从非遗理念出发对民间文学进行教学改革就成为满足教学对象需求的必然要求。
在实际的民间文学教学中,我相信大部分民间文学教师也会涉及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和研究方法。但从目前的文献上来看,从非遗保护理念和视角出发对民间文学教学的梳理研究和理论提升则极为少见。在民间文学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分别从民间文学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三个方面进行积极探讨,从非遗保护理念出发,对民间文学教学改革进行梳理研究和理论提升成为民间文学教学改革的必要尝试。这种尝试有利于实现民间文学的教学效果提升和推动非遗保护的双赢效果。
(一)民间文学教学理念的拓展
1.从民间文学作为民间文化到民间文学作为非遗课程——课程属性理念的拓展
在传统的民间文学教学中,我们一般把民间文学归为民间文化或民俗的一部分,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提出后,部分民间文学作品就顺理成章地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之一。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中国进行文化应对的现实选择,同时也促生新的文化现实,是文化现代化转型的重要动力,是经济转型的强大支撑,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1]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成为政府、学者和广大的民众争相参与的全民运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把民间文学作为文化知识传授的教学理念,而积极采用民间文学作为遗产的教学理念。具体来说,民间文学作为非遗的教学理念改革,主要包括教师身份理念的改革、学生角色理念的改革。
2.从民间文化的讲授者到民间文学保护的组织者——教学主体理念的拓展
在传统的民间文学教学中,民间文学教师往往作为民间文化的讲授者,在为学生宣讲民间文学的知识和民间文学文本,而在非遗保护理念下的民间文学教师不仅仅是文化的宣讲者,更是民间文学的保护者和组织者。在非遗保护理念下的民间文学课堂上,教师要把自己的身份定位为民间文学的保护者和传承者,在传授民间文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积极组织民间文学传承的主体即学生参与到民间文学各种活动中来,最终实现民间文学在传承中保护的效果。
3.从民间文化的接受者到民间文学的传承者——教学对象理念的拓展
在传统的民间文学教学中,学生往往作为学习文化知识的接受者,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观众或听众。这种教学客体化的理念深刻影响了民间文学的活态化传承,几乎使民间文学丧失了巨大的很有潜力的优秀的民间文学传承群体。从广义上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并不是某个个体,而应是一个“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层次:核心传承者,重要传承者,一般传承者。当代大学生完全可以作为民间文学一般传承者或重要传承者参与民间文学活动,并在活动中享受民间文学的情感道德熏陶和艺术感染。郑土有先生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儿童意识——从日本民俗活动中得到的启示》一文中呼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应强化“儿童意识”,“如何使濒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活态的生命形式得以继续传承,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通常的做法是对少数掌握技艺的传承人进行保护,但本文认为仅限于此是远远不够的。在对核心传承人进行重点保护的同时,还应该重视‘群体传承人的培养,而‘群体传承人培养的核心是儿童,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应强化‘儿童意识”[2]。虽然当代的大学生早已不是儿童,但作为整个未来社会的文化精英群体,如果能在民间文学学习过程中认识民间文学的价值和意义,习得民间文学遗产资源,将为未来社会的民间文学传承和保护,甚至为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积累巨大的能量和资源。
(二)民间文学教学内容的拓展
1.从传统的民间文学教学模式到开放的民间文学活态资源的应用
传统的民间文学教学内容往往是围绕民间文学教材讲授整个民间文学的学科体系,从民间文学概述即民间文学的概念、发展历程、基本特征、价值和研究方法等逐一进行介绍开始,再到民间文学的类型即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史诗、民间俗语的讲述,最后,阐述民间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如与民俗学的关系,与人类学的关系,与社会学的关系等等。这些都是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所说的“课本知识”,如果仅仅讲解这些书面的知识,那么教师课堂教学的意义就不大了,因此,费孝通先生“当时在大学里讲课,不喜欢用现存的课本,而企图利用和青年学生们的接触机会,探索一些我(费孝通先生)自己觉得有意义的课题。”[3]非遗保护理念下的民间文学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应该以更开放的民间文学活态资源作为民间文学的教学内容。“民俗学、民间文学教材不是学生唯一的学习资料,教师要把视野投向更为广阔的世界,利用可用的学习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如博物馆、科技馆、科研机构、社区服务机构等都可以成为师生可利用的资源,让学生通过参观、访问、讲座、讨论和见习、实习等途径来扩大教学内容的‘广度。师生可利用相关的文化网站、公共数据库等网络资源的信息共享来进行收集资料和学习,教师要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网站,指导学生学习。”[4]如“中国民间文学网”、“中国民俗学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等网站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料,如中国民间文学网设有“解梦故事”、“民间故事”、“传奇故事”、“越剧”、“黄梅戏”等栏目以及相关民间文学、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网站的链接,这样的网站和博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便捷接近民间文学的空间。
2.从传统民间文学文本阅读到民间文学活态表演情境观察的应用
传统的民间文学教学一直侧重书面知识的传授,而非遗保护活态传承理念下的民间文学课堂应该突出民间文学田野语境中的活态的表演方面的教学内容。平面的民间文学知识在学生平时的阅读中完全可以掌握,而在民间文学课堂上尽量让学生领略到鲜活的、立体的活态表演,毕竟很多民间文学作品都是立体活态的表演形式存在,对活态表演教学内容的添加不仅有利于增加学生学习民间文学的积极性,更能让学生在田野语境中了解民间文学作品的原貌、领略民间文学作品的丰富内涵和鲜活魅力。如讲到《格萨尔王传》时,可以带领学生到演唱现场去感受《格萨尔王传》的艺术魅力,了解藏区民众对《格萨尔王传》的情结。
3.从静态的民间文学教材到动态的民间文学教学数据库的应用
已有的民间文学教材,如钟敬文主编的《民间文学概论》、刘守华、陈建宪主编的《民间文学教程》、段宝林主编的《民间文学教程》、万建中著的《民间文学引论》等,可以满足民间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了解基础知识的需要,但这种静态的民间文学教材已经不能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下的民间文学活态教学内容的需要,建立动态的民间文学教学数据库就显得很有必要。好在现在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正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这方面的工作,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些数据库就可以运用于民间文学的教学实践。
(三)民间文学教学手段的拓展
1.从单纯的文本话语分析到语境中田野调查的拓展
传统的民间文学教学往往以对民间文学的话语分析为主要手段,当然,这是民间文学课程学习所必须的环节,但田野调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主要的工作方法和前提条件,必须引起民间文学教学者的注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讲授田野调查方法无疑就是授学生以“渔”。“田野调查有助于学生感性体验与真正理解民间文学的概念与范畴;了解民间文学的传承环境, 认识民间文学的特征与功能;体会民间文学的价值、意义及民间文学课程的重要性。当然,田野调查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意义更是毋容置疑。”[5]因此,积极地组织学生走向民间文学的情景语境的田野,把课堂教学和田野调查有机结合起来,一定会让同学们在调查过程中感知到民间文学的价值和民间文学的无穷魅力。
2.从民间文学知识的学习到潜移默化的习得传承
传统的民间文学教学一般把学习和掌握民间文学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很明显,把民间文学理解为一种静态的文献知识,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下,部分民间文学作品不仅是活态的文化,而且是需要现代民众不断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习得”本为语言学术语,是指在日常交际环境中通过自然的运用第一语言能力而逐步地、下意识地发展这种能力。民间文学的习得传承即是在潜移默化的情景语境中无意识地获得民间文学文化知识,进行民间文学的传承。民间文学知识性学习往往理解记忆为主要手段,而潜移默化的习得传承则以参与表演或参与体验为主要手段,如民间故事教学部分,可以请民间故事的传承人来讲课或者带领同学们直接参与民间故事传承人的表演活动。“民俗文化视频观摩、故事会、讲座、歌舞与戏剧表演等都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形式。”[6]
3.从单向讲授到多向参与
传统的民间文学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单向输出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即在整个民间文学教学中,学生往往以观众或听众的身份学习理论知识。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活态性、传承性理念启示我们,必须注重作为民间文学主要传承群体的大学生改变以往观众或听众的身份,而成为整个民间文学的演员或传承者。这当然需要民间文学教师的积极倡导和有效的组织。如在神话教学中,可以要求每一个学生先从家长那里学习到至少一个神话故事,然后再讲给同学们听,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家长、教师等都实际参与了民间文学的传承。使大学民间文学的课堂影响到更多的人,从而扩大民间文学的传承范围。
当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出发,对民间文学教学进行改革也面临着种种目前难以克服的问题和现实困境,比如学生的成绩如何客观地评定、田野调查或参与民间文学活动的经费如何解决以及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安全问题、如何与量化的教学管理模式对接等,这些都是目前民间文学教学改革面临的困境,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地断然拒绝借鉴非遗保护理念,放弃对民间文学教学进行改革尝试。我相信,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我们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发展和各位同仁的不懈努力,我们的民间文学教学工作一定会突破目前的困境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卢衍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何与何为[J].民族艺术研究,2011,(6).
[2]郑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儿童意识——从日本民俗活动中得到的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2008,(9).
[3]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1985.
[4]陈丽琴.构建高校民俗学、民间文学的生态课堂[J].科教导刊,2012,(6).
[5]陈金文.田野调查对于民间文学课堂教学的意义——“民间文学课堂教学与田野调查的链接”研究系列论文之一[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3).
[6]陈丽琴.构建高校民俗学、民间文学的生态课堂[J].科教导刊,2012,(6).
作者简介:王凤娟(1984—),女,河南郸城人,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生。研究方向:艺术人类学与民间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李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