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性别社会化”的理论解读
2014-08-19段舒颀赵安民
段舒颀 赵安民
摘要:性别社会化是作为生物个体的两性男女向社会人转变的重要环节,也是维系社会发展的应然维度之一。然而在这个信息碎片化传播的时代,新的社会现象集束式地出现致使人们处于文化、价值与规范的流变之中;父权制意识形态、文化符号对男性价值的褒扬以及对女性价值的贬低等因素为我国社会的性别社会化带来性别角色模糊、性别道德边缘化等困惑。面对这一现实,将大众传媒作为社会性别的塑造工具来重塑性别平等理念、确立新的性别角色规范就成为我国性别社会化所应当省思的议题。
关键词:社会性别;社会化;性别社会化
C913.68
信奉社会唯识论(social realism)的学者们普遍认为,社会具有自我维系与自我成长的趋向,这种趋向反映在社会成员对于未来的期望以及为此种期望而不断建构基础的戮力奋斗之中。这一语境中的社会成员,并不是指纯粹的生物个体,而是指认同某种社会文化并遵循某种社会规范的——即经历了社会化过程的社会人。易言之,促成社会延续与繁荣的“元问题”就指向了人的社会化。人即分男女,这是基于其生物属性的本质规定。那么,作为两性男女的生物个体要实现向社会人的蜕变与转化,其“性别社会化”就成为社会化内里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性别社会化与语言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协同而构成社会化概念的逻辑框架,它是个人关于性别角色和性别规范的学习过程,也是贯穿于人们生命始终的性别认同过程。笔者认为,人的性别社会化的全部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公式:
性别(sex or sexuality)→ 社会性别(gender)
这个公式为我们揭示了性别社会化的本质,即人从解剖学意义上的、在染色体及生理机能等方面表现出差异的男女,向具有社会属性的男女蜕变、升华的过程。基于此,对我国性别社会化的现状、成因、机制等进行理论的解读,既是一种对人性的观照,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本土性别社会化的规律,并探索出一条“性别社会化”的蹊径,最终致力于构建一个男女两性平等而和谐发展的健康社会。
一、境域与困惑:我国性别社会化的现状评释
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说:“在每天无数的小活动中,我们社会化地再生产着——亦即制造和再制造着——性别。”[1]133尽管这一论断已经向我们阐释了性别社会化的重要性,然遗憾之处在于,这一议题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却并未得到我国社会的属意。症结在于,在儒家文化传统的浸润下,性别从来都遮盖着神秘的面纱而站在庄严肃穆的主流文化的对立面,成为我们讳莫如深的话题。理论的“缺场”毕竟不能遮盖和改变性别社会化这一客观存在的现象与实际。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社会正越来越多地经历着多元性别文化的冲击。“性别”这个曾经被我们“视而不见”的话题已悄然成为中国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的一个挑战,中国社会也面临着性别社会化带来的种种困惑。
1.性别角色模糊化
作为社会人的我们需要在人生的舞台上扮演各式各样的角色,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性别角色将贯穿我们生命的始终。性别角色(gender role)隶属于性别社会化这一理论范畴,“是指每种性别在所属的社会和群体中占有的位置,以及被该社会和群体所规定及希望的特定的行为模式”[2]50,是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由于生物的“性”不同,社会对其期待也不同,男女两性就会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呈现出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差异,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性别气质:男性应当有男子气概和阳刚之气,有社会担当,有责任感;女性则婉转温和,具有阴柔之美。然而,盛行于世界范围内的中性化浪潮却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对两性的角色划分,带来性别角色模糊化的弊端。在这种流行文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青年以“中性风”为时尚的风向标和审美的标准来“改造”自己的性别、弱化自身的性别特点,男性向“伪娘”靠拢,涂脂抹粉、说话娘娘腔甚至搔首弄姿,而女性则追求豪放、粗暴的“女汉子”行为并以此为美。性别角色的混淆、模糊不仅会导致社会成员自身的认知偏差和行为的失范,若长此以往不加约束地发展下去,还将造成家庭和社会伦理的混乱。
2.性别价值差异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即人作为价值客体对自身及社会的积极效应。这一观点表明,人的价值的实现,既包涵人对“自我”的维护、尊重与满足,又包涵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在我国传统的父权制社会中,男性是社会的核心,其人生价值的实现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社会发展至今天,虽然我们早已抛弃男尊女卑的枷锁,但男性的人生价值却几乎未发生变化,男性在公共领域内取得的学业、事业等成就,不仅能获得自身的满足感,也能获得社会的认可与尊重。男性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可融合的,不存在非议与矛盾。1949年以来,我国实施的男女平等这一基本国策不仅从政治上解放了妇女,也在循序渐进中影响了人们的观念和社会制度,女性更多地拥有了和男性相同的权利,也获得了合法化的政治权力。在现代社会,“女性与男性一样接受尽可能多的教育,她们广泛参与社会劳动,具有婚姻的自主权,获得职场的成就,妇女地位显著提升。”[3]8然而,即使是在公共领域获得瞩目成就的女性也必须兼顾好家庭生活中女儿、妻子和母亲的角色,否则就受到社会对其不符合“贤妻良母”这一标准的谴责与非难。同时,我国社会习惯于以一种戏谑的、调侃的语气来评价女性之中的高学历者,甚至把“女博士”归类为第三种性别。这一系列社会现象无疑是对女性的歧视和否定,也成为女性在性别社会化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的巨大阻碍。正如学者冷舜安所言,这种对性别价值差异化的评价体系使得女性在追求事业成功的同时比男性面临更加艰难的选择和更多的痛苦与矛盾。
3.性别道德边缘化
性别道德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以善恶为评价标准,它代表着社会主流的、正面的价值取向,是男女两性在性别社会化的过程中对社会文化和“游戏规则”的悦纳与内化。对于性别道德,马克思曾作过较深入的研究,马克思认为:“拿妇女当作共同淫乐的牺牲品和婢女来对待,这表现了人在对待自身方面的无限的退化。”中国的传统社会强调天与地、阴与阳、夫与妻之间的自然秩序,这种等级秩序赋予男女两性截然相反的性别伦理,婚姻很少对男性提出要求,而女性则必须保持贞洁,相夫教子、孝顺公婆。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从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上改变了我国社会的原有面貌,建立起一套与传统社会全然不同的现代经济、政治、社会和心理结构,传统的性别道德也被彻底颠覆。然而,在人们追求思想解放与个性独立的今天,一部分人却乐于站在主流道德的对立面,制造出“二奶”、“婚外情”、“性暴力”、“换妻”等刷新性别道德底线的社会问题,使性别道德被边缘化——这可以被注解为一种性别社会化的“退行性”发展,为我国社会的性别秩序带来潜藏的危机。
二、探本与溯源:我国性别社会化现状的成因剖释
从宏观、中观、微观的维度来忖量我国性别社会化中显现出的问题,我们可以将成因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宏观视域下,自然科学与工业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创造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全新的生存和思想条件,而社会的迅速变迁带来了社会价值观念的剧烈嬗变,致使人们在性别社会化的过程中出现“自我认同”的偏差,这种影响是不可逆的,不以人为因素而改变。当我们从结构的角度去观察社会时,会发现它是一个动态的变革过程,既包括社会形态的变化,也囊括社会结构与制度的调整。在一般条件下,新的社会现象的出现是渐进性的,并没有集束的特点,于是人们会对这种柔和、平稳的社会变迁产生相当程度的适应性,从而形成较为明显的、稳定的价值取向。但是,在信息爆炸时代迅速变化的社会,各种新现象、新事物和新观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大量地涌现,信息的“碎片化(Fragmentation)”传播范式使得人们在实质上处于“文化、价值、规范的流变之中,难以形成比较固定的、可以效仿的东西”[4]60,而我国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时间压缩”效应使新兴社会现象的产生更为密集,这就加倍放大了社会变迁的速率与效应。于是,身处此种变迁之中的社会成员在一定的时期内无法对某种性别现象做出是非、优劣的判断,从而影响受众的自我认同。
中观视域下,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自身的强大影响,形成了公共话语空间,并通过这种话语权深深影响人们的性别关系和性别社会化。它以各种生动的形式展示社会对理想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期望,是成就男女两性性别社会化的天然工具。然而,在现代社会,几乎所有的传媒都是经济型组织,它们以盈利为最终目的,大众对完整、真实、及时、先进的信息的渴求并不能成为左右媒体决策的首要因素。同时,传媒本身就是一种世俗性质的社会文化,代表了在一个渐趋多元化的、中心离散的时代,人们对意识形态主流话语的义无反顾的解构。尽管现代传媒在倡导社会和谐与推进性别平等方面不断进步,也在广域的范围内为女性的“发声”做出过功若丘山的贡献,但是在消费文化的刺激下,大众传媒的叙事方式及其所建构出的性别话语更加强调女性的观赏价值,传媒通过把女性“标签化”处理,制造出具有“消费示范性”[5]172的女性形象,使女性再次沦为男权的附属品。这无疑流露出对女性的轻蔑与歧视,折射出男女两性在现实社会中的不平等,也给我国的性别社会化带来不良的诱导。
性别社会化的关键内容是社会成员学习性别规范和相关的行为符号意义。在不同阶段的生命周期中,性别社会化的侧重点各有不同。然而无论在何种阶段,家庭和学校始终都是性别社会化最直接、最主要的施教者。因此,微观视域下,家庭及学校对性别议题的侧目与回避,弱化了受教者对社会性别角色的理解,从而影响受教者对于性别角色的认同并导致角色扮演的失误。
三、担当与求索:我国性别社会化的机制构想
人的性别社会化既是一种本土文化的接纳与传承过程,也是衡量一个社会与民族发展的基本维度之一。通过对我国性别社会化现状及成因的解读,笔者对我国性别社会化这一系统工程作如下构想:
1.重塑先进的性别平等理念
现代社会中两性不平等的根源在于父权制意识形态、文化符号具有褒扬男性价值、贬低女性价值的倾向,而文化又通过历史、话语及社会化的过程使这种不平等的意识形态合理化、合法化,并形成代际传递。社会文化对这一事实保留着暧昧的态度,并衍生出对男女两性截然不同的评价机制,这是对女性的歧视,也造成了性别社会化理论与现实的矛盾与鸿沟。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正在呼唤一种和谐的两性秩序,这要求我们必须重塑性别平等理念,为两性的性别社会化建构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在现今社会,我们所执着追求的性别平等既区别于生物决定论者们所过度渲染的男女两性先天差异之论断,将女性受歧视的根源单向地归结于生理构成;又相异于激进的革命者们为追求两性平等而对性别差异进行严苛抹杀的这种极端理论与行为。正如先哲亚里士多德所言,公正不仅在于同类同等对待之,还在于不同类不同等对待之。经过重塑的性别平等理念是以对两性先天生物、生理差异的尊重为价值前提的、先进的社会主义性别文化,指“男女两性在人格上、地位上、参与机会以及社会价值上的平等,是在尊重差异上的平等。”[6]362在这种理念的感召下,两性的关系会演化为一种新型的和谐发展的伙伴关系,社会既不以男性的视角、标准作为阐释男女平等的依据,也不以女性的立场和经验来解析男女平等的现实。这种平等的氛围和价值取向是男女两性认同并扮演好各自性别角色、完成性别社会化的先决条件。
2.确立新型的性别角色规范
社会性别理论范畴中的性别角色是指社会按照人的生理性别(sex)而分配给人的社会行为及思维范式,是受到社会主流价值观念认可的、适合某一性别的行为方式的总和。当人们以性别为框架而赋予男女以不同的社会特征时,性别角色的规范就产生了,它可以被释义为一种社会文化的规定性,也是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性别社会化的过程中,人们首先需要理解、悦纳社会所规定的性别角色规范,才能遵循此种规范并使其内化,从而履行自己的职责。社会学家米德指出,两性的性别角色建构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且性别角色具有极大程度的社会、文化之可塑性。我国的传统文化认为男性的主导与女性的依附是最理想的性别关系形式,这种以男性为中心、以男性的价值观及审美标准来“绑架”女性的角色规范其实质是一种性别刻板印象。那么,确立新型的性别角色规范就成为我国社会性别社会化的先机:我们需要家庭、学校、大众传媒的通力合作,强化性别角色理念,消除腐朽的刻板印象,为新时期的女性勾勒出崭新的形象与行为典范,以促进女性自我意识的再觉醒。同时要意识到中性化趋势的弊端,在新的性别规范中使男性依然彰显男性气概,使女性展现女性魅力。
3.唤醒大众传媒的性别敏感与自律
根据社会学家康奈尔“霸权男性气质”(Hegemonic Masculinity)的观点,“在大众社会关系的层面上,高度程式化的和苍白贫乏的男性气质的定义是构建居支配地位的男性与居从属地位的男性之间的关系,以及所有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关系的基石。”[7]45这种霸权原则在大众传媒中得到了“再生产”:当我们透过媒体所刻画出的男性形象去领悟社会文化的时候,会发现女性依然处于弱势地位,男女之间权力的不平等通过传媒而得到强化。然而,正如刘利群教授所言,大众传媒既是社会公器又是社会建构的途径,它作为社会性别的塑造者,理应担当起促进性别社会化、促进性别平等的责任。因此,大众媒介需要自觉接受社会性别的再教育,通过制定专业准则和行为守则等方式建立媒体的自律机制,提升媒体与媒介工作者的性别敏感度,倡导先进的性别文化,以完成对公众的性别意识启蒙,并且使受众在性别平等的舆论环境中完成性别社会化。
参考文献:
[1](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郑新蓉.性别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王思斌.社会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刘利群.社会性别视野下的媒介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6]王凤华,贺江平.社会性别文化的历史与未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7]曹晋.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理论与实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作者简介:段舒颀(1988―),女,汉族,陕西宝鸡人,硕士研究生。
赵安民(1955―),男,汉族,陕西长武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负责人。
(责任编辑:李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