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家庭作业的设计

2014-08-18李秀范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数学学科体现家庭作业

李秀范

摘 要:家庭作业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适当的家庭作业,能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现在小学生数学作业不仅量多,而且只考虑到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巩固和应用,使得作业比较单调枯燥,而没有考虑到学生自身的需要,体现不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通过家庭作业现状分析,要突出体现"七性"。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使学生感到喜闻乐见。

关键词:数学学科 家庭作业 现状分析 体现"七性"

一、家庭作业现状分析

现在小学生数学作业的主要来源是现成的教辅资料,如口算训练、同步作业、作业本。数学作业不仅量多,而且只考虑到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巩固和应用,使得作业比较单调枯燥,而没有考虑到学生自身的需要,体现不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方面主要表现在:(1)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量普遍偏大;有83%的同学每天需要60—90分钟的时间才能完成数学家庭作业。(2)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形式欠丰富;有81%的教师布置的作业都是教辅资料上的习题,极少有教师自己编写作业或者是布置动手操作、社会调查等其它作业。(3)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自主选择少;92%的教师给学生留的作业大部分都是一样的,学生很少有选择的余地。(4)教师只关注学生是否做了家庭作业;从学生的家校联系本上了解到,如及时完成作业则会打“√”,很少有相关的评语,(5)教师批改格式简单,标记不规范。学生方面主要表现在:(1)对数学家庭作业应付了事;在完成后,一般不会主动去检查。(2)没完成原因五花八门;(3)在家父母陪做数学家庭作业;造成了学生对家长有一定的依赖性,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减弱。

二、家庭作业设计体现“七性”

家庭作业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适当的家庭作业,能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设计家庭作业时,突出以下“七性”特点。

1.趣味性

以往作业过多,机械、单调、重复,学生反倒枯燥乏味,更谈不上培养创新意识。在教育改革的今天,设计家庭作业,一定要摆脱那种单调乏味的重复练习,增加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产生一种内在的需求感,自觉完成作业。找一找、连一连、画一画是小学生喜欢做的事情。只要灵活运用,就能使作业增趣。例如,学习了“20以内的加法”后,可以这样设计:把“几加几”的练习,设计为“帮小动物找家”的形式。也就是在作业纸的左边一栏印上带有算式的小动物,右边一栏印上带有不同门牌号的小房子,然后发给学生,让他们帮助动物找家——“连一连”。同学们很喜欢。把训练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既增添了趣味性,又达到了训练的目的。

2.自主性

传统的作业,都是老师布置,学生做,长期的作业模式,养成了学生等待作业的习惯。改革这一片面的做法,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作业的主人。如,让学生自选作业、自编作业、自批作业。自选作业,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选择课本上的练习做为家庭作业;自编作业,就是让学生根据某节课的内容为老师设计试题,并写出答案做为家庭作业;自批作业,就是把某一次的作业与同学交流,让同学当一次小老师批改,第二天再交流,学生成了作业的主人。

3.针对性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在接受知识和思维能力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面向每一个学生个体。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要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既要有“基本题”,又要有“提高题”,要有后进生“跳一跳能找到”的“果子”,还得有优等生觉得富有挑战性的作业。

4.操作性

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好动,因此,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化。设计操作性的作业,可满足他们的心理要求,利于激发兴趣,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后,让学生用纸壳自制长方体或正方体,等学了计算知识后,再让学生算出自制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这种作业就要求学生做一做、量一量、算一算,既让学生动脑思考,又让学生动手操作,将兴趣激发、思维训练、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

5.创造性

作业的创造性就是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适当地布置一些创造性地作业,可以让他们在充足的时间内考虑、探索,从而培养创造能力。

(1).在“开放”式的作业练习中创新。一题多法,一题多解。如,画一个面积24平方厘米的三角形,让每个学生都能进行没有固定答案的讨论,只要底乘高等于48平方厘米就可以,有无数解,满足了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

(2).在阅读中创新。古今中外,许多数学家的故事对小学生有无穷的吸引力;布置一些阅读作业,让小学生学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充实大脑,从中得到启发,进行联想,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6.实践性

一味要求孩子看课本做练习,以期考试中得高分,这是一种短视行为。大教育指导下的作业设计应体现实践性,让学生学以致用。如,学了“厘米和米的认识”后,让学生量一量家里的物品(有必量的物品,也有选量的物品);学了“原角分的认识”后,布置学生到自家周围商店调查一下商品价格。这类作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参与性,充实了生活,给学生带来了无穷乐趣!

7.开放性

在家庭作业的设计中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适度地引入一些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题目,不仅有利于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形成,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形成积极探索和力求创造的心理态势。

总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真正的数学是丰富多彩的,不是复杂的数字游戏,它有着实实在在、生动活泼的生活背景。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是“活”的数学、有意义的数学。因此,家庭作业的设计,要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要使学生感到喜闻乐见。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学学科体现家庭作业
特殊的家庭作业
Special Homework 特殊的家庭作业
谁帮派翠克完成家庭作业
如何让农村留守儿童重视数学学科的学习
情感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体现
艺术品位在生活中的体现
音响符号在舞台表演中作用的体现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探讨
留住历史,留住记忆
当孩子的家庭作业过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