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探究

2014-08-18龙敏盛李兵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解剖学学时

龙敏盛+李兵

摘 要:通过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案,突出专业重点,开放实训室等教改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护理人才。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 教学改革

人体解剖学是护理学专业主干课程之一,也是一门基础应用护理知识的课程, 内容包含内、外、妇、儿、护理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为了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解剖知识在临床专业学习中的应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我们在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取得了较好教学效果。现对实施教改的情况加以总结分析。

一、教改背景

1.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满足现在教学需要 传统教学是教师依教学进度,把课本内容依序讲解给学生。学生则通过听讲、练习以及课后的复习来熟练课本的知识,它的主要活动是教师,同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而现代教学则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高职教育中更是强调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强化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这是促进教学改革的根本动力。

2.教学资源相对不足 由于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加上市场对护理人才需求的增大,贵州省各院校护理专业学生人数都处于聚增状态,我院虽然逐年加大对护理实训室设备的投入和并在2010年获得中央财政150万护理实验室建设专项经费的支持,但仍然比不上就读学生人数的增长幅度。因此,要培养出达到护理人才培养标准的要求的护理人才,必须进行教改,让教学资源发挥最大化的作用。

3.学时少,教学内容多,人体解剖学是所有医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人体解剖学课程共78学时,其中理论43学时,实训35学时,这点学时显然远远不够。要让学生掌握人体解剖学必备的理论和技能,这就需要教师认真思考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互相重叠的具体情况,进行精心备课,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使教学效果达到人体解剖学教学目标的要求。

4.学生文化基础较差,主动性不高 近年来国家招生政策的调整和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学生入学分数低、基础知识较差,生源素质比以前有所下降。学生由于自身文化基础较差,比较难适应以自学为主的高校学习方式,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对不理解的问题很少向老师请教,只是被动地学习,这些都不利于人体解剖学的开展。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成为真正的教学活动的主体,也需要我们进行教学改革。

二、教改方法

1.更新教学理念 以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为主线,以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和毕业后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教学中心,全面更新教学理念。教师要在思想认识到高职学生毕业后主要服务对象是医院、妇保院等卫生机构,工作性质以临床护理、健康教育为主,从事护理教育、科研机会较少,所以教学内容应有所取舍、有所侧重。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让职业技能大赛和学生毕业后考取护士执业资格证作为教学的指挥棒,所有的教学内容要满足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急救意识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2.因材施教,突出人体解剖学教学重点 每个学生均有各自的优势智力领域、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针对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弱,学习主动性不高的特点,教学中注重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强调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授课内容要适应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要,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进来,课后积极参与学生制订学习方案、练习、讨论等学习活动,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培养学生应用解剖知识与其他临床学科横向联系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同时,注重突出人体解剖学教学重点,分折判断和护理要点。

3.改革实训教学 在实训教学中,首先对学生进行人体解剖学技能的强化训练,使学生都能熟练进行解剖技能的操作。但是只掌握单项技能操作,不足以培养学生的解剖意识、解剖技能的综合应用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因此在学生熟练掌握人体解剖学技能的基础上,广泛应用模拟实训教学,也就是在学生熟练掌握解剖技能后,教师及时设计出各种临床病例,让学生分组做解决实施方案,这样就把所有的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串连起来,让学生在操作中训练综合应用能力,通过大量的情景模拟实训教学,逐步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弥补了传统演示性实训教学的不足。

4.打破时间、空间界限,解决教学资源、学时相对不足 将教学进度表、授课内容、课件、习题、操作评分标准、电教资料、学生录像等挂在校园网或班级多媒体教学设备上,便于学生了解、预习和复习学习内容,继续学习和寻找不足之处。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开放人体解剖学实训室,在教师对实训方案指导下、实训老师的帮助下,让学生们自己准备和管理实训物品,组织操作实训。通过这些方法,打破了学生学习时间、空间的界限,解决了教学资源、学时相对不足的问题,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同时,学生的组织、管理、团队配合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也得到全面提高。

5.改革考核方案,体现高职教育特点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需求来进行人才培养。要实现培养目标,必须要有相应的、科学的、多维度的考核方法。在对学生的人体解剖学知识进行综合考核时,考核内容与临床知识相结合,改变已往笔试作为学科成绩的考核方法。在考核中,学生通过抽题,拿到各自的考核题目,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所给的内容。学生不但要将学习到的临床基础知识和其它护理技能综合展现出来,还要回答所抽到题目的相关知识,才能获得相应的成绩。由于学生事先不知道要考核的是什么题目,就会对所有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努力学习、训练,这样就改变了已往高分低能的现象,同时也体现出高职培养应用型护理人才的特点。

三、教改后的效果

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实施教学改革后,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不仅学习人体解剖学知识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动手操作能力、互相配合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也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所抽题目考核初次通过率基本保持在98%以上,剩余学生经过再次基础知识综合训练后也都通过考核。根据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调查和行业(医院)专家座谈会了解到,近年来很多毕业生已经成为就业医院临床岗位上的技术骨干,有的已经成长为相关科室的培训老师。

结语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将不断深入,如何走出一条符合护理人才培养要求和行业(医院)需求的教学创新之路,是摆在护理教学工作者面前艰巨而伟大的任务。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临床基础实用性人才。

作者简介:

李兵,男,汉族,1970.4-,安顺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实验室主任,外科高级实验师,主要研究方向:实验室管理;外科、急救、解剖教学和实训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体解剖学解剖学学时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学时压缩下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讨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实践教学探讨
转型背景下护理专业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人体的吸收功能》说课设计
解剖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