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历史课本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14-08-18陈国清

文教资料 2014年5期
关键词:课本剧历史教学

陈国清

(福安市民族中学,福建 福安 355000)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1]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初中历史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课本剧将戏剧元素融入历史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表现力,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形成学习历史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探析历史课本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历史课本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够更好地挖掘和超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对知识和能力进行意义建构。传统的历史教学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通过历史课本剧,则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教室为舞台、以表演为教材,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把课文中描写人物活动的语句化作具体人物活动的话剧,将历史知识点融入到学生的表演中。

2.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将个体的能力分为“语言、数理、视觉、音乐、运动、人际交往、观察、存在智力”八种智力类型。不同个体的智能倾向是不同的,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这种个体的差异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有些学生善于书本记忆,而有些学生善于逻辑推理,在理解中记忆知识点。课本剧的方式,无疑为各种智力倾向的学生都提供了发挥自己长处的平台,通过语言的复述和改造,可以发挥学生的语言能力;通过历史剧的演出,可以锻炼学生的肢体语言表达能力;通过配乐,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课本剧使枯燥的历史课,成为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重要工具。

3.“元认知”学习理论。

元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在学生能力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起到决定作用的是学生的“元认知”。所谓元认知,即“学生对自己掌握知识过程的理解”。在常规的历史教学中,学生机械记忆书中的知识点,教师只注重教学的结果,而忽视教学的过程,使得许多学生认为历史课枯燥无味。而通过历史课本剧,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表演,诠释出历史人物的性情和故事情节,有助于在自己的大脑中形成历史的“元认知”。

二、课本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精选剧本素材,整合历史教材内容。

传统的历史教学是一种“模块式”教学,单元与单元之间缺少关联,这是导致历史课不吸引学生的重要原因。笔者在教学中,通过课本剧来串联历史故事,打破模块界线,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历史课本剧要以教科书为基点,严格按照《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对课本剧进行创作与改编。在课标的指引下,对历史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整合与梳理,使其既能够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又符合学生的实际。历史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在历史课本剧中,深入挖掘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时间、历史地点等要素,更有利于使学生在表演中学习和记忆。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一课时,《新课标》要求“使学生了解三国,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历史原因及史实”。这可理解为让学生能够记住重要的时间、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等。在教材中,笔者重点对“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进行了论述,以时间为顺序,对“三国鼎立”的形成进行了剖析。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说,书中的描述过于刻板,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容易,而理解难。这时,就可以利用课本小短剧《三顾茅庐》,从“人物的刻画”方面着手,以人物性格为突破口,编剧、排练、道具制作、问题的设计等环节,基本上由同学们独立策划、完成。学生在小短剧的表演中,展现“三顾茅庐”、“隆中对”等故事及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的性格特点,了解刘备的求才若渴、张飞的鲁莽急躁、诸葛亮的智慧和谋略等。通过学生对人物性格的理解,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和学习本课知识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更加理解和固化知识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解决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超越“最近发展区”。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许多学生难以理解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通过讲解与学生的重复叙述来进行“强化”记忆,使得学生虽然记忆了相关的知识点,但却无法逾越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对于历史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百害而无一益。而通过课本剧,教师将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融入到学生的课本剧表演中,则更有利于搭建学生的“学习支架”,逾越“最近发展区”,使学生从感性认识走向理性认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由于一些课文与前面的课文联系并不密切,学生对课文内容不理解,成为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这时,利用历史课本剧,将前后内容进行有效的串联,让学生扮演相应的角色,学生就可对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从而为课文的学习打下基础。例如:在学习《北方民族大融合》时,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这一课的重点和难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虽然教材中对改革的内容进行了叙述,但是由于缺少改革前后的对比,学生对孝文帝改革的成果仍然较为模糊。这时,可以通过举办课堂“时装表演”的方式,再现北魏统一北方前鲜卑民族的服饰与改革后的服饰,使学生感受服装方面的进步。从这个微小的角度,使学生感受到孝文帝改革对经济、政治、文化的促进作用。

3.引导学生协作,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

新课标要求将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使学生更广泛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传统的历史教学,学生接触的机会少,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与新课标的要求背道而驰。新课改下,课堂教学设计不应局限于教材,要打破历史课本中传统的“条条框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整合课本内容。通过课本剧,为学生提供合作与竞争的平台,适当拓展课本内容,引导学生鉴古知今,关注现实。[2]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理解自己学习历史的“元认知”。例如在学习《美国内战》一课时,重点是学生对美国南北矛盾内容的理解,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奴隶制度”。教师可以通过“模拟国会”的课本剧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扮演美国国会的会员代表,就南北方的“奴隶”的焦点问题展开辩论。通过集聚小组众人的智慧,既使个体获得了表现的机会,又促进了个体在合作中的学习。学生站在不同的视角,用亲身体验的方式,在合作与竞争中分析历史问题,增强学习历史的主动性。

4.再现历史情境,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历史新课标对学生学习历史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看待历史,理解历史规律与进程,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可见学生的历史课更是一门“思想道德”课。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品味历史、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自己的方法论,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浓郁的情境,对当时的历史事件进行再现,将学生的注意力更好的引入到特定的情境中,才能够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情感体验,促进其价值观的形成。在课本剧中,由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相应内容的扮演,让学生亲自创设情境、感受情境,在心灵上受到情感的共鸣与冲击。例如在学习《难忘九一八》一课时,让学生进行课堂剧《西安事变》的表演,从张学良、杨虎城多次劝说蒋介石联共抗日不果到实行“兵谏”,使同学们认识到蒋介石“不抵抗”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危害以及张学良、杨虎城为民族大义而牺牲自我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责任感。

5.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历史综合能力。

学习历史的关键不是学生对课本中每个知识的简单记忆,而应该是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既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有了完整的认识,又对学生的逻辑性历史思维进行整合,在历史学习中方能举一反三,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课本剧是学生告别灌输式学习、做习题、死记硬背学习的重要手段。通过历史课本剧,使学生能够通过分析、比较,形成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既能分析历史事件或人物的利弊,又能提出自己对这一历史现象的见解,通过横向与纵向联合与比对,形成自己的“历史理论体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在学习某一历史事件时,在横向角度,可以以课文中当时历史时代为背景进行课本剧的编排,在纵向角度,可以通过“穿越”的方式,对历史课本剧进行改造,大胆将现代人物引入古代的历史故事中,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背景,演绎古代历史故事。例如在学习《戊戌变法》一课时,让学生对“康有为与顽固派的论战”进行课堂剧的表演,使学生了解新旧势力的紧张和变法在社会上所起的思想启蒙作用,为理解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意义做铺垫。由于条件所限,同学们的表演虽然简单,但他们仍产生了高度的热情和大胆的想象,进行了剧本的创作和表演。在不违背教材主旨的基础上超越教材,将历史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素养。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事半功倍的练习效果,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发展性、独创性。[3]

三、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历史课本剧需注意的问题

当前,初中历史的课程改革正在深入开展,历史课本剧作为一种新颖的历史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所改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读史、学史、评史、用史“的综合历史能力。在历史课本剧的“备、编、排、演、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将学习的主体还予学生,最终使学生形成“有效学习”。笔者认为,在历史课本剧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注重以下问题:

一是每种新的教学方法都有它的利与弊,历史课本剧也不例外。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处理好“历史课本剧与新课标、课堂空间与时间、学生独自表演与集体互动、教师预设与学生自主学习”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必须在遵循新课标的前提下进行,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不脱离课标,又要在课堂中有所创新。要不断拓展历史课堂的空间,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要将历史课本剧作为教学难点的突破与教学重点的延伸。通过历史课本剧的形象、直观、互动,解决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对历史剧的前因、后果、人物进行深入挖掘,创设开放的“教育生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在现实教学中,个别教师为了“抓重点、攻难点”,增强历史课本剧的可读性与趣味性,容易将历史课上成“图片展示课”,将收集的大量的资料交由学生浏览,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完全成了观众,缺少了课堂的互动性,可以说走向了历史课本剧的误区。要上开展好历史课本剧,就必须创设一个师生平等交流的平台,对课本剧进行深入的挖掘,让学生主动地探究和讨论问题,引导学生鉴古知今、关注现实,将历史课本剧打造成学生学习趣味历史的“寄存器”和“集聚区”。

三是历史课本剧的类型应该多样化、本土化。要结合教学实际,大力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即兴表演、角色、游戏、竞赛、讨论等多种形式,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历史课本剧的表演与互动过程中。在历史课本剧的教学中,必须与本地的历史结合、与本地的风土人情结合,使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有利于学生将课本剧引申、拓展,找到“原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增强历史课的实效性。

总之,历史课本剧将戏剧元素融入历史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表现力,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调动学习历史的主观能动性。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初中历史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课本剧的实施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元认知”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新型教学方式。教师只有精选课本戏剧素材、整合历史教材内容,解决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超越“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竞争与合作,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创设真实的历史情境,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历史综合能力,才能够更有效地发挥课本剧的优势,推进初中历史教学改革。

[1]沈大礼.情景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3,(14):14-15.

[2]毛立功.灵活运用历史课本,师生合作探究问题——浅论探究性学习方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3,(12):26-27.

[3]王先华.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自主高效学习[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12):38-39.

猜你喜欢

课本剧历史教学
PEP《英语》六(下)课本剧Freer and happier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新历史
语文课本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