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以大学语文为例

2014-08-18

文教资料 2014年3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课堂

尹 莹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义乌 322000)

课堂教学是高职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效果的强弱关系到能否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所谓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是指学生在学习之后获得的进步与发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是每位教师都应思考的问题。在高等教育的课堂里,学生漠视课堂、应付老师、学习兴趣不高、对学习不以为然、对教学内容感到厌倦、教师因为学生的不学而苦恼的现象比比皆是。应该相信,每一位学生在踏入新课堂的第一天是充满期待的,当责怪学生素质不高、不愿学时,我们应多反省自身教学状况。例如对于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如果教师能像民间说书人一样,把一个作家的生平经历、作品内容、艺术特色讲得绘声绘色、形象具体、面面俱到,引导学生踏入一个浑然忘我的境界,那么这样的课堂是有吸引力的,但是在看似完美的教学背后,缺少的是学生主动“悟”的过程,忽视的是学生主动参与的空间。对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环节展开。

一、更新教学理念,唤醒学习兴趣

现在学生学习存在功利化的倾向,与其纠正这种倾向,不如好好利用,因为每一门课程的开设都有现实价值和意义。对于大学语文课程来说,很多人会觉得语文是贯穿小学至大学的基础课程,我们平时都在说,“没什么好学的”。其实不然。各个阶段教育的目标是不一样的,教育目标决定了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中学语文,更多是在高考指挥棒下,对母语进行从作品主题、艺术特色、语法修辞等方面的技术分析,而大学语文更侧重借助作为文化精髓的文学名著的熏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文化价值判断的能力,激发学生对人类、社会、自然和生命的尊重与关爱,并最终达到完善人格的目的。因此,教师一定要清楚了解所授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并由此出发,利用学生的情感倾向和生活经验,安排好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

二、融入学生思想,贴近学生心灵

学生喜欢和理解自己的教师交朋友,愿意学习这些教师所教的学科,反之,对学生不关心,遇事不分原因一味批评学生的教师,学生们往往敬而远之并且从心理上抵触这些教师所授的知识。其实,有效的教学设计首先不是考虑精彩的教学方法,而是要了解学生。教师应多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刘墉先生曾说,如今的教育太不一样,我们面对的不仅是“未来世界的主人翁”,而且是人类史上最特殊的新时代。对于 “新新人类”,要从他们的角度思考,才不至于把“新新人类”变为“旧旧人类”。自2008年以来,我国的高校迎来了“90后”大学生,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生态度较以前的大学生发生了较大变化,而且具体到一本、二本、三本、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的特点更是大为不同。学生的实际才是我们教学的起点,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贴近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和学习习惯等,思考学生最想学什么,最想知道什么,最想探讨哪方面问题。如果把这些问题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或重点,就会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

三、强调课前预习,提升课堂效益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在学习中,这种准备就是“预习”。如果教师能够在每一堂新课前围绕教学内容布置给学生一定的学习任务,在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上给予一定的指导,让学生自主预习,就可以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学生根据任务自主地选择参考资料、收集大量信息,不仅可以自学补上薄弱环节,为听课扫清障碍,而且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得出结论,这样远比教师将结论和观念强行植入学生脑袋里的方式好得多。其次,如果重视了预习的环节,一些基础教学内容就可以放在课前,课堂上教师只用花少量时间检查并适时点拨,而将大部分的时间放在重点、难点上,这无疑会提高课堂效益。最后,通过预习,学生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不经过预习的听课,只能是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学生失去听课的目的性和选择性。预习后再听课,可以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书上没有的或自己不太清楚的部分,从而增强听课的目的性。

四、提高自身修养,做好魅力榜样

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课外学习布置任务,这对教师的知识和课堂调控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构建多元知识体系,以博学多闻、高雅风趣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其实,课堂是为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人格魅力和学识修养的舞台。就大学语文教师来说,有的教师性格开朗,教学时充满激情、诙谐风趣;有的教师学识渊博,教学时思维清晰、旁征博引;有的教师聪慧机智,教学时善于启发、调动学生情感。这些精彩的背后是教师知识储备、生活态度、审美情趣、感悟层次、交流能力的展现,是教师知识、能力、素养和修为的综合表现,这些都成为教师的个人魅力影响着学生。教师要终身修炼,只有脚踏实地、不断磨砺,才能完善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水平,才能让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所授的课程更好地走进学生心里。

五、时常面带微笑,营造快乐课堂

课堂里也许常有这样的现象,当教师春风满面地走入课堂,学生感到老师的心情好极了,心情也随之很自然地放松;当老师心情阴沉地走入课堂,学生立刻感觉到老师今天心情很差,在“心境”的作用下,学生以战战兢兢的心情开始了新的一课。大量实践证明,教师的笑脸是开启快乐课堂的钥匙,每一堂课从笑声开始,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在生涩枯燥的课上尤其如此。很多时候,教师专注于知识讲解,在讲台上有板有眼,但神经紧绷,表情严肃,一步也不离开讲台,这不仅影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更让学生感到有压力。要改变课堂面貌,教师可以适当放下为师的架子,面带微笑,走入学生中,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学生只有在感觉良好的时候,才能积极地融入课堂中。

六、加强课堂互动,演绎课堂精彩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多媒体进入了普通课堂,成为新的教学资源,为情境教学法在课堂中运用提供了方便。但是,在合理使用教学手段的同时,还应该加强课堂互动,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智慧是在师生互动中生成的。互动不是单纯地多提问题,而是应该用心调动学生,引导学生用眼、张口、上手、动脑。以大学语文为例,在讲解自然美景时,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切身感受作者笔下的美景,在体味中提高审美素养。在讲解历史人文时,可播放与历史事件和人物有关的影像资料,让学生触摸到鲜活的历史,而不是空洞的说教。在讲授诗歌时,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并朗诵作品。在学习剧本时,可以让学生饰演一段剧本,通过演出,学生不仅掌握了基础知识,还培养了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等。在讲解人生的选择时,可以通过辩论会的形式让学生在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的同时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讲解爱家乡和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情感主题时,可以请学生发表主题演讲或以撰写情感随笔等方式进行。当然,无论选用何种互动教学方式,都要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为目标。

七、不急不躁不恼,灵活处理事情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件,如何处理突如其来的问题,是对教师临场应变能力的考验。如果问题化解得巧妙,则不仅能使教师摆脱窘境,而且能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有一次我在上课,教室里突然跑进来一只小狗,一下子吸引了许多学生的注意力,个别女同学还逗起了小狗。这时候,我让一位男同学先把小狗哄了出去,然后开玩笑地说:“我们的课堂太有吸引力了,连小狗都来参加我们的学习了。”短短一句话一下子化解了尴尬,学生在一阵愉悦的笑声中继续上课。其实,课堂教学是师生的互动活动,学生在一起学习,他们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各不相同,课堂学习的表现也不同,教师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学生玩手机、睡觉、聊天、看其他书籍的情况。教师可以不经意走过学生的身边,一边继续讲课,一边轻拍学生肩膀以示提醒,相信这会比当场发脾气、点名批评、大声呵斥更可取。无论怎样,课堂中的突发事情层出不穷,只要我们遇事不急不躁,沉着冷静,本着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原则处理问题,那么任何事情都能应付自如。

八、经常反思总结,不断超越自我

古人云:“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远过矣。”每个人只有经常自省,不断总结利弊得失,才能不断地在实践中塑造自我、发展自我和超越自我。应该说,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自省者,教师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不断更新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教师若能经常反思,把成功经验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就会形成独特的教学经验和教学个性;把疏漏失误记录下来,及时吸取教训,就能“吃一堑,长一智”,不断丰富经验。

总之,高职教育的道路是曲折的,教师要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探索,苦苦追寻,用心教育好学生,教育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真正成人成才。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