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每天一万步 轻松降血糖

2014-08-16余锦境

幸福家庭 2014年7期
关键词:病友步行低血糖

余锦境

一天一万步的运动量=游泳30分钟=跑步30分钟=连续打网球45分钟=骑自行车95分钟=做家务120分钟。

长期的运动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个人体质,还有利于消除焦虑,振作精神,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而对于糖尿病友来说,运动具有更大的意义,不仅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改善脂类代谢,调节体重,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促进全身代谢。可以说,运动是治疗糖尿病不可缺少的环节。

运动疗法首选走路

降糖作用能维持12~17个小时。

最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以上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达11.6%,估计全国有1.39亿糖尿病患者,成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

“合理的运动及饮食能延缓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内分泌科主任唐咸玉告诉《新快报》记者,运动疗法的优点很多,可以使胰岛素受体数目相对增加或结合力上升,有利于控制血糖;还能增加肌肉对血糖的摄取和利用,运动后肌肉和肝脏还会摄取大量葡萄糖补充糖原消耗,血糖会进一步下降,中等量运动降糖作用能维持12-17个小时。而走路作为最简便易行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世界上最好的运动”。

“适量而定期的运动,能增强体质,改善健康状况。不仅可以降低血糖,还能减少降糖药的剂量。”唐主任说。很多病情较轻的糖尿病患者,仅仅通过饮食疗法和合适的运动,就可以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特别是对于糖尿病儿童来说,经常参加运动的患儿代谢控制比较好,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都明显低于不运动的患儿。

步行强度的选择

“国外普遍推荐的处方是每天步行1万步,而我国则推荐每天6000~10000步,包括三餐后步行的量和平时步行的量。”唐主任表示,“步行的运动强度较小,比较安全,特别适合年龄较大,身体较弱的患者。建议从慢速步行开始,逐渐增加步行速度,中间可穿插爬坡或登台阶等运动。”

●60岁以下的病友适合快步行走,每分钟走100~130步,但需注意预防低血糖反应,口袋中应预备糖果和饼干。

●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以及血糖不稳定的病友适合散步,以每分钟走60~80步为宜,不会引起低血糖反应,但运动强度偏小。

●而身体状况好、体型肥胖的病友适合疾步行走,每分钟可走150步以上,速度接近竞走。这种走法最能减肥。

●提醒:“糖友”在运动过程中及运动后,要重视自己的感觉。当发生严重的呼吸费力、胸前压迫感、头晕、眼花、出大汗、面色苍白等现象或不能耐受运动时,应立即停止运动。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时走时停,时快时慢。如果你在运动后有微汗,感到轻松愉快,精神放松,食欲及睡眠良好,虽稍感疲乏、肌肉酸痛,但休息后可消失,次日体力充沛,并且有运动的愿望,这样的运动强度就是适合你的。

步行时间的选择

餐后1小时左右活动较好,不易低血糖。每次运动时间在20~30分钟左右为宜,并根据自身条件适当增减,中间可休息再继续。注意应避开药物作用高峰,以避免发生低血糖。

运动疗法禁忌症

体重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是运动疗法的最佳适应症。但是,并非所有的“糖友”都适合运动疗法。运动前应同医生共同讨论目前的病情是否适合。据唐主任介绍,以下8种情况的患者,不宜进行运动疗法:

●合并各种急性感染;

●伴有心功能不全、心率失常、并且活动后加重;

●严重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足;

●严重的眼底病变;

●新近发生的血栓;

●有明显酮症或酮症酸中毒;

●血糖控制不佳(过高或过低)。

(摘自《新快報》)

猜你喜欢

病友步行低血糖
步行回家
乙肝病友,远离酒精
攀山擅离步行道自拍,不幸坠落身亡谁担责?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病友之声患者之音》征文通知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神经”病友
病友
新生儿低血糖108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