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教学方式,激趣启思增效
2014-08-15洪玉华
洪玉华
摘 要: 当前,新课改持续推进,各种有关课改新理论和课堂实践探索了不少,但受限于课堂教学时间和考试的压力,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还没有完全实现。作者尝试改变单一、被动的语文教学方式,根据教材内容,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让课堂变得高效而充满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改变方式 激趣 启思 增效
当前,新课改持续推进,许多教师接受了课改新理念,大胆进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探索,我校也积极参与课改,语文组老师早在2002年就参加了叶澜教授组织的《新基础教育》课题研究,后来又参加了全国性的课改实践活动,力图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和意见,力争改变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主角的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对原本富有情趣、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学习活动充满兴趣,让课堂变得高效低耗。我经过几年的课堂实践和探索,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创设语文综合实践课,启思增效
我在课堂上大胆改变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初步改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翁,初步养成了积极思考的自主学习习惯,各种能力得到了锻炼,提高了自学能力。同时,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课堂教学形式灵活多样。例如我在教学公开周上的演讲课:《我有一个梦想》时,主要设计两个教学环节,一是利用多媒体视频欣赏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二是让学生演讲。本节课教学定位明确,就是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真正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课前写好《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词,课堂上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欣赏马丁·路德·金的演讲风采,让学生感知什么叫演讲,最后让学生亲自上台体验演讲,同时让其他同学和老师点评。这样学生对“主题演讲”进行了全面的体验,达到了提高演讲欣赏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实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施展才华,使课堂教学目标明确的教学目标。2013年12月18日,我上了一节综合性学习公开课:《中外戏剧知识竞赛》,主要教学环节是课前要求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中外戏剧基本知识,了解戏剧这一文学样式;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必答和抢答竞赛;最后,教师播放一段木偶戏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泉州的地方戏。这样就完全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打破了教材的限制,学生学会查找、收集有关资料,并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类整理,在课堂上大胆回答,充分展示学习能力,既增长了知识又增强了学习信心,真正达到了启思增效的目的。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激趣增效
(一)创设情境,化抽象为形象。
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对于教者和学者来说都是新的挑战,教者只有不断实践、探索、交流、反思,不断积累经验,才能上出精彩的课,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这样就能促使师生在课改中同成长。我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文质兼美的散文、诗歌的教学宜创设诗情画意的情境,给予学生美的享受,从而激起学生的情感和审美体验,逐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要使这些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单靠传统的教学手段是不能实现的,应多种教学手段结合穿插运用。比如我教《春》的第一课时,就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由于《春》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只有通过“美读”、反复“品读”课文,才能进一步感知课文所描绘的美景。再加上这课编在第一册,我们是在冬天里教《春》。运用多媒体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文章的音乐之美;体会到文章的起承转合、急迫舒缓;体会到文章的神韵、风格……展现几幅春天美景的图画,创造意境,强化语言教学过程中的形象性、直观性,把春天的美景具体化、形象化。这对学生学习语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认识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二)情境教学,帮助理解人物。
追新求异是人们共有的心理,新奇的东西才能激发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力。语文教材里有许多写人、叙事的记叙类名篇,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文章类型风格,甚至教学环境的差异和自身实际,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精心截取新颖、形象的影视片段进行情境教学,激趣增效。学生因前所未闻才感新奇,因新奇才觉得课堂有趣,因深感有趣才会积极学习。如果千篇一律,想人之所想,言人之所言,那么不仅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教师也会丧失思考的激情。这一点我在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深有体会。《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节选自《水浒传》,教学时应侧重指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我先让学生通读课文,试着初步分析人物形象、点评人物性格。接着齐读鲁达对郑屠痛打“三拳”的精彩语段,观看视频:《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采用传统的文本体会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生既体会了原著中语言描写的精妙,又领略了视频中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达到了深刻理解人物形象的目的。同时,通过影视片段与原著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原著的语言非常精妙,能引发想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由于名著大多年代久远,有的是古代白话小说,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阅读确实有点困难,观看影视片段后学生会得到启发。阅读名著时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观看影视节目,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最后还要选择一些精彩片段加以细细品读,这样既可激发阅读兴趣,又可避免文章读了很多,但留在脑子里的东西却很少。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绪的力量往往构成教学过程中最微妙最有意义的因素。”教学中,要重视创设语文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形象的审美和文本的体验出发,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采用新型阅读方法,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课堂上,师生情感“互动”过程是一个不断激化、深化、强化、体验情感的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双促双发”的创新过程。这种创新设计不仅加强了学生对小说人物性格形象的认识,提高了学习名著的兴趣,而且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了创新意识,培养了创新能力。在提高语文素养、激发阅读兴趣的同时,学生形成了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性。
参考文献:
[1]曾钦泉主编.有效教学模式探索.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2.
[2]赵国忠主编.今天,可以这样做教师.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