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车辆工程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2014-08-15张兰春赵景波刘晓杰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跨学科车辆学科

张兰春,赵景波,刘晓杰

(江苏理工学院,1.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2.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

0 引言

跨学科教育要求学生对多个领域内的知识都要理解和掌握,对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很有帮助,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作为解决现阶段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一种有益探索和尝试,能够克服单一学科培养的许多弊端,因而对跨学科教育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西方一流大学中,跨学科本科专业已经成为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跨学科专业占到本科专业的相当比例[2]。

跨学科的发展,能使大学始终站在科学发展的最前沿,培养出适应现在以及未来科技发展的新型高级人才,满足社会对于不同类型人力资源的需求。近年来,美国名牌大学普遍设置跨人文与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人文与技术科学等跨学科专业以及综合课程。跨学科课程在增加新课程开始的同时,逐步淘汰过时课程,加快了知识更新的速度[3]。

1 车辆工程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1.1 高等教育跨学科整合趋势

高等教育体系的跨学科整合正在成为发展趋势,并将推动高等教育体系和组织功能发生巨大变革。21世纪是科学和学科“统合”的世纪,统合的趋势将普及到整个科学领域,包括数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在内的人类全部知识与创造活动的整合。

以跨学科教学和研究为核心特征的学科整合趋势,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学术组织存在和发展的新基石。同时,也对高等教育体系的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知识的整合和创新。高等教育学术组织形式的变革也意味着组织运行机制的变化,特别是在教师招募、培训开发、教学科研评价、资源分配与激励体系以及学术政策导向、团队组建和领导任命机制等方面都将出现适应跨学科学术组织模式的安排[4]。

1.2 汽车电子化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国际汽车专家指出,近10年来汽车产业70%的创新来源于汽车电子技术及其产品的开发应用,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水平已成为衡量汽车档次的主要标志,汽车电子技术开发和应用程度的提高是提升汽车生产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汽车电子技术已成为现代汽车的核心技术,汽车电子产业发展水平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市场竞争力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现代汽车电子集电子技术、汽车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于一体,包括基础技术层、电控系统层和人车环境交互层三个层面,经历了分立电子元器件控制、部件独立控制及智能化、网络化集成控制应用三个发展阶段。目前汽车电子产品可分为电子控制系统和车载电子电器装置两大类,其中电子控制系统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决定着汽车的整车性能。

1.3 汽车行业人才需求趋势

目前,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以汽车制造业和汽车电子产业为代表的人才需求旺盛。汽车行业人才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应该包括:

1.3.1 创新能力和学习意识

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驱动下,创新能力和学习意识正成为人才所应具备的最主要素质。创新是指将思想的产生、演化、交流应用于产品或服务中,提升产品或企业品质,其核心是科学技术创新。有创新意识并且思维开阔的人才在企业的知识创新机制中会获得良好的施展才华的空间,给企业带来蓬勃向上的生机和活力,因此颇受企业青睐。

1.3.2 复合型和外向型

复合型的概念表现在管理和技术等专业的知识面,是指多学科的复合,以及多领域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作为汽车技术人员,仅具有单一学科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具备机械学科相关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具备汽车造型、汽车设计、电子技术、计算机知识、外语、美学等多方面的基础知识。

1.3.3 团队协作精神

现代汽车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结晶,汽车从开发到销售需要大批优秀人才的通力合作。只有将具备不同专长的人才组合到一起,各司其职,各取所长,才会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能否融入企业团队并与团队其他成员通力合作、以团队利益为重并积极投身团队建设中去,是考验一个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

2 车辆工程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实施基础及目标

(1)结合车辆工程专业汽车电子方向的人才需求及我校的特色和定位,借助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在电子系统方面的学科优势和教学资源,改变传统的单一专业培养方式,探索车辆工程专业(汽车电子)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制定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案,打破常规,制订符合培养目标的课程教学大纲,提升车辆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2)构建跨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车辆工程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分属于不同的学科门类,对学生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及培养方案等各部分均不尽相同。在充分调研车辆工程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以汽车电子专业方向为切入点,寻求两个专业的课程交集,集合两个专业的优势资源,制定满足培养目标的车辆工程(汽车电子)理论和教学体系,通过两个学科的知识融合和交叉,促进学生学习的综合化,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形成整体知识观和生活观,提升学生的创新性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3)通过研究探索车辆工程专业(汽车电子)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为我校其他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模板,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进一步强化我校的办学特色,突出我校的办学理念,提升我校整体人才培养质量。

3 车辆工程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

3.1 跨学科人才培养目标

在充分整合两个学科优质教学和教育资源、充分调研企业对于车辆工程(汽车电子)人才实际需求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汽车电子工程”专业跨学科、跨专业培养的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既具备“熟悉产品设计、了解制造工艺”、又具备“精通电子设备、擅长信息系统”综合素质,满足人才市场对于复合型知识人才的需求。

3.2 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

根据我国现代汽车行业人才需求的特点,秉承我校的人才培养特色和目标定位,结合车辆工程(汽车电子)跨学科人才培养“强化汽车载体,突出电子应用”的理念,研究设计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本专业应用型“现场工程师”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平台+模块式”的教学体系,即在公共基础平台上采用机械大类平台+车辆工程专业平台+宽口径专业方向模块形式,构建体现机械大类学科综合和车辆工程专业综合的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体系。

3.3 课程体系的建立

以跨学科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为依据,在分析当前车辆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构建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车辆工程(汽车电子)课程体系。理论课程突出“数字化设计”特征,进行车辆工程(汽车电子)专业数字化课程群的建设;根据实践教学的综合性、多样性、层次性的特点,构建了层次分明、针对性强的“基础实践技能+专业实践技能+综合实践技能+社会实践”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注重车辆工程与电子信息工程的知识融合和集成创新,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开发性实验设计,激发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创新实践大赛,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意识的科学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传统单一学科毕业设计形式,设计跨学科毕业设计内容制定和指导教师联合指导模式,加强学生跨学科知识融合、集成和综合应用能力。

4 结语

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学科建设是紧密相联的,没有高水平的学科建设,没有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就难以培养和造就高水平创新人才。本文以车辆工程专业(汽车电子)跨学科人才培养作为着手点,结合车辆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两个现有专业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探索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培养机制,并构建针对车辆工程专业的跨学科培养教学体系。研究成果对于我校整合优化学校资源,实施跨学科教育及跨学科设置相关专业的实施是一次有意义的实践和尝试,并对后续跨学科专业设置和学生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1]马吉巍,封军,王磊.高校跨学科教育发展的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66-68.

[2]艾志强,徐博.高校跨学科研究论述[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73-75.

[3]赵建玲.美国高等教育的跨学科培养研究[J].高等教育,2011(1):28.

[4]张炜,田茂利.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跨学科变革趋势分析[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1):67-69.

[5]张桢宁.汽车行业,哪些人才最走俏[EB/OL].(2008-11-12)[2013 -06 -05].http://it.sohu.com/20081112/n260589149.shtml.

猜你喜欢

跨学科车辆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车辆
“超学科”来啦
冬天路滑 远离车辆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