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到原来

2014-08-15设计点评马丽娜

基础教育论坛 2014年2期
关键词:王老师总数算式

设计:王 萌 点评:马丽娜

【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求原来有多少”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重要内容,例题进一步教学有关“两个部分数和总数的关系”的问题解决。例6最重要的是要理解已知“去掉部分”和“剩余部分”,求“原来数”要用加法的思维方法。教材以让学生实际参与、动态感悟为基础,联系以前总数和部分数的关系,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数量关系,能够准确解决实际问题。

2.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一些“部分数和总数”关系的问题,而且对部分数和总数的关系有了较深的认识。他们知道:①两个部分数合起来是总数;②总数减去一个部分数,得到另一个部分数。教师运用学生已有经验学习“原来数”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学会自主探究知识。

3.我的思考。根据以上的分析,我认为这节课将主要采取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运用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流(生生、师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求原来数”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2.教学难点:找准求“原来有多少”的条件信息,确定解题方法。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会用学过的知识,在具体情境里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受

教师找8个小朋友到讲台来演示。“大家看见有男生5人,女生3人,一共有多少人?”(有8人。)

接下来让3个女生走到教室门口。依照知识的惯性,学生会自然而然想到:“原来有8人,走了3人,还剩几人?”这时,教师却提高声音说:“还剩下5人,走了3人,原来有几人?”下面的学生立刻回答:“原来有8人啊。”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引入新知情境。让学生通过新旧对比、直观演示,初步感受求原来数的过程。)

二、追问探究

(设计意图:这部分是思维碰撞的重点。教师根据孩子以往学习基础,预设出各个适时追问,及时调整,激发孩子持续去思考。)

1.追问一(引起思考)

教师:怎么这么快知道答案?

生:刚才我们看见原来有8人。

2.追问二(演示感悟)

(1)师:你们能列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有的孩子犹豫,有的很快举手了。

生:你来说一说!

预设:

学生1:是5+3=8。

学生2:我觉得是8-5=3。

(2)师:原来有8人还是3人呢?我们再演示一下!

教师让那3个女生走回来,说:“你看见了吗?只要让走掉的回来,就回到原来的人数了!”同时用手势比划“左手和右手合起来”。

预设:

学生3:就像看光盘倒带子一样,把发生过的事情退回来的感觉。

学生4:自己向前走三步,再往回退三步,不就又回到了原来站的位置吗?

(3)小结:答案应该是5+3=8,把“剩下的”和“走了的”合起来,就能得到原来有几人。你明白了吗?

(设计意图:学生先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阐明、讨论问题解决的方法;教师进一步让同伴演示,观察、验证正确的思路。在辩论和演示中,数量关系逐渐明晰,印象深刻。)

3.追问三(抽象建模)

(1)教师让男生留下,问:“如果剩下5个男生,走了9个女生,原来有几人呢?这次你看不见走掉的人数,会不会解答呢?”

学生们很快说:“5+9=14,也是把‘剩下的’和‘走了的’合起来。”

(2)师:如果走了10人、30人或100人,你还会列算式吗?

生:一样的,5+10、5+30、5+100就可以了!

(3)小结:对啊,很多时候,走了的、去掉的部分是不能真正回来的!假如这些人已经坐火车去外地了,你能让他们回到教室,看见原来人数吗?所以我们还要有足够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想象着他们合起来了,用加法计算。(每次说到加法算式,学生都用手势表示合起来,加深“回到原来”的过程。)

(设计意图:让孩子根据已有直观感受,根据部分数和总数的关系,抽象推理出:“去掉的部分”与“剩下的部分”合起来是“原来数”。)

4.追问四(异同辨析)

教师引导学生看书上的例题,“我们领走了7个哨子,还剩5个,原来有多少个?”教师追问:“你能看见领走的哨子吗?问题会解决吗?”

预设:

学生5:看不见哨子,但图里告诉我们了,可以想象出来。

学生6:要把领走的和剩下的合起来,算式是7+5=12或者5+7=12,都是合起来!

小结:我们要学会看题目里的汉字和图画提示,想象发生的事情。解决问题时,无论先告诉你去掉的、还是先说剩下的,只要把这两部分合起来就行了!

(设计意图:回应例题,巩固运用求原来数的数量关系;并学会从图文里找到有用信息。)

三、巩固练习

1.P98“做一做”。

2.P100第8题。

(设计意图:用讲一讲的方法,让学生在独立体验中,巩固和深刻理解求原来数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四、总结拓展

1.这些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2.挑战题目:请你观察生活里的数学,自己编出几道生活中“求原来数”的题目。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看谁的发现最多?

(设计意图:在“课外观察、收集数学信息和问题”的挑战活动中,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发挥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主动性。)

教学点评

“求原来数”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综观整节课的教学,王老师通过直观演示,层层追问,引发学生思考,这些活动路线勾画了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在丰富的体验活动中,实现了学生的自我感悟、自我认识、自我升华。具体体现在:

一、尊重学生起点,通过直观演示破解难点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王老师通过前测,找准了学生认知的起点,创设了低年级学生喜欢的直观演示。以动态情境让学生到教室前面演示,并联系以前学过的总数和部分数的关系,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人?”“原来有几人?”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我们看到课堂生成的探究过程中,学生求原数的难点在于逆向加法的思考。学生容易看到剩下的,就选择减法计算。那么求原来数的算式,到底用5+3=8还是8-5=3呢?教师进一步让同伴演示,观察“还剩下5人,走了3人”是能看到的已知数量。让那3个女生演示走回来,与剩下的5人合起来,就又回到原来的人数了,从而验证得出正确的思路是5+3=8。使用直观演示的方法,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数量关系,突破了教学难点。

在这节课里,王老师的预设显示了她有备而来。正是由于她考虑到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可能性,才能使她在教学中灵活自如地顺势而导,因而精彩的生成水到渠成!

二、注重交流感悟,通过层层追问建立模型

叶澜教授指出:“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要重新激活书本知识,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状态,在多项互助和动态生成的教学中,凸显知识的活性。”王老师用她的教学实践诠释了这句话的内涵。

1.在学习探究时,教师先追问:“剩下5人,走了3人,原来有几人?怎么这么快知道答案?”2.“你们能列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促进学生交流思考,讨论问题解决的方法。3.接着追问:“如果变成走了9人,原来有几人?”“如果改变信息,走了60人、剩下30人,还会列算式吗?”举一反三后,学生抽象推理出“去掉部分”与“剩下部分”合起来就是“原来数”,从而建立起“求原来数”的数学模型。

整个教学过程中,王老师把静态的文本还原为数学活动。正如《课程标准》所说:“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综合评价这节课,在数学思考上,王老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努力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在情感态度上,问题得到解决,学生会有一种成功体验,不仅心理上、精神上得到满足,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猜你喜欢

王老师总数算式
奇妙的旅行
有趣的动物
怎么写算式
◆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超12万个
好玩的算式谜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
“一半”与“总数”
我们班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