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化管理理念下的小班班级管理探究
2014-08-15徐宇琦
徐宇琦
(徐宇琦:广州市东环中学 广东广州 510050 责任编辑:张 敏)
差异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先进理念。所谓差异化管理,指管理者通过对管理对象个性的观察及测量,通过尊重、重视管理对象个体差异以及个性差异,再制定出有所区别的管理制度,以期达到最好管理效果的管理方式。小班班级管理工作可结合小班实际情况,借鉴差异化管理的理念,提升班级管理实效。
一、差异化管理理念引入小班班级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班级是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是以班级为单位的教育活动的总称。美国教育家杜克曾经在著作 《班级管理》中指出:“班级管理是以一定的价值为目标,具备一定要素的业务的策略完成。”因此,管理好班级,就要注意班级管理的策略和方法。
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现实中的班级管理,更多实行的是整齐划一的集约式管理,班主任的指挥棒指向哪儿,学生就走向哪儿,班主任的指示,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完成。教师管理学生的过程中,我们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我对你们是一视同仁的”。这句话所反映的班级管理理念从大方向上来说是公平、公正的,但也值得推敲。
传统大班,班级人数少则40人,多则50人,而学生个体存在着差异性。他们性别不同、身高不同、体重不同、外在特征气质也不同;他们对事物的认知、成长过程、家庭教养、价值取向、行为导向均不一样。这决定了我们不能简单地以“一视同仁”的方法来管理学生。但传统大班由于其限定的教育资源、繁琐的班级事务等因素的制约,导致教师只能以指向式的、集约化的、甚至粗放式的方式来管理学生。
小班化的实施,打破了僵局,使实施差异化的班级管理成为了可能。由于班级人数的减少,学生个体受到的关注增加,班主任有更多时间分析学生的个性特征,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从而实现更精细、高效、优质的管理。
二、小班化班级差异化管理的相关策略
(一)爱:学生不同,爱有差异
班级管理不成功的班主任,其失败的理由可能会有一百条,而优秀的班主任,其成功的经验肯定有一条,那就是喜爱学生。喜爱学生,才能从心底里去教学生,管学生。
小班化的实施,班级人数减少,但学生类型没有改变。从层次上来看,还是有听话懂事、积极上进的学生,也有表现一般、成绩尚可的中等生,甚至还有调皮捣蛋、惹是生非的“行为偏差生”。这就决定了教师爱学生虽然是不会改也不能改变的根本,但具体如何“爱”学生,要因学生的差异而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
1.“偏爱”行为偏差生
班主任应该更多地将自己的爱心倾注给个人习惯不太好的学生,更多地关注他们,让他们感受教师的关怀和温暖,最终改变这些孩子的习惯,使他们愿意学,尽力学。
以孙同学为例,他自小父母离异,父母顾不上也不管他。孙同学因此无心向学,行为习惯极差,小学曾多次与任课老师发生过肢体冲突。进入中学,孙同学变化不大,迟到和旷课次数很多,课堂上或睡觉或看漫画书或找人说话,回家就玩游戏,曾因父亲不许他玩游戏,父子对打。心思完全不在学习上,三科成绩中,语文成绩最差,120满分仅得30分。了解情况之后,我对孙同学给予了更多的偏爱及关注,通过更多有针对性的沟通和交流,孙同学慢慢有了变化,行为习惯有了改变,学习的主动性也加强了,初三毕业时,150满分的语文,他得了91分。
2.严爱优等生
优等生、班干部,是得到大部分教师喜欢的,但是人无完人,优等生也存在问题,而他们的缺点却容易被忽视、掩盖,被原谅、袒护。但小的缺点也会造成大的隐患,对这类学生,我不迁就他们,更不宠坏他们,而是适度地对他们提出比普通学生更高的要求,以达到培养优等生,培养好领头羊的效果。
3.博爱中等生
中间部分的学生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群体,他们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既不像优等生那样容易产生优越感,也不像行为偏差生那样容易自暴自弃。这部分的学生是班级稳定和前进的基础。这类学生既希望老师重视他们,但又害怕抛头露面。对这类学生,班主任应该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引导其向好的方面发展,正确对待他们的反复,始终如一地尊重、理解、信任他们,才能达到“稳定中段生,扩大基本面”的效果。
(二)严:严成规矩,注意差异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级没有班规,从长远和整体上看是不行的。而学生的差异性决定了单一的、一刀切的班规是不可行的。德国心理学家波诺玛说过:“一个没有弹性的管理者,是最没有效率的管理者。”因此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差异化情况而设立具有差异性的、可执行的班级管理制度,这是小班化管理制定班规的原则。
例如,班级手机管理的制度。学生玩手机已经成为干扰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的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上学,但效果不明显。因为这种规定对于广州孩子来说是不现实的,有的学生家离学校比较远,部分家长也没有时间中午回家管孩子,这些家长需要有一个与孩子联系的工具,一刀切的规定很容易引起学生和家长的抵触。
笔者规定,带手机的同学早上将手机交由指定学生保管,下午放学时发还。这保证了上课纪律同时也保证了学生放学后与家长的联系。同时,中午离校的学生,家长写出申请,中午可领回手机,但下午要再次交回。这种差异化的规定,让中午不能回家的学生的家长可以联系到孩子,得到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对于其他的规矩,我也遵循同样的原则:即在制定规则之前,就申明制定班规的原因和作用,在获得大部分学生支持的同时,考虑并尊重学生差异性,特殊情况特殊处理。这种人性化的差异化管理制度为班级的稳定、班级向心力的凝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退:以退为进,事半功倍
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承受能力往往各有差异,这就决定了我们对学生处理方式的不同。例如对学生的表扬来说,有的学生希望公开表扬,有的更愿意教师私下激励;就批评来说,有时轻轻一句批评的话,学生已羞愧难当,甚至泪流满面;有的即使声色俱厉,学生却安之若素,毫无悔意。在遇到后面的这种情况时,我们就要考虑适当地后退、冷却,而后退和冷却,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潘同学上课喜欢讲话,不爱做作业,也不愿承认错误。我曾对其多次批评教育,但效果不大。校长建议我可以尝试退一退,冷却他。我开始有意忽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例如不交作业、早操迟到、上课不专心但没有影响其他同学等。潘同学犯错后,以为要被批评了,但我也只是淡淡地告诫他,这种学习态度没有好处。我退让了,我对于潘同学的行为表现出极度的宽容。
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潘同学慢慢觉得自己不对了,他开始交作业,即使没有全做完。早上晨跑,他连续迟到两次,本以为会被批评,而我只是让他入队,他主动提出跑五圈作为补偿,我说不用,下次记得就好。结果第三天和第四天的早上,他很早就到了学校集合,后来坚持了好几星期没迟到。
退,是一种艺术,电影 《南征北战》中,我军高级将领,对不理解部队撤退的战士说:“今天我们大踏步地后退是为了将来大踏步地前进。”在差异化班级管理工作中,当你发现,正面教育收效甚微时,适当退一退吧,也许效果会更好。
①谢进川.关于差异化管理的理论探讨 〔J〕.理论前沿,2005(23) .
②曹长德.当代班级管理引论 〔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