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思考的权力还给学生
2014-08-15朱树楷江苏省盱眙县第一中学
朱树楷(江苏省盱眙县第一中学)
1999年6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一个纲领性文件《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迎接新世纪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把提高创新能力摆到了关系民族复兴和国家兴旺的重要位置.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绝不只是教育界的事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影响到学生、家长的个体利益,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然而,近年来素质教育建设并不理想,应试教育的局面仍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反而有变本加厉之趋势.现实中以重复训练、低效劳动为主要特征的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得素质教育的实施变得非常困难.
我们知道,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是学习和生活的工具,它具有工具性;而说出的话,写出的文章,又总要反映一定的思想,它又具有思想性.工具性和思想性是语文学科所反映出的两种基本属性.
但是,如果我们从更深层的本质来看,就会发现,语文学科之所以能够反映出工具性和思想性,是因为语文包含着语言和思维这两个更核心的因素,是这两个核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语文为什么能充当交流思想的工具?就是因为它一靠语言,二靠思维.无论是说给别人听,或是听别人说,无论是写文章给别人读,或是读别人写的文章,都是既要靠语言,又要靠思维.就是说,语文是靠着语言和思维这两个核心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才有了听说读写的思想交流过程,才表现出了它的工具性.语文为什么又能表现出思想性?也是因为它一靠语言,二靠思维.人们说出的话,写出的文章,都是一种思想的表达.而这种思想是靠语言和思维的共同作用才产生的.当一个人在生活实践中遇到了某个问题,他就会在头脑中针对这个问题,以语言为工具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思维加工,最后形成一种认识,这就是思想.可见,离开了语言和思维,也就不可能形成思想,语文也就不会具有思想性.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工具性和思想性是语文学科的两种基本属性,但它们又是通过语言和思维这两个核心因素的相互作用才表现出来的;因此,语文学科更深层的本质或根本属性,是语言和思维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
我们了解了语文学科的这一根本属性,也就明确了语言和思维训练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的训练是多方面的,人们过去把最基本的训练归纳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听说读写既是人们以语文为工具进行思想交流的四种基本过程,也是语言能力表现的四个基本方面.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了,整体的语文能力也就提高了.但是,我们还应该更深一层地思考,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又是由什么决定的?是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无论听说,还是读写,它所表现出的还只是一种外在的能力,而决定这四种外在能力的内在的、核心的东西是学生实际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认识了这一点,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不能单纯地就听说读写去训练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应该重视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将思考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自己思想的主人.
那么还学生思考能力,到底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呢?
一、有利于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听说读写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的四种基本过程.它从现象上看,是凭借语言的一种交流,而实际上语言承载着思维的信息,是语言和思维在共同起着作用,因此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必须突出语言和思维的训练.
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有这样两种不正确的认识:一是认为只要让学生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听说读写能力自然便会提高.事实证明,如果忽视了听说读写过程中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去一味强调学生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则必然事倍功半,不能收到好的效果.比如阅读,即使每篇课文学生都可以背出来,但生吞活剥,不求甚解,既不懂得文章的语言好在什么地方,又不懂得作者是如何思考问题的,学生仍然不会学到什么东西,形不成什么能力.二是认为既然语言和思维与听说读写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抓好听说读写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语言和思维的能力.这种认识也是不对的.语言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是要靠听说读写,但只有在听说读写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语言和思维能力才能提高.比如写作,如果不在语言和思维方面提出要求,学生当然也要思考,也要用语言来表达,但毕竟是不自觉的、盲目的,他们的进步也必定是缓慢的.因此,我们必须克服以上两种不正确的认识,在听说读写过程中有意识地突出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这就需要我们在每次的听说读写活动中都必须在语言和思维两个方面提出明确的训练目的和要求,提出具体的训练方法和措施,通过听说读写活动使学生的语言和思维都得到很好的训练.
我们说要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并不意味着去孤立地搞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而是强调将语言和思维的训练紧密结合到听说读写活动的过程中.在上世纪80年代一些地方曾出现过把思维训练与听说读写割裂开来,孤立地去搞所谓思维训练的倾向,这种做法是违背语文课思维训练规律的.如果把语言和思维的训练与听说读写搞成两张皮,非但语言和思维的训练会流于形式,而且听说读写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要突出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而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又必须贯穿于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这才是正确的认识.
二、有利于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学习兴趣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但是我们的学生仍没有能从旧的教学模式中迅速适应过来.这主要表现为上课学生不提问或者很少提问.质疑问难多是在老师特定的教学活动中提出问题,或在学习开始,或在学完之后.老师问有什么问题或还有什么问题,这时候学生才提问.提出的问题,有的不了了之,有的对付过去,有的学生是为提问而提问,这种提问有时流于形式.长期以来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布置作业学生做,老师怎么说就怎么做,学生是被动地学,他们不会主动地学,自主地学,学生缺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不了问题,也提不出问题.学生很少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和同学不同的见解、和老师不同的见解、甚至和书本不同的见解,习惯于人云亦云随大流.
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从最基本的抓起,要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抓起,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见性,这是主体精神的体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性的工作.如果一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都没有,怎能创新呢?要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大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1世纪的国际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的科学素质有重要的作用.科学素质反映在人们对日常经历的事情充满好奇心,能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寻找答案.并具备说明、解释、预测自然现象的能力,理解大众传媒中报道的科学文章的能力以及参与社会讨论的能力.独立思考是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有所创造的前提.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谈不到创造,只能亦步亦趋,照猫画虎.可以说没有独立思考,社会不能进步,科学不能发展.
就学习过程而言,独立思考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学习重在理解,没有经过独立思考,无法很好地消化所学的知识,不可能真正深入地想清其中的道理,使之成为自己真正掌握的知识.所以,独立思考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是一个核心.不善于独立思考,各方面具体能力的培养将受到极大影响.在能力层次上不可能达到较高的水平,不可能有效地运用各方面的知识,独立地去分析、解决问题,特别是遇到的新难题.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形成习惯.有了它,就有了自我探究的可能.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对教育的呼唤.中国教育跨世纪的战略任务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重视创新精神的培养也是目前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综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课程改革,有一个共同的趋势:重视创新精神的培养.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以学生准确认知事物,在此基础上经过独立思考,并对问题深入探究为前提.在探究过程中,教师的教“似乎并不显得很突出”,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自己动手去实践;学生在深入思考和动手实践的过程中真正的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深入思考及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就会有所理解、有所发现,所以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习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会正确地思考的过程.独立思考不是异想天开地胡思乱想,必须遵循正确的规律和方法.学习知识的过程即为思考过程.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将零碎的知识变得系统,将感性的知识变成理性,从而实现学习知识的一次飞跃.引导学生实现这一飞跃,是学习的重要环节.
思考习惯的养成,要从小处做起,点滴渗透.对每一个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以及它们的应用,无论问题是简单还是复杂,都应引导和要求学生养成这样的习惯:必须经过思考,想通了,才接受;理解了,才应用.因此基本道理要讲清,从每一个简单的问题做起,逐渐引导,点滴积累,让学生从每一个小的“成就感”逐渐积累成独立思考的兴趣和习惯.这样,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提出不同的、适合学生情况的恰当要求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思考、讨论,学生不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还学会了思考,更尝到了独立思考的“甜头”.乐于思考,这就有了积极性和创造力,达到了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