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析*

2014-08-15卢秀峰

教育信息技术 2014年6期
关键词:教育者隐性政治

卢秀峰

(广州美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层出不穷,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由此,导致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学习方式与思维方法的变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出了新要求。相对传统课堂教学与理论灌输的显性教育方法而言,新媒体的全面渗透对隐性教育方法的影响更大,高校大学生更乐于接受在日常生活中碎片化时间里所使用的各种新媒体带来的感官体验。

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征与优势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相对于显性教育方法而言的教育方法,是指教育者隐藏教育目的和主题,按照预定的计划和方案,将教育的内容渗透到环境、文化、娱乐、服务、制度、管理等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使教育对象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1],它是无形的、渐进式的、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式教育方法,使教育者在不自觉、无意识的情况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现代传媒相协调的隐性教育方法”,主要有“渗透式教育方法、陶冶式教育方法和实践体验教育方法”[2]。

隐性教育方法的内容包括以大学校园的物质环境为载体的物质形态、以学校管理制度为载体的制度形态和以大学精神为载体的精神形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隐蔽,就越能为教育对象所接受,就越能内化为教育对象的内在要求。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侧重点不在物质方面,而在于精神方面,这也是一所高校价值观中最本性的部分,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出高校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追求目标[3]。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作为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一种教育方法,其特征和优势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隐蔽性的教育内容有利于强化思想引导效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将教育目的、内容以隐蔽的方式附于各种载体中,巧妙地向教育者进行施教。这种潜隐性教育内容规避了高校大学生的逆反心理,顺应了他们的精神发展需求,有利于强化思想教育引导效能。

其二,渗透式的教育过程有利于增强激励效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将教育内容渗透到各种活动实践过程,以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引导高校大学生自主自发学习,在教育过程中,大学生意识到相关教育内容是各种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实践体验中加深对教育目的的理解,进而内化为自我激励、自我成长与自我完善的动力。

其三,多样化的教育形式有利于提升关注度与吸引力。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突破时空的限制,通过多个角度、不同侧面全方位释放教育能量,以生动、活泼、灵活的多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高校大学生的注意力,寓教于乐,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对教育内容的关注度,进而使高校大学生对教育内容产生潜在的说服力。

其四,自主性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内化规范内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淡化了教育者的身份,没有出现明显的理论灌输意义上的教育者,高校大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自主选择性加强而少了强制色彩,在轻松状态下受到感染和熏陶,获得融思想与趣味于一体的隐性教育资源,进而提高受教育者内化的效果。

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新媒体境遇

新媒体是时代的产物,广受感官意识敏锐的高校大学生的认同和喜爱,为高校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出了新要求。

新媒体是指相对于书信、电话、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4]。新媒体的表现形态很多,基本类型有互联网新媒体、手机新媒体和数字电视新媒体。互联网新媒体是指包括门户网站、博客、微博、网络广播、网络报刊、网络电视、网络游戏、虚拟社区、搜索引擎、电子邮箱、即时通讯工具如QQ、飞信等各种互联网上的新媒体形式;手机新媒体是包括短信、彩信、微信、手机电视、手机广播、手机报刊、手机游戏等以手机为接受终端的新媒体形式;电视新媒体是包括数字电视、IPTV、移动电视、户外新媒体等建立在数字电视基础上的新媒体。

新媒体具有数字化与非线性传播、交互性与即时性,多媒体与超文本,海量性与共享性,个性化与社群化等特点。新媒体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便捷、直观、快捷的交流方式深受乐于追求新鲜事物的大学生的欢迎,已成为他们获取信息资讯、互动交流的重要渠道。

新媒体作为信息交流平台,全面渗透在高校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中,由此要求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主动适应新媒体环境,让广大学生在运用与体验各种新媒体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欣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出了新要求,具体体现在如下几点:

第一,善用多种表达方式满足学生需求。新媒体各种交流平台因简洁文字、直观漫画、生动图像、动态影视等形象的表达方式牵动着乐于求新求变的高校大学生敏锐的神经,在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过程中,教育者需掌握各种新媒体的功能特点,适应高校大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现实需求,将教育内容渗透在形式多样、方式灵活的网络媒体中,避免说教式的表达,利用多种表达方式触发大学生的敏感神经,让他们在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汇的表达语境中感知教育内容,升华教育思想。

第二,整合多媒体为载体丰富教育手段。新媒体中博客、微博、QQ、飞信、微信、论坛社区等信息媒介成为高校大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交往的重要交流平台,各种新媒介在隐性教育方法的实施过程中具有天然优势,教育者需充分利用新媒体的资源优势,整合多种媒介载体加强与学生的信息交流,扩充教育载体和丰富教育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畅通信息渠道,及时跟踪学生动态,使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更直接与深入。

第三,发挥教育者与受教者的主体作用。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引起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教育者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源,受教者也即高校大学生可以直接从多种新媒体平台获取大量的教育信息,可以在自由的网络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价值判断进行选取、重构、整合、传播甚至再创造各种信息内容。教育者与受教者之间更多的是平等的“网民”关系,双方共同创设更加民主、自由、开放的教育模式,充分彰显教育者与受教者的主体性,由此,要求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教育者与受教者的主体作用。

第四,建立在线互动机制活跃教育氛围。多样化的各种新媒体互动性强、即时交流快捷是其显著特征,教育者与学生之间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随时进行互动交流,这种方便、快捷的交流增添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施过程中的灵活性与趣味性,由此要求高校建立新媒体在线互动机制,活跃教育氛围,及时跟踪与反馈大学生对教育信息的反应,帮助他们增进对教育内容的认同、理解与配合,增强教育实效性。

三、新媒体背景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路径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时代性、针对性、渗透性与多样性特点,在新媒体境遇下应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把握新媒体发展脉搏,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与科学使用各种隐性教育方法。

1.发挥新媒体技术优势,拓展与丰富教育载体

新媒体各种信息交流平台有助于拓展与丰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施的载体,拓宽教育渠道。一方面,将新媒体技术融入校园物质环境建设,利用多媒体视觉影像生动美化校园环境,辅以艺术化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增强校园艺术与人文气息,同时发挥网络多媒体先进技术,优化校园网站建设,艺术再现物质环境,使高校大学生乐于畅游在实体校园与网络校园环境中,在自然、舒畅的环境中感受与体验教育信息,将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旋律渗透在物质与网站建设中,增加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另一方面,依托新媒体如微博、微信、QQ、BBS 等信息交流手段搭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开拓隐性教育新阵地,积极开展网络教育工作,加强互动交流、人文关怀、帮扶助困、团队建设、心理疏导、思想引领等工作,在平等、自由、便捷的沟通中优化师生关系,让高校大学生乐于参与各种教育活动,在尊重他们张扬个性的同时主动关心学校发展,积极配合校园建设。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他们更乐于接受在与师者双向良性互动的过程中根据社会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进行自然认识、自觉评价、自主选择、自我激励,师生间自由平等的思想碰撞使得他们的智慧潜能和创造能力在统一的思想指导下得以充分发挥,形成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品质、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促使学生对高校教育的教学目标、行为准则、思想观念产生认同感的同时也增强使命感。

2.加强信息化管理,完善制度育人

新媒体信息技术平台为高校各项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开通了网络渠道,丰富了管理手段,使管理理念得以深化。新媒体背景下高校需整合各种信息技术资源,积极构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化方法体系,加强信息化管理,完善制度育人。高校应充分发挥各种新媒体辅助科学管理的有效手段,为各项规章制度的规范运作与高效执行提供技术支持和有力保障,利用网络平台完善信息化服务体系。高校管理人员应主动提升信息媒介素养,掌握多媒体操作技能,与时俱进更新管理理念,科学掌握管理技术手段、完善管理与服务体系。高校大学生可以在校园网络系统随时查阅各项规章制度与各种办事流程,即时掌握校园动态,同时高校管理人员应适时丰富信息化资源,即时更新资讯与充实内容,供每位学生随时查阅学分、考勤、奖励、违纪等信息资料,及时答疑解惑,即时纠正错误思想,增强制度的约束力,因势利导,提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信息化含量,正面宣扬优良校风、学风,弘扬正气,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朝积极向上、健康的方向发展。高校应注重培育学生良好的信息媒介素养,引导他们在虚拟的网络时空与现实社会生活中都做到遵纪守法,培养高校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能力,使高校各项规章制度深入大学生的思维,自觉遵守与履行各项管理规定。

3.建设校园网络文化,拓宽文化渗透途径

新媒体作为先进科学技术的代表之一,为校园网络文化的创新性建设提供了充分而可贵的条件,使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程度更强、传播速度更快捷、传播范围更广泛。高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在各种网络媒介,占领网络平台,加强网络环境下对高校大学生的舆论引导和价值定位,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演绎成高校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多媒体形式,重塑校园文化精神,建设丰富的校园网络文化,拓宽文化渗透途径,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增强大学生对网络多元信息的认知与判断能力,促进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同时,高校应积极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科学利用新媒体技术推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科技与人文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文化对高校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导向、促进、规范、约束和教育功能,使他们在受教育过程中对教育信息进行自觉接收、择取、整合、内化及外化行为,促进他们在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网络环境中养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优秀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构建健康的校园网络精神家园。

总之,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隐性教育法的发展是适应这一发展需要的应对策略之一。作为新的方法,如何增强其可操作性,还有待伴随着教育实践的过程进一步凝练。

[1]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81.

[2]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6:383.

[3]张丽萍.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06.

[4]徐振祥.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和挑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6.

猜你喜欢

教育者隐性政治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隐性但可预防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