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示”部字的宗教解读
2014-08-15魏祥
魏 祥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贵州贵阳 550025)
大多数人认为东汉许慎所编《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一部字典,笔者认为它不仅仅是一部字典,更是一部宗教式的文献,它展示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对社会和对人自身存在的认识。既然是宗教解读,那么先说说“宗教”二字。《说文》:“宗,尊祖庙也。”[1]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以后简称段注):“宗尊,双声。按:当云尊也、祖、庙……尊,莫尊于祖庙,故谓之宗庙……从示从宀,示谓神,宀谓屋也。”[2]从此可探知:“宗”意谓人在一个神圣的地方,虔敬地信奉某种神圣的东西。再说“教”字,《说文》:“教,上所下施,下所效也。”[3]“教”有向外推化之意。“宗教”二字合在一起意为人能对神灵的领悟,觉察到真理,把人所体验到的东西向外传化。中国人对天地人的领悟即为求达于“天人合一”,以此赞育万物。如何教化则有一套仪式融合到“示”部字里面。
再说说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宗教,对于宗教的定义我们莫衷一是,不过,佛教有一术语“自证为宗、化他名教”,意思是说宗为人自身证悟之境界、教为以此境度化他人,说的意思与《说文》中的“宗”、“教”二字之义相似。当然“宗教”作为一个整体名词来讲,历史文献中也出现过,不过,其意思与上述有区别。如在公元前六百年,“宗教”这个词指的是一种官职;公元10世纪,“宗教”一词见于佛经,如《续传灯录·黄龙慧南禅师》中:“吾住山久,无补宗教,敢以院事累君。”这里的宗教指的是学说及其分支流派。[4]本文所说的“宗教”顺从于《说文》中“宗”、“教”二字的含义,以此角度来解读《说文》“示”部字的意义。
一、“示”部字的字序归类
许慎《说文》示部字有63字,后徐铉新加四字附其后,共67字。67字顺序为(本人为每个字编有序号):1示、2祜、3禮、4禧、5禛、6祿、7禠、8禎、9祥、10祉、11福、12祐、13祺、14祗、15禔、16神、17祇、18祕、19齋、20禋、21祭、22祀、23祡、24禷、25祪、26祔、27祖、28(示彭)、29祰、30祏、31?、32祠、33礿、34禘、35祫、36祼、37?、38祝、39 、40祓、41祈、42禱、43禜、44禳、45襘、46禪、47禦、48?、49禖、50(示胥)、51祳、52祴、53禡、54禂、55社、56禓、57祲、58禍、59祟、60 、61祘、62禁、63禫。[5]徐铉所增四字:64禰、65祧、66祆、67祚。[6]从以上所列字来看,本人按顺序归类,其根据是人类对宇宙、生命等存在有一个认识过程,是一种理性思考,是一种群体的理性体验,其认识过程也由简至繁。从本文所指“宗教”含义来说,它外在于人类的祭祀活动之中,是人的一种宗教体验形式。
人要进行祭祀活动就得先要明白其活动的缘由,即为笔者的第一类字的归纳,共1字:1示。认清了缘由便会生起人的理性思考,反思人自身存在的价值意义,即求“福”的终极关怀,于是就有了第二类的顺序归类,共14字:2祜、3禮、4禧、5禛、6祿、7禠、8禎、9祥、10祉、11福、12祐、13祺、14祗、15禔。求“福”有个体系,福是什么、向谁求、求福的心态如何等一系列问题构成了一个小小的序列,便有了本人的第三类字的归类,共 15字:16神、17祇、18祕、19齋、20禋、21祭、22祀、23祡、24禷、25祪、26祔、27祖、28(示彭)、29祰、30祏。明白了求福的相关问题之后便会有具体的措施与行动,接下来第四类字说的是祭祀的名称和具体内容,共26字:31?、32祠、33礿、34禘、35祫、36祼、37?、38祝、39 、40祓、41祈、42禱、43禜、44禳、45襘、46禪、47禦、48?、49禖、50(示胥)、51祳、52祴、53禡、54禂、55社、56禓。最后一类字讲祭祀的显现情况,附带祸等后果,共7字:57祲、58禍、59祟、60 、61祘、62禁、63禫。至于新增四字可以归为以上几个类别:64禰、65祧归为第四类,66祆归为第三类,67祚归为第二类。
二、“示”部字归类的宗教解释
第一类字为一“1示”字,《说文》:“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三垂,日月星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示,神事也。凡示之屬皆从示。”对于祭祀来说,就是要明白祭祀的缘由。
先说“示”字本身,它由“ ”(古文上字)与“ ”组成。“ ”即“上”字,《说文》:“上,高也,此古文丄。”“上”之意由“一”而化来。一,《说文》:“一,惟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7]由此可见,“示”字与道合一,由道显出天象,又由吉凶之象警示生民,暗示生民不违天道、顺道而为行。这里所指出的是,天象的显现是为人而设的,据人事而定,生民在忙碌活动之中为了不迷失方向,就有了探求天象以顺天道的活动,于是就有了天现吉凶之象以警示生民。
第二类14个字,讲的是求“福”,说的是人所向往的终极目的。由“示”字本身来看,其实它已涉及到了生民的自身存在价值,即与道合一,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天人合一”。生民在有意无意中都在求福,这个“福”字不是我们常说的某种好处。段注中解释说:“福,备也。祭祀统曰贤者之祭也,必受其福,非世所谓福也。福者,备也。”紧接着段注又解释说:“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谓之备。”[8]所谓福,即为贤者之顺,贤者才能顺乎天道,与道合一,这才是生民的终极之“福”。
我们分别来看这几个字。2祜,《说文》“上讳。”段注在“福”字中亦说:“铉本作祜也。非祜正世所作福也。”3礼,《说文》:“禮,履也。从示从 ,所以事神致福也。”段注:“履,足所依也。”[9]“礼”意为践行之意。求福的过程亦是履福的过程。4禧,《说文》:“禧,礼吉也。”段注:“行礼获吉也,释诂曰禧福也。”[10]“禧”意为行礼的结果是吉是福。5禛,《说文》:“禛,以真受福也。”真,《说文》:“真,仙人变形而登天也。”[11]意为人之觉悟与道合一,说到了受福要以真为条件。另外,“真”还有充实、诚实之意。段注:“引申为真诚……慎皆以真为声,多取充实之意……人必诚而后敬。”[12]接下来的字“6祿、7禠、8禎、9祥、10祉、11福”核心意思皆为福。12祐、13祺,《说文》:“吉也。”14祗,《说文》:“敬也。”15禔 ,《说文》:“安也。”这四个字可以这样说,天助则事吉,人敬则心安。
所以说,求福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从分析以上文字可知,求福行须明福(明白何为“福”),得履福(践行福,体验福),得敬福(敬天道),最终才能得福(万事备于我,与道合一)。
第三类15字,说的是祭祀的对象及特点。祭祀的对象一分为三:天神、地神、祖先。16神,《说文》:“天神,引出萬物者也。”17祇,《说文》:“地祇,提出萬物者也。”18祕,《说文》:“神也。”19齋,《说文》:“戒,潔也。”表示对人心的约束。20禋,《说文》:“潔祀也。”21祭,《说文》:“祭,祭祀也。”22祀,《说文》:“祀,祭無已也。”这里是说祭祀活动有始有终,而且祭祀要长久持续下去,不能中断。以上几字说明人们祭祀天地要敬要自律要恒长不变。23祡,《说文》:“燒祡燓燎以祭天神。从示此聲。《虞書》曰:至于岱宗,祡。”24禷,《说文》:“以事類祭天神。”说的是祭天地的特点。25祪,《说文》:“祔、祪,祖也。”26祔,《说文》:“後死者合食於先祖。”27祖,《说文》:“始廟也。从示且聲。”28(示彭),《说文》:“門内祭,先祖所以徬徨。从示彭聲。《詩》曰:‘祝祭于(示彭)。’”29祰,《说文》:“告祭也。”30祏,《说文》:“宗廟主也。《周禮》有郊、宗、石室。一曰大夫以石爲主。从示从石,石亦聲。”以上六字都主言祖庙,用此表示祭祀祖先。
第四类26字,讲的是祭祀的名称及内容。31?,《说文》:“以豚祠司命。从示比聲。漢律曰:‘祠?司命。’”32祠,《说文》:“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詞也。从示司聲。仲春之月,祠不用犧牲,用圭璧及皮幣。”33礿,《说文》:“礿,夏祭也。”每个季节的祭祀内容与形式有所不同。34禘,《说文》:“禘,告祭也,諦祭也。从示帝聲。《周禮》曰:‘五歲一禘。’”以上二字说的是某类祭祀的时间间隔。35祫,《说文》:“祫,大合祭先祖親疏遠近也。从示、合。《周禮》曰:‘三歲一祫。’”36祼,《说文》:“灌祭也。”37?,《说文》:“?,数祭也。”祼、?说的是祭祀的某种形式。 38祝,《说文》:“祝,祭主赞词者。从示从人口。一曰从兑省。《易》曰:‘兑为口为巫。’”说的是主祭人的特点。39 ,《说文》:“祝 也。从示畱聲。”40祓,《说文》:“除恶祭也。”41祈,《说文》:“求福也。”42禱,《说文》:“告事求福也。”“祈祷”二字强调祭祀的目的在于求福。43禜,《说文》:“設緜蕝爲營,以禳風雨、雪霜、水旱、癘疫於日月星辰山川也。从示,榮省聲。一曰禜、衞,使灾不生。《禮記》曰:‘雩,禜,祭水旱。’”44禳,《说文》:“磔禳祀,除癘殃也。古者燧人禜子所造。”45襘,《说文》:“會福祭也。从示从會,會亦聲。《周禮》曰:‘禬之祝號。’”这几个字都指祭祀使灾不生、求福除癘殃,所述意思与“祈祷”之意相似。46禪,《说文》:“祭天也。”47禦,《说文》:“祀也。”48? ,《说文》:“祀也。”49禖,《说文》:“祭也。”以上五字反复强调祭祀的持久性。50(示胥),《说文》:“祭具也。”51祳,《说文》:“社肉,盛以蜃,故謂之祳。天子所以親遺同姓。从示辰聲。《春秋傳》曰:‘石尚來歸祳。’”52祴,《说文》:“宗廟奏祴樂。”以上三字交待祭祀的配套情况。53禡,《说文》:“師行所止,恐有慢其神,下而祀之曰禡。从示馬聲。《周禮》曰:‘禡於所征之地。’”54禂,《说文》:“禱牲馬祭也。”以上二字与战事相关。55社,《说文》:“地主也。从示、土。《春秋傳》曰:‘共工之子句龍爲社神。’《周禮》:‘二十五家爲社,各樹其土所宜之木。’”56禓,《说文》:“道上祭。”以上二字与土神相关,与“祡”所说的祭天神相对应。
第五类7字,说的是祭祀的显现情况,附带祸,体验的结果等。57祲,《说文》:“精氣感祥。从示,侵省聲。《春秋傳》曰:‘見赤黑之。’”58禍,《说文》:“害也,神不福也。”59祟《说文》:“神禍也。”60 、《说文》:“地反物爲 也。”这三字讲的是祭祀中出现的不祥之兆。61祘《说文》:“明視以筭之。”说的是祭祀卜算的一种方式。62禁,《说文》:“吉凶之忌也。”说的是禁忌之事。63禫,《说文》:“除服祭也。”有关服丧的一种祭祀。
新附四字:[13]64禰《说文》:“親廟也。”65祧,《说文》:“遷廟也”说的是祭祀的一种名称,可归为第四类祭祀的名称。66祆,《说文》:“胡神也。”说的是神的一个类别,可归为第三类祭祀的对象。67祚,《说文》:“福也。”此字强调“福”可归为第二类祭祀的目的。
三、“示”字部与其他字部的联系
既然讲到“示”字部的宗教意义,前面的字部如“一”、“上”、“天”就不用说了,它们都指及“一”即道,也就是人们心中所向往的道,或者说所向往的上帝与神。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一直是人们的理想,人世间的一切似乎都在为人而生,为道而立。天地万物莫不为此,那么“示”字部以外的其他字部亦是如此。如“玉”部《说文》:“玉,石之美。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 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尃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橈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技,絜之方也。”[14]用玉来象征人的品德,用它来显化人看不见摸不着的高贵品质。“卜”部表示人的占卜行为,其行为直接与祭祀相关。“马”部字分得较细,“国之大事在祀与戎”,[15]戎与祀相连,戎为祀而服务,战争中马是作战的动力工具,马的品种及与马相关的事务繁多,以应戎事和日常生活之事。“攴”部表示小击,第一个字为“啓”道出启发之意,与人的教化有关,涉及到人的思维教化活动。“蒸”表示冬天祭祀,“汋”表示夏天祭祀,凡此种种,其他字部直接或间接与“示”字部表示的祭祀信仰活动相联系,就如同许慎之子在书中所说:“同牵条属,共理相贯,杂而不越,据形系联,引而申之,以究万源,毕终于亥,知化穷冥。”[16]
从《说文》一书整个编排体例来说,始“一”终“亥”,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察于天时,配以人伦,以达于天人之际。以“一”为出发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如此衍化,以至无穷,造化天地人三才。“亥”为周期终极之数,由一而终,周而复始《说文》后部分编章亦列出了地支天干字部,可以说给本书配上了天地,与祭祀活动中人融为一体,以此追求“天人合一”。一切存在为人而生,为人而灭,人又为道而生,为与道合一为目的。
从许慎父子两人的序言来看,二人都从天道出发,鬼神、世间人事莫不包含于此书之中,同时,针对当时解经情况,用文字体系来“解谬误,晓学者,达神恉”。[17]“今五经之道,昭炳光明,而文字者其本所由生”,[18]文字表征道,通于道,文字组合又阐于道,文字成为了道的重要载体。道无处不在,人却在道中徘徊不前,进者合道,退者离道,同理,人在宗教面前心神不定,定者虔心事神,乱者借神入邪。“示”字部宗教意义明显指出了人们悟道的一种普遍途径,虔畏天地,守德立教,终能达至“天人合一”。尽管“示”部字中所祭祀的天、地、神并不具体,祭祀的仪式也不细致,但人们只要心存诚敬,总会出现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境界。
四、结语
《说文》“示”部字蕴含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生命和人类自身存在的认识,其认识自成一体系,所表达的哲理不言而喻,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追求。本文是按照“示”部字的字义本身和它们的排列顺序来察看它们的宗教意义的。如果不按其顺序,而打乱顺序,还是按以上五类归其字,其宗教意义亦说得过去,只不过就不能很好体现其字序所显示的宗教色彩,也不能充分显示作者许慎所编序的思路。
正确解读“示”部字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不管我们把“示”部字中的祭祀当作传统文化,还是当作宗教信仰,抑或当作封建迷信,至少我们得承认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自己对生命的认识法则,有一套属于自已的信仰体系(虽然《说文》中没有被总结出来,但在当时活动仪式中定有一套庄严的形式),至少我们还得用虔敬的心态去看待我们认为的天地神人。有了这种心态,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所固有的文化。
注 释:
[1][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1 年版,第420页;
[2][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6年第2版,第342页;
[3][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1 年版,第183页;
[4]邹昌林.中国文化研究中的“宗教”释意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06);
[5][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1 年版,第2-8页;
[6][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6年第2版,第9页;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8][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6年第2版,第3页;
[9][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6年第2版,第2页;
[10]同前引书;
[11][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1 年版,第468页;
[12][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版,第384页;
[13][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版,第9页;
[14][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15][春秋]左秋明.左传·成公十三年[M];
[16][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年版,第883页;
[1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年版,第878页;
[18][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年版,第884页;
说明:《说文》中的引文部分用繁体字给出,这样才能讲清其含义;
[1][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
[2][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
[3]邹昌林.中国文化研究中的“宗教”释意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06).
[4]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0.
[5][春秋]左秋明.左传·成公十三年[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