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小学生经典诵读》解读
2014-08-15刘霞
刘 霞
一年级的小朋友天真烂漫,对什么都充满兴趣,学习积极性高,记忆能力超强,所以,在一年级我们主要安排学生诵读大量篇幅短小、工于音韵、意蕴深远的古诗。让学生在诵读中积累,在诵读中想象,在诵读中识字。
一、每日一诵读
1.教材内容与特点
一年级的“每日一诵读”主要诵读古诗,古诗以“分类呈现”的形式出现,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知古诗的分类,增加孩子们背诵古诗的兴趣。例如:第一周,诗中数字;第二周,诗中日;第三周,诗中月……每学期16周,一学年是32周。选的都是比较著名、浅显的五言古诗。古诗押韵,读起来也朗朗上口。我们要求孩子每天自主诵读一首,每周四首。周五国学课老师带领孩子们进行一周大回放,对前四天背诵的进行一个小检测。在积累过程中,通过朗读、背诵,认识、积累生字。所以我们在古诗每首下面编排的五个生字,让孩子们尽量掌握,为我们二年级的大量课外阅读扫清生字障碍。
2.教学措施及效果
(1)故事中理解诗意
我们尝试把古诗的诗人和诗意编成一个个简单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比如:《过故人庄》,我们这样编的故事:有一天,孟浩然到乡下去散步,他边走边欣赏乡村的风景。不一会儿,居然走到了一位老朋友的家,老朋友看到孟浩然来了,心理特别高兴,赶紧邀请他到家里做客,而且还吩咐家里人,准备好上好的酒菜招待他……这样尝试几次下来以后,孩子们的兴趣大增。孩子们还会把这些小故事讲给家长听,虽然讲得不是特别地完整,但他们把对古诗的理解传递给了家长,让家长也分享我们背诵《小学生经典诵读》的乐趣。小故事还拓展了孩子思维,丰富了孩子的想象力。例如:在讲到《小小的船》这课的时候,我问孩子:“弯弯的月儿像什么?”孩子都说:“香蕉,镰刀,小船……”当有个小男孩站起来说我觉得像弓箭时,我很惊讶,因为现在的孩子对古代的弓箭见之甚少,可这个孩子居然能把弓和弯弯的月儿相联系,着实让我吃惊。我继续追问,他说因为古诗里面说的“露似珍珠月似弓”,我不禁对孩子的活学活用感到欣慰,更为孩子的思维敏捷感到赞赏。
(2)吟唱中感受古韵
为了增加孩子背诵古诗的兴趣,在孩子们读准古诗字音的前提下,我们还引导孩子跟老师一起吟诵古诗,让他们学着古人的样子,摇头晃脑地吟诵,不只是学样子,更是学习古人读古诗的韵味,模仿古人读书时的那种“意断气连”的感觉,而古诗的韵味也在这不知不觉的吟诵中慢慢溢出。
不仅这样,我们还把部分古诗配上音乐唱一唱,让孩子们边听边跟着唱,还可以加上动作。到了后来,甚至我们在课间都能听到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唱着这些古诗改编的歌曲。
当然要达到最好的识字效果,我们还会相应地开展各种识字活动,如生字超市、识字大王比赛、开展诗歌诵读会等。
二、每周一大家
1.教材内容与特点
“每周一大家”选择了从春秋战国以来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从老子开始,每周一位,一个学期介绍16位,一学年32位。除了介绍他的生平和名言外,还安排了一个和这个大家有关的著名而有趣的小故事,孩子们在读故事中了解,就记住了这位大家。用小故事把人物与事件联系起来,这样就比生硬地让孩子去记这些枯燥的人名更有趣味性和实效性。
2.教学措施及效果
每周一位大家、一个小故事,孩子可以回家和家长一起读故事,也可以和同学在课间读。同学之间还可以互相讲讲自己读的小故事。
为了增加孩子们读小故事的兴趣,孩子们会轮流在班会课或者国学课上把故事讲给全班听听,既培养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对孩子读故事作了一个检测,也是对孩子记忆力的一个促进。我们还让孩子每周把自己读的小故事讲给自己的家人听,既让家庭融入国学的氛围,又让家人也感受孩子的学习成果。
三、每月一名著
1.教材内容与特点
“每月一名著”选择的都是跟我们年段相结合的课外阅读书目,例如一年级上学期我们选择的是《新编儿歌365》《我爸爸》《小布头奇遇记》《亲爱的笨笨猪》,这些都是一年级小朋友喜欢的儿歌和绘本故事。儿歌也是孩子课外阅读的启蒙,孩子对于短小精悍、韵律十足的儿歌特别感兴趣。绘本故事更是图文并茂,孩子不仅饱眼福,更可以图文结合帮助理解和识字。我们编排了“阅读指导”,这其实是对家长的一个指导,帮助家长在家里开展“家庭阅读”。
2.教学措施及效果
“每月一名著”这个版块建议可以“亲子共读”。我们都知道“亲子共读”是低年级孩子最合适的阅读方式之一,家长可以根据我们的“阅读指导”在家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带领孩子一起阅读,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我们还开展了“儿歌朗诵比赛”和“讲故事比赛”,让孩子把阅读的儿歌和绘本故事带到我们的教室,在班上形成你追我赶的气氛,促进更多的孩子把阅读的习惯带进家庭。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仅可以养成阅读的习惯,还能学会识字,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这是一个全面培养孩子的活动,也为我们中高年级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小学生经典诵读》让我们的孩子从启蒙阶段就尝到了传统经典的甜头,让孩子们从小浸润在经典文化的土壤里,汲取传统经典的养分,健康茁壮地成长,相信我们的孩子们也会渐渐地变得“腹有诗书气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