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古代里坊制度发展演变考述

2014-08-15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时期制度发展

姚 庆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里坊制,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一项基本制度,在我国古代城市建设中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里和坊,顾名思义,两者均是我国古代城市建设中的基本组成单元,坊的平面结构呈方形,其四周均有围墙,住户在墙内设门窗,坊门有专门的官员看守,按规定的时间开启坊门,这一制度自汉代开始一直到唐代均是如此。正所谓“坊者方也,言人所在里为方,方者正也”[1]。

一、里坊制的发展演变

里坊制,也是我国古代城市居民区管理的一种组织形式,在先秦时期称作“里”、“闾”或“闾里”,到北魏时期才称作“坊”,到隋朝才开始正式称作“坊”,作为城市居民区管理的基本单位,到了唐朝,“里”和“坊”相互之间可以互用,或可以统称“里坊”。根据里坊制的发展演变顺序,大致将其分为五个时期:

1.萌芽期(西周时期)

里坊制的产生是从我国奴隶社会的“鄙邑”发展而来的。“鄙邑”是与井田制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井田的布局呈方格形,奴隶主将奴隶安置在井田里劳作,按照农业生产的编制进行分组居住,由此形成“鄙邑”。它既是组织农业生产的基本形式,也是奴隶生活居住的常规模式。而对“里坊”这一思想的描述在我国西周时期便已经有了大致的轮廓,体现在最早记载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古籍《周礼?考工记》中。其中描述道:“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在段话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充分反映了里坊建制中的基本思想,即布局呈方格棋局状,与后代里坊制的形成有着理论上的渊源。因此《考工记》中所记载的城市布局的观念对历朝历代的城市布局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史学典籍。

2.雏形期(春秋时期——两汉时期)

里坊制的雏形期相当于我国春秋时期至汉代时期。里坊制形成的最初形态是汉代的棋盘式街道。里坊制在实行的初期,坊的四周都设有围墙,中间有一条十字街道,每个坊内仅开一门,晚上定时关闭坊门。而市也是由围墙所环绕,街道呈“九”字形,各市可以临街设店,即里与市的布局是相互独立的。西汉时期的长安城,则将整个都城的居住区划分为160里,其形如“室居栉比,门巷修直”。这一时期先后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和秦末的农民大起义,因此汉代在营建都城长安时,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运用了里坊这一城市规划的思想严密控制人民的一切活动,里坊制在这一时期逐步确立起来了。

3.发展期(三国两晋南北朝)

这一时期是里坊制发展的重要时期,对后来隋唐里坊制走向鼎盛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三国时期曹魏的邺城是里坊制度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三国时期由于战乱不断,兵力的多少成为一个国家在战争中取胜的重要的原因,因此曹魏为了加强对人民的统治,把邺城周围居住的农民都迁移到了城内,以加强管理。在这种情况下,邺城实行里坊制的城市布局思想应运而生。三国时期的曹魏都城邺城开创了里坊制发展的新局面,即宫城位于全城北部的中心位置,将各个坊、市作棋盘状分割成面积规整的方格,将居民和市安置在这些里中,形成一种布局严密,功能明确的城市规划制度。在城市的布局规划中,按照“设官分职,营处署居”的原则,改变了以往只考虑“君”,不考虑“民”的模式,在城市布局中,将“君、臣、民”三者统一融合在一起,使得三者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各自有各自独立的空间。而其后的北魏洛阳城的里坊布局在前代发展的基础上,按照居民区的聚落方式进行了完善和制度化,对后世的隋唐长安城、洛阳城的城市布局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北魏洛阳城的里坊制度呈现出很多的新特点,“尤其是内城、外郭城的创建,使外郭城得以大规模的开辟为规整的里坊区,按里坊制度布局与管理,是北魏洛阳城的创举,这也是中国古代都城建设史上第一次有计划的把都城居民的里整齐的建成”[2]。里坊制度自先秦时期的周代形成以来,至北魏时期基本定型。

4.繁盛期(隋唐时期)

唐代的长安城沿袭北魏的里坊建制,在全国实行封闭式的城市管理,此时里坊制度的发展也达到了顶峰。我国古代社会里坊的规模一般为20公顷,到了唐代里坊制的规模达到了鼎盛,唐长安里坊的规模分为三等:30公顷、50公顷、80公顷。因此唐代的里坊制度在规模上达到了最大,其中一个坊的面积就相当于古代的一个县城,从这一层面上也促成了唐代里坊制走向顶峰。唐代里坊的布局与之前的历代都城相比,其内部结构更为完善,每个坊内均有一条呈一字形或十字形街道,十字形街道分别称为东街、南街、西街、北街,形成十六个区域,分别有各自的名称。此时,里坊制在城市布局上,呈方格状,整齐划一,“千百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3];各个里坊则如“棋布栉比,街衢绳直,自古帝京未之有也”[4]。坊门定时启闭,实行“夜禁”制度,即“昏而闭,五更而启[5]”。至此整个长安城到夜幕降临之时,坊门关闭,街道上空无一人,使封闭的里坊制达到了顶峰。

5.衰落期(唐代中晚期——北宋晚期)

里坊制在我国唐宋时期开始走向崩溃,其标志是唐代中晚期的长安城出现侵街建房的出现。唐代中晚期,“侵街”现象逐渐增多,例如:唐文宗时期,左街使奏称:“伏见诸街铺近日多被杂人及百姓,诸军诸使官健起造设屋,侵占禁街”[6]。唐宣宗时期的义成军节度使韦让率先“于怀真坊西南角亭子西,侵街造舍九间”[7]。除了“侵街”现象,还有破坏“夜禁”现象的出现,例如:唐宪宗时期,曾有记载“长安坊中有夜拦街铺设祠乐者,迟明未已”[8]的现象。唐文宗时期,又有巡使上奏:“长安坊门或鼓未动即先开,或夜以深犹未闭”的现象。北宋的统治者曾力图恢复封闭的里坊制,如宋太宗时期在东京的街道上设置冬冬鼓,以提醒百姓坊门的启闭。然而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这种社会管理制度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到宋仁宗景佑年间,北宋政府不得不做出了妥协,允许临街设店,这一措施标志着延续一千多年的里坊制度最终崩溃了。

二、里坊制被街巷制取代的原因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封闭落后的里坊制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相应的街巷制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为人们所接受,因此街巷制取代里坊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1.经济方面:随着宋代的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里坊制这种落后的城市管理格局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正如里坊制相当于一种落后的生产关系,这种落后的生产关系与先进的生产力发生了矛盾,只有产生一种新的社会关系去适应这一先进的生产力,才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里坊制度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一种限制,因此遭到了人们的不断破坏。里坊制崩溃之后,人们可以沿街设店,随意在街道上从事经商活动,原有的街道成为商业区域,草市、瓦肆、夜市等活动也随之多了起来,由此可以看出街巷制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客观上说是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登上历史舞台的。

2.政治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宋代社会日益发展的商品经济决定了统治阶层政策的实施,尽管封建王朝的统治者曾一度维护封闭落后里坊制,但是社会发展的潮流是具有客观性的,最终还是导致统治者下令废除里坊制。五代时期后周主周世宗大力扩建开封城,允许在城内沿街“种树掘井,修盖凉棚”[9],从而打破了封闭的里坊制,促成了后世里坊制的进一步崩溃。宋太祖时对“夜禁”也放宽了限制,三鼓之后才禁止行人外出。宋徽宗时对于侵街现象收取赋税,从某种程度上默认了侵街现象的存在。宋仁宗时期,下令取消街鼓。以上这些措施都反映了统治者阶层在对待里坊制的废止上面也采取了默许的态度。

3.文化方面: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随之丰富起来。大部分平民阶层通过科举考试进入统治阶层,他们对于普通百姓的生活是非常熟悉的,因此对街巷制的弊端也是深恶痛绝的。此外一些社会娱乐性质的活动丰富起来,活动的场所也就相应增多,这样就使人们不再拘泥于封闭的里坊制,而更多的倾向于开放的街巷制。

三、里坊制在我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里坊制不仅是一种城市布局的制度,更反映了统治者管理国家的专制思想,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始终处于一种不对等的关系,即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因此阶级矛盾始终存在。地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为了更好的监管百姓,在营造城市的时候便采用了封闭式的里坊制度。里坊制在产生之初对于我国古代城市的布局确实起到了重大的影响,不仅有利于统治者更为有效的管理国家,也有利于城市百姓的生产和生活。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封闭落后的布局模式和生活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唐代后期以及北宋时期的统治者也都默认了这一点。因此在唐宋以后,这种封闭的里坊制最终为开放的街巷制所取代,成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1](唐)苏鄂.苏氏演义[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6.

[2]李久昌.北魏洛阳里坊制度及其特点[J].学术交流,2007,(7).

[3](清)曹寅等编著.全唐诗[M].中华书局,1960.5041.

[4](宋)宋敏求.长安志(卷7)[M].中华书局,1990.

[5](五代)王溥.唐会要(卷25)[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6](五代)王溥.唐会要(卷86)[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7]同上

[8](宋)王谠.唐语林[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9](宋)王溥.五代会要(卷二十六)《城郭》[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猜你喜欢

时期制度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清代时期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