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初探

2014-08-15张冰洋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语文课程大学

张冰洋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2)

大学语文作为高等教学的一个基本学科,它是人文教育的重点课程之一。我国教育司指出,在全国各大高校的基础课程设置中,大学语文的主要作用是提升大学生的基本人文素质,适应当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互交叉的发展形势,为国家培养符合现代化建设的优秀人才。为此,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是提高学生人文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现今的大学语文面临严重挑战,为了更好的适应我国教育的发展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大学语文亟待改革,高校教育工作者应群策群力改变大学语文所面临的尴尬处境,充分发挥其人文教育的重要功用。

一、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现状

我国经济文化逐渐与世界接轨,我国的教育体制也在不断改革,大学语文开设至今,所处地位较为尴尬,有逐渐边缘化的趋势。这一方面是受到整体教育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大学语文的课程教学不合理所造成。然而,大学语文是“综合传播语言、文学、文化、历史、写作、交流、思想价值观、人生观的课程”①,必须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因此,为了更好的改革高校大学语文的整体教学质量,各大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要先清楚认识到大学语文教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的做好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而现今大学语文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大学语文课程设置不合理

大学语文作为大学教育的通识课或者说是公共课,每一个大学生皆要学习。作为公共课也必然带有强制性的特征,不论学生兴趣与否,皆要参加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限制了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力。特别是对于理科专业的学生而言,大学语文的课程设置不能较好的符合他们的专业需求。且不同专业,语文知识能力水平参差不齐,采取一以贯之的教学方式,难免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只是根据国家教学大纲订立本校的教学课程,并未针对自身的地方特色和生源情况做好调整,这就不能较好适应本校的整体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发展也有不利影响。

2、大学语文教师素质不高

大学语文作为通识课,所面对的学生众多,学生的整体素质不同,对课程的要求也不同。但是学校采取相似的教学模式应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这就忽视了学生对课程的需求。而且教授大学语文的教师也存在素质的差异,并非所有的教师都出自汉语言文学等专业,有些学校轻忽大学语文对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对语文教师的选拔并不严格,其标准较之其他课程要低的多,这就造成了语文教师水平的参差不齐。而且大学语文教师适用于各个专业,这也造成了其专业不明,职称难评的现象,这对于大学语文教师的招募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而教师的水平也影响了整体的教学质量,故而,提升大学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问题。

3、高校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

高校学生来自不同地域,选择了不同的专业,这些也影响了他们对大学语文的整体观感。高校并未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有目的有特色的安排大学语文课程,而是采取统一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影响了学校语文教学的质量。我国大部分高中于高二阶段就采取了文理分科的教学模式,虽然,高考时都要考查文理科学生的语文水平,但是文理分科除了在教学科目上给予了学生充分的选择权,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个人兴趣。而到大学阶段的大学语文教学,则将学生的个性忽视,采取统一的教学模式,这样不仅不能提高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兴趣,还有可能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影响学生的学习,导致大学语文教学的僵化。

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大学语文教育主要包括“大学教育、语文教育、素质教育”②,而现今的大学语文课程存在的问题很多,为了改变语文课程教学的现状,高校教育者必须有针对性的对大学语文教学进行改革,改变现今单一、僵化的教学模式,逐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三点:

1、明晰教学大纲的整体要求

大学语文课程的整体设置是根据国家教育司所颁布的教学大纲而来,高校为了更好的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应该将国家大纲与自身情况相结合,制定出既符合国家要求,又适应自身发展的课程大纲。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课程,它与其他的课程存在差别。语文是每个学生最早接触的一门学科,无论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大学语文的教学必须在弄清学生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进行。为了更好地制定本校的教学大纲,高校应该在仔细研读国家教学要求的前提下,结合本校学生的个性要求,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教学计划,有目的有针对的进行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大学语文教师也应该在有限的课时安排中突出重点内容,尽可能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能力。

2、改变单一的教学形式

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古代的诗词,又有现代的散文,若教师只是采取同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则不能很好地表现课程教学的特色,为了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教师应该改变原先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运用不同的教学形式。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设备逐渐走进课堂,教学呈现的选择范围不断扩大,在纸质媒介之后,还出现了电子图书、光盘教学、网络文学等等。知识爆炸的年代,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媒介获得许多知识。同样,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媒介让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也可以有针对性的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例如,教师可以事先下载好一些音频视频文件用于课堂播放,将原本课本上枯燥乏味的知识以具象的方式呈现于学生面前,这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举两得。

3、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大学语文教学不同于初高中的语文教学,它作为大学通识课,面向不同专业的学生,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相对于高中的升学压力,大学语文的教学则要轻松一些,为此,教师可以采取新的教学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而不仅仅采用一言堂的形式,单纯以讲授课文为主。教师应该注意到大学语文与其他阶段语文教学的不同之处,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创作能力,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大学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大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这些优质人才的人文素质,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教师应该将课堂的主动权有针对性的交给学生,可以采取学生讨论教师点评或者学生讲授教师评论的方式,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课堂变成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地方。

三、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

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是提升高校语文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为了更好的完成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高校应该加快大学语文的课程改革,除了从课程设置、教学手段、教学形式等方面入手完成大学语文改革的主要内容外,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还需要清楚认识到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从思想上重视大学语文的课程改革。这些重要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1、提升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大学语文的教材选取了中国几千年优秀文化的典型代表,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能够最大限度的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进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应该最先从语文教材的编写入手,精选符合国民需求,符合当代学生要求的篇章进行编写。从教学源头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国提倡创新精神,这一方面是为了以新的眼光来处理现今社会的诸多问题,另一方面也能不断与他国文化相借鉴,更好的发展本国文化。而大学语文的课程改革,就是以创新精神为依托,将中国优秀的文化与国家要求、学生需求相结合,走出一条适合学生、学校发展的新路子,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培养优秀人才。

2、多方位的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学生的人文素质除了包括基本的听、说、读、写之外,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教书育人,教师除了要教授学生知识,还必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而大学语文的课程改革也是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大学语文精选中华文化的优秀成果,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以具体的篇章来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之路。近几年,高分低能的情况屡见不鲜,很多高等学府的学生做出了伤害自身、危害社会、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情,这固然有其自身的原因,但也显现出了大学人文教育的缺失。因此,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是十分必要的。国家、学校、教师、学生都必须重视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将大学课堂的人文培养落到实处。

3、更好的做到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结合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个优秀的文化必然有普适性的效应。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渊远流长,大学语文的教学只是将精选的中国文化以书面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而随着文化的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也应该做到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结合。江泽民“三个代表”指出先进文化的重要性,落实到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就是要通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提升他们的文学、文化鉴赏水平,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以及促进他们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大学语文浓缩了几千年的中国文明,高校教师应该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水平将自身的文化与世界文化相接轨,培养出全方位的优质人才。

结语

总之,大学语文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断提升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注 释:

①苏炜.试论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意义与作用[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5):38.

②邱丽梅.关于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考[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3):92.

[1]靳玉乐,徐辉.课程改革论:比较与借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叶嘉莹.大学语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语文课程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大学求学的遗憾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