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的成功之道

2014-08-15曹莹莹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爸爸去哪儿真人秀电视节目

曹莹莹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81)

一、大环境下的新变革——消费主义社会的大势所趋

鲍德里亚认为,消费社会的核心是使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获得了某种符号的意义,从而使消费与商品的使用价值相脱离。符号消费为人们制造了平等、晋升和关切的幻觉,成为一种更加稳定的、无意识的资本主义社会调节机制。

特殊的符号统治犹如软暴力,使电视节目生发出种种幻象,令观众在娱乐精神的蛊惑下不知不觉的臣服于电视节目带来的感性愉悦之中。电视真人秀节目从形式上看,无疑是一场经过精心编码的符号盛典——把物虚化,抽象为一种象征性符号,消费则意味着对物的符号价值的认同和实现,诱导大众沉迷于媒介符号消费的漩涡中。《爸爸去哪儿》正是在这样一种市场运行法则中孕育而生。

二、节目的精准定位

1、父爱的回归

父亲对儿童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状况很不理想。新浪网2009年的调查显示①,在1988名被调查者中,60.7%认为“现在的孩子缺失父教”。

究其原因,父亲们主观上的不愿意(如:偷懒、贪玩)和客观上的不能够(如:工作压力)成为了重中之重。《爸爸去哪儿》这档栏目如同一场“及时雨”,让人们重新意识到家庭教育中父亲的责任与义务。父亲们自信、勇敢、坚强等个性特征对孩子品质的形成及对规范、准则的认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只有充分发挥母亲和父亲在儿童教育过程中的“合力效应”,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2、明星消费的贴近性

通常在受众眼里,明星是一个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即的形象,除了能在公开场合看到他们在舞台上光鲜的一面,舞台下的他们却十分神秘,鲜为人知。《爸爸去哪儿》节目的策划者们却让这些明星们卸下光环,放下身价,消解了人与人之间身份的差异,让受众感觉到身份上的平等。

与其他消费明星栏目(如:《我是歌手》《中国星跳跃》)不同的是,《爸爸去哪儿》与大众的贴近性很强。亲子档的感人瞬间,常常戳中观众们的泪点。节目中,玩滑板时,田亮在女儿的一再要求下,允许她从高处滑沙,但为了保护她,田亮在后面一直跟着,滑板滑多快,他就跑多快,当滑到下面时,父女俩击掌的画面让人感动不已,让观众不自觉地想到和自己家人的感动瞬间,进而体会到亲情的伟大。

三、丰富的表现形式

1、竞技的魅力

在《爸爸去哪儿》中,从每组家庭选房到完成各项任务,人类情感的丰富性和事物发展的戏剧性元素被释放开来,将竞技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紧张纠结的竞技氛围中,高潮迭起,精彩纷呈。孩子们的友谊、矛盾等通通被忠实地记录下来,它极大地满足了观众对于真实感的强烈需求。困难的任务,也会让观众产生紧张的情绪,担心几组家庭是否能成功完成任务,产生一种带入感和模拟参与感,以此强化了观众的心理关注和期待。

2、视听营造的美感与实感

视听手段的运用使《爸爸去哪儿》节目的影像真实得到了确切的复制,抹去了真实与虚假之间的矛盾,让节目参与者和受众都沉浸在镜头中难以自拔。每次拍摄都有四十几个机位,它们如同人的眼睛,会全景展现节目参与者的言行,极大满足了受众对明星的窥视和崇拜心理。

与此同时,《爸爸去哪儿》节目加入了大量类似独白的采访及恰到好处的音乐,使观众身临其境的感受着现场的情绪起伏,在享受非凡视听的同时臣服于电视消费的统治之中。

3、媒介资源整合——提供多维度的交流空间

在新媒体冲击之下,电视作为传统媒体的一员所要做的并不是抵死抗争,而是应该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各种新媒体合作以达到效果最优化。《爸爸去哪儿》在这方面做得尤为突出。

《爸爸去哪儿》节目通过网络营销传播,在观众观看节目的同时,提供给他们网络互动分享的平台,对节目收视率的提升起到不小的作用。该节目通过官方网络、官方博客、论坛社区、百度贴吧等各大网络媒介,传播各种信息,吸引越来越多的人群进行网络口碑的传达。

四、我国真人秀面临的困境与突破

近年来,我国各级电视台纷纷“高调”地购买国外节目版权,《中国好声音》《中国星跳跃》《中国达人秀》等等,不一而足。《爸爸去哪儿》节目版权和模式购自韩国MBC电视台的《爸爸!我们去哪儿?》,作为“舶来品”,在国内市场确实获得了成功,但这种成功背后折射出的,却是中国电视传媒业的原创性不足,节目品牌竞争力低下。

长此以往,普通大众容易形成国外节目都比国内节目精良的刻板印象,从而严重影响中国本土节目的发展与传播。因此,塑造品牌优势,提升节目原创力俨然成为当下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1、增强创新精神

生搬硬套地模仿,无法实现节目自身的个性,也无法维持节目自身的生命力,只会让“舶来品”水土不服、昙花一现。

通过对比中韩两档《爸爸去哪儿》节目,我们发现,在拍摄技术、幕后制作、孩子表现等方面都大同小异,爸爸的年龄到职业配比也很相似,但是,韩版爸爸之间互动较多,中国的爸爸却中规中矩。此外,韩版爸爸在镜头前的展现也比较自然,比如成东日会顶着刚起床时的鸟窝头去给儿子领早餐,而中国版中,即便镜头表现的是刚起床,但爸爸们的发型依然一丝不苟。

总体来说,我们只有从大众的实际需求出发,不断增强创新意识,不断推出新的兴趣点和刺激点来满足观众,才能从本质上真正提升我国真人秀节目的品质。

2、增强内容的异质性及引导性

目前国内电视节目多是“你做我也做”的一拥而上,例如,《非诚勿扰》一炮而红之后,一系列相亲节目蜂拥而至,《我们约会吧》《百里挑一》《爱情连连看》等等,很难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因此,异质化生存成为必由之路。必须发掘节目自身特色,突出个性化和差异化,才能实现创意化的节目生产。

《爸爸去哪儿》是中国首档大型明星亲子生存体验真人秀,并且能够正确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通过爸爸们与孩子的对话,及字幕中的语言艺术,让孩子明白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例如,节目中kimi与angela闹矛盾,彼此都称是对方先打人,此时两位爸爸都教导孩子从自身找原因,并鼓励他们握手言和;天天用手拉风箱,弄了一鼻子灰,还把头发烧到了,画面中随即出现“小孩子是不可以这样拉风箱的哦”······体现了娱乐节目应有的社会责任和教育功能,进而丰富了娱乐节目精神层面的内涵。

3、加大对电视节目版权保护的力度

目前,国家相关职能部门缺乏较为明确的管理条例,相关法律法规的空白使得国内节目制作的版权得不到保障,电视节目发展与法律保护制度的矛盾日渐凸显。从《超级女声》到《智勇大冲关》,从《挑战麦克风》到《我们约会吧》,都成为侵犯版权的受害者,版权纠纷诉诸无门,无疾而终。长此以往,将会造成竞争的无序和原创力的枯竭。

因此,提升国内电视节目原创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势在必行,对原创成绩突出的节目生产方给予鼓励,将对原创节目的生产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结语

电视真人秀节目在中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有很多的不足,首要原因便是原创力的缺失,在学习和借鉴海外节目的同时,要打破类型化、模式化,立足本土化的长效发展,争取早日“独树一帜”,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进而使我国真人秀节目不断走向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注释:

①黄冲,韩妹.民调显示:60.7%网友认同中国父教缺失.中国青年报,2009-04-07.

[1]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尼古拉·艾尔潘.消费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尹鸿,冉儒学,陆虹.娱乐旋风——认识电视真人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4]蒋宁平.根源、功能与动力———传播心理视角下的明星崇拜现象[J].学术论坛,2009,(12).

猜你喜欢

爸爸去哪儿真人秀电视节目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调查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
《爸爸去哪儿》来了之后
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
户外明星真人秀为何火?